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学药大学附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芪黄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研究芪黄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芪黄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结合中性氧化铝进行样品前处理,用HPLC法,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黄芪甲苷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为0.8ml/min;ELSD参数气体流速为2.0ml/min,漂移管温度为90℃;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8μg^8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 998);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2%)。结论:本试验中前处理方法能有效除去芪黄胶囊复方中杂质对黄芪甲苷的干扰,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
- 施佳平刘洪江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前处理芪黄胶囊黄芪甲苷
-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早、中期疗效,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5例,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术后3个月进行Odom评级,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2年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进一步确定假体位置和置换部位是否存在早期的异位骨化现象。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无伤口感染病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颈椎活动大部分接近正常。有1例术后3个月发现假体有轻度位移,但不超过2mm且没有明显的症状。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8分提高到术后的15.2分。拍摄颈椎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运动功能无明显丢失。未见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结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效果良好,能保留颈椎运动功能,同时提供颈椎所需要的稳定性,防止和延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和发展。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 张文财石志才林一峰原超杨晓光郭星刘洪江
- 关键词:颈椎椎间盘关节成形术
- 椎弓根螺钉结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后斜向置入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对2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均在减压基础上采用病变节段单枚椎间融合器后斜向置入,辅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随访时间平均13个月(6~24个月)。按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7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结论:对于腰椎不稳症患者,行椎管减压后应用椎弓根螺钉技术结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张文财郭星刘洪江原超杨晓光
-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椎弓根螺钉系统椎间融合术
- 骨康含药血清对骨质疏松大鼠MSCs成脂分化调控因子PPARγ的影响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骨康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未阐释清晰,尤其是其对 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目前尚未见实验报道。 目的: 体外培养骨质疏松大鼠MSCs,通过成脂分化...
- 刘洪江
- 关键词:骨质疏松PPARΓ基因
- 文献传递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调查
- 本课题对一组中医各证型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借以用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估所提供的检测结果帮助医生对骨质疏松症及其症状的功能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以期反映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状况,并揭示生存质量评分的...
- 刘洪江
-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
- 文献传递
- 纤维粘连蛋白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中药对其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纤维粘连蛋白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骨康中药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 60只健康未生育4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中药组。去势造骨质疏松模型并造股骨干中段闭合性骨折,术后第1、2、4、6、8周每组处死4只大鼠,取骨痂组织,行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正常组及中药组术后两周FNmRNA的术后两周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与其它周的FNmRNA表达(P<0.05);骨松组在术后第6周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与其它周的FNmRNA表达(P<0.05);骨松组的FNmRNA的表达峰值较其余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N在骨质疏松骨折骨痂钙化的延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骨康方可能是通过调整FN蛋白的表达促进其愈合。
- 刘洪江李春煜欧建峰刘海泉黄杰文
- 关键词:纤维粘连蛋白骨质疏松骨折愈合
- 中药补肾方干预骨性关节炎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被引量:9
- 2010年
- 背景:单独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因表达可引起关节的退行性改变,而导致骨关节炎。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可能与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因表达有关。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表达及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切断右膝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建立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4周后,中药组每日1次灌服中药补肾方0.72g/kg,连续灌服3个月。造模后第8,12,16周,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软骨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3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正常大鼠未见明显基质金属蛋白酶13mRNA的表达。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RNA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P<0.05)。经补肾方治疗的大鼠,关节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P<0.05)。因此,认为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骨关节炎发生中表达明显,中药或可通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3上游信号的激活,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
- 黄杰文刘洪江张百挡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13实时荧光定量PCR软骨干预软骨组织工程
- 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影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对10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随访和评估。通过量化数据,建立方程以及多元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骨折因素、有无其他合并疾病、年龄、绝经年限、文化素质、酗酒和抽烟。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元方程可以用来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 黄宏兴黄红刘洪江章恒
- 关键词:生活质量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生存质量,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IOF生存质量量表对172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评价研究,运用单因素Kruskal-Wallis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较低;诸多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结论: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综合防治,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 黄宏兴黄红刘洪江章恒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
- 肾虚型骨性关节炎造模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肾虚型骨性关节炎造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只4月龄未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去势结合单侧膝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切断,对照组仅行单侧膝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切断。比较术后第2、4、6周膝关节软骨大体形态和病理学评分、雌二醇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软骨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双侧卵巢切除去势结合单侧膝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切断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能有效反映肾虚型骨性关节炎的退变情况,适合作为肾虚型骨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进一步运用推广。
- 韩清民王跃辉程慧刘洪江
- 关键词:骨关节炎肾虚疾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