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莞市黄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与单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降低微量蛋白尿、改善双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疗效,评价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0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及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组各36例进行12周治疗。在治疗前后两个时间点检测各组血α1-微球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并同时监测双侧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尿微球蛋白水平降低;SRA、IRA的Vs、Vd、Vm增高p<0.05),AT缩短(p<0.05),PI和RI降低((p<0.05),以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微量蛋白尿、全面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疗效更佳。
- 刘泽军吴礼文于长福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血流动力学厄贝沙坦氨氯地平
- 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AMI患者90例,参照Lown分级标准分为A组(0级)、B组(Ⅰ级、Ⅱ级)和C组(Ⅲ级、Ⅳ级、Ⅴ级)各30例,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对三组患者的血清水平进行比较并做相关性分析;同时,按照梗死发生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壁梗死组(52例)及其他部位梗死组(38例),并对比两组CRP水平。结果:C组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B组;B组CRP水平较之A组相对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梗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心梗组(P<0.05)。CRP与Lown分级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CRP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梗死发生部位的基础性参照。
- 刘泽军李晚珍吴礼文
- 关键词: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 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10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n=36)、川芎嗪组(n=36)及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n=36),进行12周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α1-微球蛋白(α1-M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同时监测肾脏双侧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川芎嗪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5±4.85)mg/L、(3860.7±313.2)μg/L、(186.3±15.1)μg/L,治疗后降为(19.0±4.11)mg/L、(3109.5±301.3)μg/L、(136.1±14.5)μg/L;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3±4.79)mg/L、(3845.4±307.1)μg/L、(185.5±14.7)μg/L,治疗后降低为(18.9±3.79)mg/L、(2985.4±290.9)μg/L、(135.9±14.1)μg/L;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6±4.82)mg/L、(3864.2±311.3)μg/L、(185.8±114.8)μg/L,治疗后降为(14.4±3.58)mg/L、(2107.6±282.5)μg/L、(105.3±13.9)μg/L;SRA、IRA的Vs、Vd、Vm增高(P<0.05),AT缩短(P<0.05),PI和RI降低(P<0.05),以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川芎嗪与厄贝沙坦均可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发挥防治作用,两者联合使用防治效果更佳。
- 刘泽军李晚珍吴礼文
- 关键词: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血流动力学厄贝沙坦川芎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