吕琴霞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试述葛根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 2007年
- 目的通过葛根素注射液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提示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药品时应注意病人既往过敏史,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并警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近几年国内报道的葛根素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并整理。结果葛根素注射液除引起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外,对泌尿系统、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心脏功能、肝脏功能均引起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作用,同时引发的不良反应也应在临床应用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 吕琴霞
- 关键词:葛根素
- 青海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概括被引量:2
- 1999年
- 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全世界约有60属2000种左右。我国有44属约725种[1],国内外学者对本科植物资源、分布、药理有较多报道,但涉及青海品种较少。笔者在近年调查的基础上,对省内几个单位的毛茛科药用植物标本进行了考察和订整,同时参阅...
- 吕琴霞
- 关键词: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 HPLC法测定降脂减肥片中葛根素的含量
- 2008年
- 目的:建立降脂减肥片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7:73),检测波长:250nm,流速:1mL/min。结果:在此色谱试验条件下,葛根素在0.0362μg^0.18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1.3%(n=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灵敏,能有效控制降脂减肥片的质量。
- 吕琴霞
- 关键词:降脂减肥片葛根素
- 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下丙泊酚靶控效应室浓度与临床效应关系的研究
- 姚泽宇王学军刘堂春王玉琴吕琴霞杨艳丽白志强宋建平史文兵张成奎张培福谢玉海王有青来效春白鹏祖
- 通过研究高海拔地区患者在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结合听觉诱发电位监测、血流动力学反馈单独应用丙泊酚时意识消失界点相对应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剂量及AAI值,根据高海拔地区特点在不同观察项目(不同海拔、不同民族、不同年龄)采...
- 关键词:
- 关键词:丙泊酚麻醉药
- 玉树地震灾区伤病员术后病情评估
- 姚泽宇王学军刘唐春王裕生李运萍吕琴霞杨艳丽白志强王玉琴史文兵宋建平张成奎黄海存吴维强张培福
- 该成果系统评估了玉树地震灾区创伤患者手术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生理、病理变化,为高原地震创伤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通过疼痛干预、康复治疗,减少了地震灾害引起的疼痛、功能障碍及心理创伤的程度,对高原各族群众在突发性灾难后创伤...
- 关键词:
- 关键词:康复治疗地震创伤
- 丹参注射液的合理用药与配伍禁忌被引量:1
- 2013年
- 丹参注射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上均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丹参注射液常与其他药物配伍或以先后顺序静脉滴注,但笔者在临床操作中发现,丹参注射液与不少药物配伍后可发生理化或药理等方面的变化,影响了临床应用并由此引发了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通过其与西药的合理与不合理配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吕琴霞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合理用药配伍禁忌
- 厄贝沙坦对于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于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强心、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150mg/d,连续服用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0/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4,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的实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用于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是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安全可靠的用药选择。
- 吕琴霞
- 关键词:厄贝沙坦疗效
- 2004年青海省药品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006年
- 通过对我所检验不合格药品的分析,结果发现2004年度青海省总的药品质量较2003年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为药品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 赵怀德吕琴霞
- 关键词:药品
- 络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新进展
- 2013年
- 目的通过外周血粒细胞CD11/CD18的变化,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早期的临床作用。方法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30例脑梗死患者,并与30例未使用通心络胶囊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通过流武细胞仪和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外周血粒细胞CD11/CD18和CD11b/CD18的表达。结果通心络胶囊在脑梗死早期可使CD11/CD18表达明显下降。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我们观察了通心络胶囊对小鼠、大鼠的急性毒性实验,以提供安全依据。结论通心络胶囊灌胃给药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15//K,相当于临床用药的160倍,动物未见死亡及不良反应。长期毒性实验:两个剂量组对大鼠一般状况、体质量、血象、心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不良影响,各脏器大体及镜下检查亦无中毒性病例改变。
- 吕琴霞
- 关键词:络病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