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云宗

作品数:100 被引量:575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9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4篇小麦
  • 47篇冬小麦
  • 26篇栽培
  • 26篇抗旱
  • 23篇高产
  • 22篇选育
  • 18篇旱地
  • 15篇性状
  • 15篇栽培技术
  • 12篇旱地小麦
  • 11篇高产栽培
  • 10篇育种
  • 10篇小麦品种
  • 9篇农艺
  • 9篇农艺性
  • 9篇农艺性状
  • 9篇高产小麦
  • 8篇优质抗旱
  • 8篇抗旱小麦
  • 7篇选育研究

机构

  • 97篇山西省农业科...
  • 11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临汾市农业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9篇卫云宗
  • 60篇刘新月
  • 42篇乔蕊清
  • 21篇裴磊
  • 19篇宁东贤
  • 17篇张久刚
  • 17篇谢福来
  • 13篇张正斌
  • 11篇徐萍
  • 11篇刘莉
  • 8篇张松令
  • 7篇张定一
  • 6篇高银奎
  • 6篇刘玲玲
  • 3篇高辉明
  • 3篇董双全
  • 3篇行宝龙
  • 3篇王丽萍
  • 2篇牛惠平
  • 2篇陈秀敏

传媒

  • 19篇山西农业科学
  • 13篇小麦研究
  • 8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麦类作物
  • 5篇华北农学报
  • 5篇河北农业技术...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农学学报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农村实用科技...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8篇2001
  • 8篇2000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节水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丰615选育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对临丰 61 5选育所采用的育种技术和选择鉴定方法的分析 ,剖析了临丰 61 5具有的抗寒、节水、早熟、抗病、丰产性好的特征特性 ,以及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稳产性的遗传背景。同时对今后选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
广泛适应性高产小麦品种特性分析被引量:9
1994年
通过对黄淮麦区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的10个小麦品种的讨论,阐述了具有广泛适应性高产品种的共同特性,分析了这些品种系谱与遗传基础的特点,提出了系谱杂交育种方法,认为这10个小麦品种可作为下一轮育种的中心亲本,并对如何选育广泛适应性高产小麦品种进行了探讨。
乔蕊清卫云宗谢福来
关键词:小麦适应性种质
旱地地膜覆盖小麦种质材料的筛选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在旱地地膜覆盖栽培环境下,对冬小麦新育成品种的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旱地地膜覆盖小麦生态型是重穗型;产量三因素中对提高籽粒产量的作用是穗粒数>千粒重>穗数。提出了培育地膜覆盖小麦种质的育种目标是稳定的成穗率,多粒数,高粒重,具备根穗比值大,叶片功能期长,抗逆适应性强等性状。地膜覆盖栽培配套品种的最佳产量结构模式是穗数360~405万·hm-2,穗粒数45~50粒,千粒重40~45g。
卫云宗谢福来乔蕊清刘玲玲宁东贤
关键词:旱地小麦地膜覆盖育种目标
黄淮小麦农艺性状进化及对产量性状调控机理的分析被引量:66
2014年
【目的】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育种必须重新定位。文章对黄淮地区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化以及对单株产量性状调控机理进行分析,为未来小麦适应气候变化和高产育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个不同染色体倍数的小麦进化材料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进化趋势分析。并对小麦进化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小麦进化育种中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调控规律。【结果】通过对农艺性状的进化趋势分析和多重统计分析获得如下结果:①黄淮小麦进化过程中其抽穗期、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等有减少的趋势,但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收获指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②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和单株生物学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抽穗期、生育期和单株穗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和生育期是决定单株粒重的3个主要因子,共同决定了单株粒重96%的变异。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对小麦单株粒重有大的正效应调控作用,生育期对小麦单株粒重有较大的负效应调控作用。④通径分析表明,11个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穗粒数>穗长>单株穗数>每穗小穗数>生殖生长期占全生育期比例>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生育期。其中,收获指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对单株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1.873%,表明3个主成分已覆盖所有性状的主要信息。⑥根据综合值的聚类分析和对不同年代的�
张丽英张正斌徐萍卫云宗刘新江
关键词:黄淮地区小麦农艺性状
气温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变化特征——以山西临汾为例被引量:37
2015年
【目的】作物品种选育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黄淮麦区是中国最大的麦区,在保障中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过去30年黄淮旱地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气温要素变化规律,为旱地小麦育种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近30年来国家黄淮旱地冬小麦区域试验典型代表临汾点的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及该市的气温资料,研究对照品种农艺性状、生育期平均气温和≥0℃积温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农艺性状和气象要素的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小麦生育期的平均气温、≥0℃积温、最低和最高温度在逐年呈缓慢增加。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5℃,≥0℃积温平均每年上升21.9℃,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0℃积温变化更能深入反映小麦生育期的温度变化情况。小麦生育期最高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02℃、最低气温平均每年上升0.16℃。播种至越冬前的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最多,营养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和≥0℃积温增加明显,生殖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增加较少且≥0℃积温有下降趋势。随着气候变暖,分蘖多的强冬性品种逐渐被分蘖适中的冬性和弱冬性品种替代。1986—1996年对照品种农艺性状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7年期间变化较大,2007—2014年变化幅度最大;这和小麦生育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黄淮旱地对照品种千粒重和穗粒数逐年缓慢上升,分别每年平均增加1.57%和3.39%。有效穗数和产量及株高缓慢下降,分别每年平均下降0.16%和1.29%。产量与株高(0.684**)、有效穗(0.531**)和千粒重(0.541**)均极显著正相关。株高、起身至拔节期≥0℃积温和平均气温是决定小麦产量的3个主要因子,分别决定了小麦产量的46.73%、26.17和3.26%的变异。在黄淮旱地小麦适应气候变化中,起身至拔�
刘新月裴磊卫云宗张正斌高辉明徐萍
关键词:黄淮旱地冬小麦农艺性状气候变化
旱作小麦株高与产量三因素相互关系初探被引量:8
1992年
采用相关,回归方法,分析了在旱作条件下61份高代品系株高与产量三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子粒饱满度)的关系,初步建立了株高与产量三因素及三因素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80cm 左右植株群中.早代选择产量三因素高而稳的材料是可能的,利用同归方程可以预测某一高度选择植株产量性状的变化趋势.
卫云宗
关键词:小麦株高
优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被引量:4
2018年
晋麦101号,试验名称为临旱5115,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室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以晋麦79号为母本、F1 4005为父本于2005年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鉴定、生态选择等手段选育而成。
刘新月张正斌裴磊刘莉徐萍张松令卫云宗
关键词:抗旱发育生物学农业资源小麦育种
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选育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临丰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抗旱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在山西省旱地组区蛾试验和河北省节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862.5~5460.0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7.58%~13.04%;根系发达,抗旱性强,其抗早指数平均为1.13;品质优良,粗蛋白15.26%,湿面筋32.7%,沉降值52.2ml,形成时间5.5min,稳定时间7.2min,面条评分86.5,馒头评分82.5;抗病性好,经鉴定中抗白粉病,低抗根腐病,免疫吸浆虫;后期叶片功能期长,抗干热风,籽饱满,落黄好。该品种株商75~80cm,长方形穗,长芒,穗粒数35~40粒,白粒,角质,千粒重40~45g。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南部麦区、河北省黑龙港、陕西省渭南和渭北旱垣区的旱地种植。
刘新月张久刚卫云宗
关键词:优质抗旱冬小麦
临丰116旱地覆膜栽培增产效果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在三种栽培条件下 ,对临丰 116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旱地覆膜栽培下临丰 116具有良好的苗型结构和产量结构 ,抗旱节水优势强 ;叶片功能期长 ,耐高温 ,抗干热风 ,抗旱增产 ;根穗比值大 ,抗倒伏 ,不早衰 ,穗大粒重等特点。该品种是旱地覆膜栽培的最佳配套品种。同时探讨了覆膜栽培配套品种的育种目标。
乔蕊清高银奎卫云宗宁东贤王丽萍
关键词:覆膜栽培增产效果旱地小麦
高产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晋麦60号的选育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通过对晋麦60 号选育经验的分析,明确了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要求不仅是限于获取高额产量,而且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稳产高产。同时对晋麦60 号的选育技术、遗传背景和种质特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选育具有多抗性、高产、节水型小麦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品种类型和选择手段及其育种策略。
卫云宗乔蕊清谢福来刘新月宁东贤
关键词:冬小麦选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