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甲良
- 作品数:26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清宫文献述略
- 2014年
-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所藏之清宫文献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鉴于清宫文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故宫博物馆图书馆所藏之清宫文献的沿革、研究历史成果及其作用等方面予以梳理、阐述。
- 刘甲良
- 《武英殿聚珍版书》与聚珍版书之著录种数考述
- 《武英殿聚珍版书》是纂修《四库全书》的一项重要成果,因此,该丛书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学术界对书目种数之争,金简生平,武英殿建制和修书各处的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但是,对'书目种数'之争的认识误区,仍有必要做深入的探讨...
- 刘甲良
- 文献传递
-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建制沿革考被引量:1
- 2018年
- 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自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时即已设立,发展至今已逾90载,可谓故宫博物院最古老的部门。长久以来,人们更专注于图书馆藏品整理等业务工作,对图书馆本身的发展历史则关注颇少,因而论及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历史往往含糊不清。文章对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简单梳理,大致捋清了其具体的发展历程。
- 刘甲良
-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历史沿革
- 和刻本汉籍医书《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考被引量:1
- 2015年
- 和刻本汉籍医书《增广太平和剂局方》为杨氏观海堂藏书留存故宫图书馆的医籍之一,具有独特的版本学和医药学价值。通过参考院藏档案及书目著录等相关资料,文章拟对该书的成书原委、留存状况、版本特征及史料价值作初步考述。
- 刘甲良
- 关键词:和刻本医书和剂局方
- 清内府本的官方翻刻考述
- 2020年
- 有清一代,清内府刻书不辍,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典籍的编纂,宣传其皇权政治的合法性。清朝诸帝,不遗余力扩大内府图书的影响。但仅靠内府刊刻的图书,难以满足需求。为此,清政府往往采用请印与翻刻等方式加强内府图书的流通以扩大影响。请印是自行出资请官府代为刷印某书,翻刻乃是以内府本为底本进行重新刊印。
- 刘甲良
- 关键词:皇权政治图书
- 清廷内府本翻刻考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清代以满族入关定鼎中原,为维护其统治,确立了"尊儒重道"和"稽古右文"的文化政策,同时也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文字狱的高压政策。在没有其他媒介营造有利于清统治的舆论下,编刊图书并增强流布成了宣传和加强清廷思想控制的重要手段。清廷不仅编修刊刻了大量有利于其统治的书籍,同时颁发地方政府,敕令地方政府照式翻刻,也鼓励世人、书坊等进行翻刻。所以清代内府本的翻刻现象非常普遍,迄今内府本和翻刻本仍大量存于世。本文试图梳理清廷对内府本翻刻的规定和活动,并进一步探析内府本翻刻与清朝文化政策的关系。
- 刘甲良
- 关键词:清廷
- 张德彝西方教育观评析
- 2011年
- 张德彝是一位晚清外交官,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他曾经8次出国考察游历或担任驻外使臣。他将在国外的所见所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八部航海述奇。张德彝因同文馆学生出身,在封建中国接受外文学习,因而对于国外的教育倍加关注。他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国外教育的欣赏与赞美,但儒家的传统思想又时刻萦绕在脑海中,因而张德彝在感受西方教育先进的同时,又时常以儒家教育理念来衡量,从而造成了对西方教育的'挑剔'。本文以后人整理八部述奇而编著的《稿本航海述奇》(全十册)为依据,探讨张德彝眼中的西方教育。
- 刘甲良宿春娣
- 关键词:张德彝
- 清代方志刊工信息知见录及其特点探析
- 2020年
- 通过分析上百种方志中的刊工信息,可以看出清代方志的刊工称谓更加规范化,说明分工进一步细化。从刊工出现位置、姓名、籍贯等信息完整方面来看,清代方志刊工已不同于其他书的刊工,已不仅仅是为谋生而刻书,而是清代方志纂修者之一,是清代方志纂修工作组织机构的一部分。
- 刘甲良胡艳杰
- 晚清来华外国人的内地游历政策考述被引量:1
- 2015年
-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意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为维护其自身权益,对来华内地的外国人制定了一定的游历政策,对其尽可能予以约束。对签约国人和无签约国人的来华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
- 刘甲良
- 关键词:清政府游历
- 乾嘉时期内务府的分府当铺与皇子分府被引量:1
- 2012年
- 乾隆时期,在滋生银两的基础上,内务府产生了专门用于阿哥滋生银两的皇家当铺。这种当铺后来发展为皇子分府专用。这种当铺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清朝统治者日益汉化的结果,更是清朝皇帝解决皇族生计思想的发展。
- 滕德永刘甲良
- 关键词:乾嘉时期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