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波
作品数:
6
被引量:2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更多>>
合作作者
毛爱国
中国人民银行
邹修清
中国人民银行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6篇
经济管理
主题
6篇
金融
4篇
金融波动
4篇
金融稳定
2篇
金融政策
1篇
信息披露
1篇
银行
1篇
银行监管
1篇
农村
1篇
农村金融
1篇
农村金融风险
1篇
披露
1篇
香港金融
1篇
香港金融监管
1篇
金融风险
1篇
金融监管
1篇
金融体制
1篇
金融体制改革
1篇
金融业
1篇
公司治理
1篇
公司治理结构
机构
6篇
中国人民银行
作者
6篇
刘晓波
4篇
邹修清
4篇
毛爱国
传媒
1篇
经济理论与经...
1篇
当代经济科学
1篇
经济体制改革
1篇
南方金融
1篇
中央财政金融...
1篇
广东金融学院...
年份
1篇
2008
1篇
2002
4篇
1994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从金融波动看金融稳定──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
1994年
本文作者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说明了近年来我国金融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引发金融波动的诸多失误。一是金融政策缺乏统一性、连续性、严肃性和相对独立性,引起宏观金融政策失灵、微观金融政策失效;二是宏观金融调控严重乏力,没有建立起快速灵敏的反馈传导机制,高速高效的预警预报机制,强有力的宏观干预机制,造成金融调控反应迟钝、监管不严、调控措施滞后乏力;三是在利率等金融杠杆的使用上时机把握不准,操作不当,使杠杆的调节作用没能得到灵活充分发挥;四是我国的金融经济改革没有配套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间不协调、不衔接,从而造成政策失效,甚至引起混乱。针对政策上的矛盾和失误,作者提出了减少金融波动、保持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刘晓波
关键词:
金融波动
金融稳定
金融体制改革
从金融波动看金融稳定──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
1994年
从金融波动看金融稳定──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谢宏华,邹修清,毛爱国,刘晓波(一)引言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务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回顾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发...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刘晓波
关键词:
金融波动
金融稳定
金融政策
从金融波动看金融稳定──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
1994年
从金融波动看金融稳定──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谢宏华,邹修清,毛爱国,刘晓波一、引言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务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回顾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所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刘晓波
关键词:
金融波动
金融稳定
金融业
我国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
1994年
我国三次金融波动的回顾与反思谢宏华,邹修清,毛爱国,刘晓波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务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回顾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所走过的路,我们发现,金融始终没有打破被动适应经济...
谢宏华
邹修清
毛爱国
刘晓波
关键词:
金融政策
金融稳定
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设置
被引量:25
2008年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积聚的农村金融风险正日益影响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而中国农村金融风险表现出农村金融体系较高程度的脆弱性以及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风险的易感性。中国建立适应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分担与补偿长效机制,已经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
刘晓波
关键词:
农村金融风险
分担机制
从香港金融监管的特点看其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
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从分析香港金融监管制度三个方面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借鉴意义,并提出加强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建立金融机构自我风险约束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等政策建议。
刘晓波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银行监管
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结构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