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热带
  • 2篇热带西太平洋
  • 2篇西太平洋
  • 2篇OLR
  • 1篇频散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热带对流
  • 1篇热交换
  • 1篇热通量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风
  • 1篇夏季风爆发
  • 1篇南海夏季风爆...
  • 1篇冷空气
  • 1篇季风
  • 1篇季风爆发
  • 1篇耗散
  • 1篇厄尔尼诺
  • 1篇ROSSBY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4篇刘霞
  • 3篇谢安
  • 1篇温市耕
  • 1篇黄伟
  • 1篇刘式适

传媒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内蒙古气象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频散效应对Rossby波动量和热量输送的影响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分析了扰动的频散效应对Rossby波动量和热量输送的影响,分析指出:(1)频散效应是大气大尺度运动中扰动动能向平均动能转换(即能量逆转)的根本原因,也是扰动有效位能转化为扰动动能所必不可少的。
刘式适黄伟刘霞
关键词:ROSSBY波耗散频散
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气热交换特征及其与OLR的关系(详细摘要)
1996年
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气热交换特征及其与OLR的关系(详细摘要)温市耕刘霞,谢安(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北京大学)热带西太平洋作为赤道附近最强的大气加热区,该区域内通过海一气界面上热量交换而实现的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温压场的转变,以及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
温市耕刘霞谢安
关键词:热通量冷空气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被引量:65
1998年
首先以南海区域平均的候平均OLR值下降至235W/m2,同时纬向风由东转成西为定义标准确定南海季风从1979到1994年间爆发的平均日期是5月第4候,然后对16年(1979-1994年)的OLR场、风场及θse场的时段叠加合成图进行了分析,认为南海夏季风的建立是南海-西太平洋系统所造成。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环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低层西太平洋副高脊减弱东撤;高层南亚高压从10°N的菲律宾北跳到15°N以北的中南半岛;位势不稳定和热带对流的演变呈现海洋上的爆发晚于大陆和岛屿地区的特征,只是位势不稳定的变化超前深对流的发展。而爆发前后,周围地区对南海的最直接影响来自南海上游70-90°E赤道西风的加强和北抬东伸,同时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和阿拉伯海高压的北撤,通过影响赤道西风也间接影响到南海。
刘霞谢安叶谦
关键词:季风爆发热带对流夏季风气候特征
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气热交换特征及其与OLR的关系被引量:2
1997年
前 言热带西太平洋作为赤道附近最强的大气加热区,该区域内通过海-气界面上热量交换而实现的海-气相互作用,对大气温压场的转变,以及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的变化有着极重要的作用,为了对热带西太平洋区域的海洋和大气特征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6],尤其是作为“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研究计划(TOGA)一部分的“中美西太平洋海-气合作考察”所得到的一系列观测事实,更促进了这一区域的研究工作.
刘霞谢安温市耕
关键词:厄尔尼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