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淳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骨架重构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盆底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是指盆腔器官和与其相邻的阴道壁突人阴道或从阴道脱出,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共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医用生物力学是研究力学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关系的交叉学科。
- 史亚楠石彬刘淳
- 关键词:细胞骨架尿失禁压力性内脏下垂子宫脱垂
- 人卵巢癌细胞株3AO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人卵巢癌生长特点和转移范围,构建卵巢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1×10^7个人卵巢黏液性腺癌3AO细胞种植于BALB/C(nu/nu)雌性裸鼠右卵巢实质内,观察裸鼠一般情况及肿瘤生长、浸润转移情况,移植后3~8周解剖裸鼠,对双侧卵巢和各脏器行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人卵巢黏液性腺癌3AO细胞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率为86.67%。移植后3周可见移植侧卵巢稍增大,逐渐形成团块,并转移至对侧卵巢、肠管、肝脾、肺、淋巴结等器官,有无色透明腹腔积液形成,1~3mL。光镜下观察,移植瘤和转移瘤的病理特征符合人卵巢黏液性腺癌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人糖类抗原CA125呈阳性或强阳性表达,着色部位定位于细胞浆。结论人卵巢黏液性腺癌细胞株3AO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功建立,该模型与人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类似,可以作为进行人卵巢癌研究的体内模型。
- 赵大印刘淳陈栋王媛曹雪霞张丽娟
-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移植小鼠
- 晚期卵巢癌患者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持续输注阿魏酸钠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卵巢癌患者21例,年龄65~77岁,硬膜外腔置管持续输注阿魏酸钠,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口服吗啡剂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顺利,管路维护良好,随访时间2~5(3.2±2.9)个月。患者术后第1天(4.5±3.0)分,术后第2天(5.3±2.9)分,术后1周(4.2±2.7)分,术后2周(3.6±2.4)分,术后4周(4.1±2.2)分,均显著低于术前VAS评分(8.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术后第1天(104.22±91.03)mg,术后第2天(117.90±53.15)mg,术后1周(178.12±82.96)mg,术后2周(150.26±76.40)mg,术后4周(173.54±18.06)mg,均显著低于术前(327.70±73.59)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患者恶心呕吐反应较术前减轻,未出现大小便失禁、尿潴留、便秘等情况,穿刺部位无明显感染出现。结论阿魏酸钠硬膜外腔用药,可成为辅助癌痛治疗的新选择。
- 张丽娟刘淳万红丽陈栋王媛
- 关键词:疼痛卵巢肿瘤硬膜外腔
- MK、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中期因子(MK)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的化学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K和VEGF蛋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K和VEGF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MK蛋白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相关性显著(r=1.55,P<0.01;r=1.11,P<0.05),MK与VEGF蛋白表达阳性者VEGF明显高于阴性者,二者呈正相关(r=1.76,P<0.05)。结论 MK蛋白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与VEGF相关。
- 刘淳张丽娟范秀华李雅钗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内膜癌免疫组织化学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4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活性γ型、TCu宫内节育器(IUD)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本院行人流术、并自愿于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女性21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放置吉妮致美IUD 75例、活性γ型IUD65例、TCu IUD 30例、LNG-IUS 45例,分别于放置后1、3、6个月时随访,观察IUD使用情况、月经变化/阴道出血模式及副反应等,分析人流术后即时放置IUD的临床效果。结果放置后6个月内,4种IUD带器妊娠率、IUD相关脱落率、医疗原因取出率和续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3个月内,4种IUD的月经模式改变(包括出血时间、点滴出血时间及总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吉妮致美和活性γ组出血时间短于TCu组和LNG-IUS组(P<0.05);4种IUD月经量改变、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及疼痛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NG-IUS组痛经改善好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4种IUD在人流术后即时放置安全、可行、有效;吉妮致美和活性γ组IUD月经时间短于TCu组,LNGIUS相对于其他3种IUD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有助于提高妇女对放置IUD的接受性和满意度。
- 石亚利马营营尹向梅赵昕刘淳江静石彬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术后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活性Γ型宫内节育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 宫腔镜对未婚阴道斜隔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cogenital vaginal reclined septum syndrome,CVRS)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1例怀疑阴道斜隔的未婚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在B超检测下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结果诊断为Ⅰ型斜隔的3例,Ⅱ型斜隔的7例,Ⅲ型斜隔的1例。术后随访4.5年,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能直接观察阴道斜隔的类型,及早诊断治疗CVRS,损伤小,诊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范秀华刘淳邢小芬周英杰陈素琴
- 关键词:宫腔镜阴道斜隔综合征早期诊断和治疗
- 成人宫颈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用无血清培养基(Ker—SFM)原代培养成人宫颈上皮细胞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取65例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子宫患者的宫颈组织,采用diapaselI和胰蛋白酶一EDTA消化法获得宫颈上皮细胞悬液,于上皮细胞专用Ker—SFM中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细胞中E一钙黏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对细胞纯度进行鉴定,并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培养成功率69.23%(45/65),原代培养12~15天细胞生长达80%以上,早期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传代至3代,细胞出现生长衰退。细胞鉴定E—cadherin阳性,vimentin染色阴性,电镜观察细胞符合上皮细胞特点。影响培养成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大小、取材处组织有无损伤、子宫离体时间、术前是否有阴道或宫颈炎症以及培养基的选择。结论:采用酶消化法及Ker—SFM培养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成人宫颈上皮细胞,可作为宫颈癌基础研究的实验模型。
- 江静邓齐马营营赵昕刘淳
- 关键词:原代培养宫颈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 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术前2 h口服多维营养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术前2 h口服多维营养液的效果。方法选择因妇科良性疾病行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8 h禁食,术前2 h饮用多维营养液400 ml,对照组患者术前8 h禁食,禁饮。比较2组患者术前口渴、饥饿、焦虑等不适评分,术中是否引起误吸风险情况及术后24 h内出现恶心、呕吐不适症状和术后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2组患者术中均无误吸发生。观察组术前1 h测量口渴、饥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晨采取外周静脉血,观察组血糖、血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术前2 h口服多维营养液未增加因麻醉反流引起误吸的风险,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前口渴、饥饿、焦虑等不适,降低患者术后因麻醉反应引起的恶心、呕吐程度及术后胰岛素抵抗。
- 刘淳魏乐伟郭建玲杨璨
- 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的盆腔器官脱垂病人20例,给予围术期精心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20例盆腔器官脱垂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围术期精心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愈率。
- 刘淳于会勇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护理
- 丁酸钠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丁酸钠抑制人卵巢癌3AO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结构及转移抑制基因KAI1表达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实验观察KAI1mRNA表达变化。结果药物作用后KAI1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KAI1基因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KAI1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结论转移抑制基因KAI1的表达变化可能是丁酸钠抑制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之一。
- 张丽娟刘淳杜彦芳王秋红
- 关键词:卵巢肿瘤细胞系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