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辛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政务新媒体的环境治理效应——来自环保官微发帖的证据
- 2024年
-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和缺乏“自上而下”碳减排长效机制的情况下,政务新媒体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理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上市企业数据、微博发帖数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微观数据等,考察了以生态环境局开通环保官微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环保官微的开通使城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约4%,下降幅度占同期碳强度减排总目标的23.5%。机制分析表明,环保官微一方面通过宣传效应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生活领域的直接碳减排;另一方面,通过震慑效应增进了优质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和外部环境绩效,从而使得企业低碳转型。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以及政民有效互动能促进环保官微的环境治理效应,但环保官微的异常关停及评论禁言阻碍了环境治理效应的发挥。同时,政府环境“硬规制”发力、城市环境信息公开透明是强化环保官微实现碳减排的重要力量。文章为数字治理视角下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考。
- 刘辛许慧
- 关键词:环境治理公众参与
- 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经济分析——从“成本加成”定价法到“市场净回值”定价法被引量:12
- 2014年
- 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大规模开发利用对调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期在国家层面展开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可以有效理顺当前形势下天然气与替代能源间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摸索自然垄断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回顾中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程,建立数理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天然气供应商在不同价格形成机制下的最优决策和对应的市场结构,可以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做好准备。结论认为,由"成本加成"定价法向"市场净回值"定价法转变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适应中国天然气来源多元化和输气管道网络化的新形势,有效地引入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优化中国的整体能源结构。
- 汪锋刘辛
- 关键词: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成本加成自然垄断
- 促进内需消费是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 2020年
-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刘辛黄常可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全国政协竞争新优势
- 创新开展员工“保密意识”量化评价与提升——基于CQEP公司的问卷调查研究
- 2017年
- 文章通过在CQEP公司范围内展开问卷调查,建立了以"保密知识、保密技能、保密态度、行为倾向和其他个体特征"为模块变量的多维模块结构测量体系,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对员工保密意识进行了量化评价,得出了定性结论并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 方立张晓勇刘辛徐平英熊云飞
- 关键词:保密意识问卷调查
- 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基于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某医院45 380个呼吸系统疾病确诊病例的微观数据,使用该医院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确诊量作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代理变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月度报告中的重庆市各类空气污染物的月均浓度指标进行匹配,使用计数数据泊松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之间的统计关系。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PM_(2.5)月均质量浓度增加1μg/m~3,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系统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确诊病例数量将提高约0.2%至1.1%。
- 汪锋刘辛
-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空气污染
- 雾霾污染、企业演化与宏观经济效率——基于中国800毫米等降水线的证据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地级市PM_(2.5)浓度数据,基于中国降水量梯度分布现实,以800mm等降水线两侧PM_(2.5)浓度差异构造准自然实验,研究雾霾污染对企业演化与宏观经济效率的影响,并探讨政府治理对同时实现雾霾减少与宏观经济效率提升的作用。研究发现:PM_(2.5)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企业进入概率,降低了企业退出概率,并使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PM_(2.5)通过影响企业成长效应、退出效应及资源配置效应等途径,降低了地区宏观经济效率。在严格的政府治理情境下,雾霾污染的降低可以有效提升宏观经济效率,从而实现雾霾减少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反之,政府治理强度较弱的地区往往只能以雾霾污染换取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雾霾污染对高污染且易搬迁的企业影响更大,并且对民营企业演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从经济演化视角揭露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重目标提供了微观证据。
- 刘辛吴德旺
- 关键词: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