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非政府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彰显被引量:9
- 2011年
- 社会管理创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沟通不同阶层联系,化解社会矛盾,理顺民众情绪,使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处于相互融洽的状态。非政府组织在解决和满足这些社会需求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非政府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进程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和操作空间,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彰显非政府组织角色作用,需强化宣传,完善法规,提升非政府组织的能力水平。
- 卢丽华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社会管理
- 高校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主要内容及路径选择
- 2023年
-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从理论逻辑来看,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唯物史观,以育人实践为着力点,在社会意识层面上达到“个体、族群、中华民族”的辩证统一,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实现育人价值。从主要内容来看,需要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围绕“五位一体”来构架教育内容。从推进路径来看,需要坚持对大学生的理论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熏陶,强化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从“五维度”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卢丽华
- 关键词:高校民族复兴
-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有效治理
- 2022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渠道和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个体接收和消化信息的方向也更加不可控。在各种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加强培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与道德自律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选题。本研究从网络文化的特征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行为失范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减少“破窗效应”的发生;开展网络自律教育,提高高职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水平;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育高职生的信息甄别能力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有效治理途径。
- 卢丽华
- 关键词:高职生网络行为网络失范自律教育
-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嬗变及重构
- 2024年
-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经历了3次嬗变:从革命斗争话语到和平建设话语的嬗变,从灌输式话语向引导式话语的嬗变,从“主体—客体”话语模式向“主体—主体”话语模式的嬗变。遭遇了3大挑战:融媒体时代负面影响的挑战,西方话语霸权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国际传播力不足所致的挑战。为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让受众愿意听、听得进、见行动,就应做好5方面工作:积极建构“主体—主体”话语传播模式,积极建构时代特征鲜明的话语内容体系,积极建构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体系,积极建构话语所需的信息收集体系,积极完善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体系。
- 卢丽华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嬗变
- 基于“志愿+”的“五位一体”高职实训机制的评价体系构建被引量:1
- 2022年
- 在构建基于“志愿+”,注重过程管理、校企联动、个性化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的“五位一体”课余顶岗训练管理机制中,评价的体系的构建处于首要地位。文章借鉴运用CIPP、PDCA和德尔非法理论,构建一个基于岗位、实训单位、学生和企业导师相互评价的评价体系,多样化运用评价结果,为动态管理实训岗位、实训单位和实训效果提供支持。
- 吴保刚卢丽华
- 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被引量:5
- 2004年
- 从国际工人运动的分裂、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社会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以及社会党奉行的政策主张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是以改良主义为主要特征、以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社会主义流派。
- 卢丽华
-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马克思主义
- 非政府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彰显
- 2011年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篇,提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 卢丽华
- 关键词:社会管理体系非政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社会组织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2004年
- 论述了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阐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并提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着力点。
- 卢丽华
-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现时代向度被引量:1
- 2024年
-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溯源正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而同时全面依法治国在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系统执行上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推动其不断地时代化、中国化。文章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宏大背景下,结合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现状和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要求,以“现时代向度”视角切入,系统探讨新时代新征程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时代化创新。
- 卢丽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哲学根基与价值阐释
- 2024年
-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与理想信仰,展现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实现与科学理论传承的主体二重性。“自我革命”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外在展示,又是其得以久经历史沧桑仍然具有巨大生命力的内生动力。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和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从理论、历史与实践几个维度深入分析“自我革命”系统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从哲学高度和理论深度剖析“自我革命”的学理基础,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构成来分析“自我革命”的哲学依据并挖掘其理论传承与创新价值,以期对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标志性政治品格形成更深层次的哲理认知,从而为新时代凝聚共识、实现党自身高水平建设提供理论参照。
- 卢丽华
- 关键词:自我革命哲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