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龙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水交换
  • 2篇东中国海
  • 2篇中国海
  • 2篇谱聚类
  • 2篇聚类
  • 2篇混合模型
  • 2篇海洋环境
  • 2篇黑潮
  • 1篇地波
  • 1篇地波雷达
  • 1篇东海黑潮
  • 1篇盐度
  • 1篇延时
  • 1篇英文
  • 1篇有机碳
  • 1篇溶解有机碳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数据管理
  • 1篇数据集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9篇国家海洋信息...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9篇刘玉龙
  • 5篇郭俊如
  • 5篇宋军
  • 4篇牟林
  • 3篇杨锦坤
  • 3篇姚志刚
  • 3篇李静
  • 2篇鲍献文
  • 2篇袁泽轶
  • 2篇李希彬
  • 2篇纪风颖
  • 2篇董明媚
  • 2篇苗庆生
  • 1篇万芳芳
  • 1篇杨扬
  • 1篇李欢
  • 1篇李琰
  • 1篇王国松
  • 1篇于婷
  • 1篇高佳

传媒

  • 6篇海洋通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Marine...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实时和延时海洋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介绍了一套实时和延时海洋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在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服务平台框架下的未来展望。详细给出了实时和延时海洋观测数据的自动化数据判别/检验方法、质控标准以及为数据管理和使用专门制定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
于婷刘玉龙杨锦坤纪风颖邓增安
关键词:海洋观测数据管理
Argo、GTSPP与WOD数据集及其应用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被引量:4
2016年
数据集整体的时空覆盖率制约了海洋科学研究的时空尺度,而海洋仪器的性能和观测方式直接决定了海洋数据的可靠性。以观测仪器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结合数据集的时空覆盖率,对以温度和盐度为数据集主体的自持式拉格朗日环流剖面观测(Argo)数据集、全球温盐剖面数据集(GTSPP)、世界海洋数据集(WOD)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了三者关系:Argo和GTSPP都是WOD的数据源,而GTSPP中包含了Argo实时数据的80%。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目前温盐数据的主要观测仪器为Argo浮标、XBT和CTD,并对这三种仪器的误差来源和量级进行详细分析:由于全球自动观测与传输需求,Argo数据存在电子信号不稳定导致的随机误差,而且在高纬度强温跃层地带出现较强的虚假盐度尖峰,再是自由漂移的特性导致1%~2%盐度剖面漂移超过0.02 PSS-78;由于下降方程的不断演变,全球半数XBT数据提供者并未提供仪器型号,导致数据整体的可靠性下降;由于CTD基本采用船载观测,因此成本高、共享数据少且多集中近海。因此在对全球温盐数据进行应用时,应综合考虑观测仪器的可靠性和时空覆盖率,有效实现对资料本身误差和真实海洋现象的甄别。
纪风颖林绍花万芳芳董明媚刘玉龙
关键词:ARGO
海洋环境污染保障系统(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介绍了一个针对中国海域海洋环境污染保障系统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中子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NAA)方法在其中的可能作用。该系统基于对海洋三维流场的预报与分析,对海洋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路径与影响区域、污染源头的可能位置进行推测,并结合GIS技术整合相关的环境敏感信息,为如何使污染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给出决策支持。基于该系统技术的渤黄海海洋污染物预测预警系统已经实现业务化运行多年,并在中国沿海污染事故应急中多次获得成功的经验。目前,针对重金属与放射性污染物的环境保障系统正处于理论实验阶段,由于NAA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对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因此NAA方法对实现海洋重金属及放射性污染物的监测及预测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宋军郭俊如牟林刘玉龙李琰袁泽轶李欢高佳王国松姚志刚
关键词:海洋污染中子活化分析海洋模型
东海黑潮水交换区的定义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2016年
将谱混合模型(Spectral Mixture Model,SMM)方法应用到黑潮水与东中国海陆架水之间的水交换中。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东海黑潮流系与东中国海大陆架之间的水交换区,并进一步对该带状交换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首次得到该交换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与东海黑潮流系穿越东中国海大陆架200 m等深线的向岸体积通量的变化呈现出-0.78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另外,研究结果还揭示出,来自太平洋的季节内信号有可能穿越黑潮主轴进入东中国海海域。
宋军郭俊如牟林李静刘玉龙李希彬
关键词:东中国海黑潮谱聚类水交换
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后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综述了国内外高频地波雷达发展和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接收、预处理、计算机自动质量控制、可视化人机交互审核和标准化输出等后处理工作内容与流程,详细阐述并以示例验证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非法码检验、常规范围检验、相关性检验、气候学检验、统计学检验等质量控制方法和通过实测矢量场图、网格化矢量场图进行资料深入审核的原理与方法,最后较为具体的提出了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后处理系统的逻辑、物理和功能架构设计及技术指标和运行环境。研究成果紧密贴合我国海洋观测网建设运行实际需求,对于我国岸基高频地波雷达资料后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提升,具有科学和重要的技术参考价值。
杨锦坤苗庆生刘玉龙
关键词:高频地波雷达系统架构
谱混合模型方法优化及其在海洋水团分析与水交换研究中的应用
2016年
优化了谱混合模型(Spectral Mixture Model,SMM)分析方法,提出了谱混合模型方法中两个关键参数的一般优化方案。优化后的方法能够对大量的数据样本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并通过求解概率密度函数确定不同聚类之间的混合区域。以该方法在海洋水团以及水交换中的应用为例,详细阐明了谱混合模型方法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在谱聚类方法基础上建立的谱混合模型分析法,避免了传统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不足,即使在物理量的散点数据分布呈现广泛连续性时,仍然能够抓住数据时空分布的主要变化方向,其在水团的辨别、水团边界以及水交换混合区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宋军刘玉龙李静郭俊如牟林姚志刚李希彬
关键词:谱聚类水交换
东海黑潮与陆架海之间的水交换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三维海洋环流数值模型(Regional Ocean Model System,ROMS)对东中国海海域黑潮流系系统(东中国海黑潮流系)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了模拟和研究,给出了东海黑潮流系穿越东海大陆架200 m等深线的体积通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黑潮的西南段,其主轴位置在春、夏季更加偏东;中间段具有最稳定的流径;而东北段则表现出最大的季节性变化。此外,从月平均结果看,黑潮流系穿越东海大陆架200 m等深线的体积通量,时间上表现为,在夏季减到最小,为0.479 6 Sv(1 Sv≡10~6m^3·s^(-1)),冬季达到最大值,为1.69 Sv;空间上表现为在西南段和中间段较大,而东北段较小。这反映了黑潮水与东中国海大陆架水的水交换区位置,在冬季在向岸方向上离黑潮主轴较远,在夏季离主轴较近。通过对长时间模型结果的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相对与2000年前,2000年后的黑潮在台湾岛东部水体积通量的季节变化呈现出减弱的趋势。
宋军郭俊如鲍献文牟林李静刘玉龙
关键词:东中国海黑潮水交换
定点连续海洋环境及气象资料的均一性研究
2017年
目前国内外针对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的均一性研究基本成熟,海洋环境资料方面的研究应用亦应得到充分重视。开展多种均一性检验与订正方法联合使用的多模式检验系统研究,将使研究结果更加合理和科学,也可为沿海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文章在简述非均一性产生原理和均一性检验方法分类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几种常用的均一性检验方法的具体过程和优缺点;基于探空气象资料、地面气象资料和海洋环境资料等3个方面综述不同均一性检验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杨扬杨锦坤苗庆生董明媚刘玉龙
关键词:均一性检验数据处理水文气象
辽宁长海县附近海域颗粒有机碳和溶解有机碳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I模式的建立和验证
2015年
基于无结构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的海洋模型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并结合2个连续测流站、2个水位站的观测资料,选取对养殖潜力影响最大的颗粒有机碳(POC)和溶解有机碳(DOC)作为本研究海区营养物质的表征变量,依据不同季节和影响因子共设计了18种计算方案,对长海县附近海域营养物质的交换能力分别进行了诊断和计算,对各个影响因子在营养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研究得出,北黄海环流对该海域物质交换能力的促进作用强于风生流的作用。
郭俊如宋军夏颖颖鲍献文刘玉龙陈新平姚志刚袁泽轶
关键词:北黄海FVCOM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