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端粒长度及端粒酶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变化及端粒酶TERC、TERT基因突变。方法将69例CAA患儿分为未经免疫抑制治疗(IST)组(n=24)、IST有效组(n=36)和IST无效组(n=9),另选取3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4组儿童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PCR法对69例患儿进行端粒酶TERT及TERC基因突变筛查。结果未经IST组及IST无效组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较对照组和IST有效组小(均P<0.01),IST有效组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现TERC及TERT常见基因突变位点的突变。结论 CAA患儿端粒长度的改变可能与其发病及发展过程有关;端粒检测在CAA患儿中可能可以成为一种评价预后的指标。
- 王西阁王璇刘松周玉洁王丹凤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端粒端粒酶突变
- 环孢素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T调节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儿应用环孢素治疗后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 T调节细胞(Treg)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50例慢性再障(CAA)患儿,随机分为环孢素治疗组(30例)及非环孢素治疗组(20例),同时选取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儿CD4+CD25+CD127low Treg的表达,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 mRNA的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环孢素治疗组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非环孢素治疗组两者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环孢素治疗组两者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环孢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孢素可以促进再障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Treg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上升。
- 王西阁王檬刘松王晓格乔俊英曹祎明周玉洁杨娟赵晓明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FOXP3环孢素
- 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 2014年
- 目的分析比较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首次诊断,治疗选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的ITP患儿224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12个月)和1岁以上儿童组(>12个月),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出血表现、病原血清学检查结果及疗效等临床资料。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两组中均以男性患儿为主,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7,P>0.05);②婴儿组鼻衄发生率低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8,P<0.05),婴儿组粪潜血发生率高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9,P<0.05);③大部分(76.8%)患儿有前驱感染史,疫苗相关ITP均发生在婴儿组;婴儿组巨细胞病毒抗体(CM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53,P<0.05);④不论采用激素冲击疗法或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婴儿组短期疗效均好于1岁以上儿童组;婴儿组慢性ITP发生率明显低于1岁以上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P<0.05)。结论与1岁以上儿童相比,疫苗接种是婴儿ITP的重要诱因,CMV感染可能与婴儿ITP密切相关,婴儿ITP易出现消化道粘膜出血、对治疗反应好、慢性ITP发生率低。对于儿童ITP,需重视对出血严重程度的认识,需行骨髓穿刺,需从患儿病情出发,综合考虑药物副作用、生存质量、经济因素等,选择合理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 王西阁崔芝利刘松王璇付亮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婴儿
- 超声骨刀辅助对称减压改良腰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超声骨刀辅助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依据超声骨刀应用与否分为超声骨刀组(35例)与常规对照组(35例)。超声骨刀组术中应用超声骨刀行椎板切除减压操作,常规对照组应用椎板咬骨钳等传统工具行手动椎板减压操作。比较两组围手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93.66±18.76)min、(78.71±44.03)mL、(54.57±21.84)mL]均少于常规组[(166.23±44.24)min、(257.71±105.47)mL、(159.43±50.17)mL],P均<0.05。术后1周及术后3、6个月,两组VAS评分及ODI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脊液漏、脊髓损伤、硬膜囊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超声骨刀辅助内聚式对称减压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其应用符合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共识所提出的原则,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对比传统方法具有其独特优势。
- 刘松姜岩戴磊李鹏飞滕元平孙东方
- 关键词:椎管狭窄超声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