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
- 作品数:71 被引量:412H指数:11
- 供职机构:重庆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马王槽1号隧道穿越倒转背斜和煤层的施工技术
- 2004年
- 在隧道工程质量监理中 ,注重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隧道开挖地质素描的跟踪分析研究 ,对马王槽 1号隧道穿越铁峰山倒转背斜轴部和煤层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既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 ,又保证了隧道的工程质量 ,也提高了工程监理的质量。
- 刘春姜德义林登发刘立平蒋成占
- 关键词:隧道倒转背斜煤层围岩稳定性
- 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响应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结合重庆市在建大坪隧道的工程地质和设计情况,对隧道洞身Ⅲ类围岩地段采用不同施工方法锚喷初支开挖时的力学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以及锚喷时喷层、锚杆的力学性态,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台阶三分部法开挖是适合大坪隧道Ⅲ类围岩段合理的施工方法。
- 刘春易俊姜德义郑航太
-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法锚喷数值模拟
- “政产学研用”协同构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平台的构建,结合安全工程高等教育"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办学机制的模式和内涵、初步的实践。该模式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为安全工程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思路。
- 王文和邹碧海徐茂刘春
- 关键词:安全工程协同创新
- 能源地下储库造腔期流场相似实验被引量:9
- 2012年
- 基于'选定物理法'搭建了模拟建腔期腔内流场的相似模型实验平台,并利用染色法研究了建腔期腔内流场运移规律。试验发现:反循环造腔时腔内流场可划为6个影响区,浮羽流区、对流扩散区、缓冲扩散区、饱和沉淀区、边界溶蚀区和瀑布流区;注入水的作用范围及扩散速度随注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加,但注水流量变化不改变注入水运动趋势;套管间距的变化将引起注入淡水的作用区域的改变,注入淡水作用区域随套管的提升而向上移,促进上部盐岩的溶解;夹层赋存状态不仅会改变注入水流动状态,还会改变边界质量流流动状态,夹层数量移,腔内卤水运动状态与浓度分布也越复杂;随着腔体形状的扩展,腔内流场及浓度场相对作用范围变小,促使注入水作用范围逐步上移。
- 任松陈结姜德义杨春和刘春
- 关键词:染色法流场盐岩夹层
- 不停航条件下机场跑道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机场跑道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在不停航条件下的沥青路面施工更要保证施工安全,所处的施工条件苛严且协调工作量大,需要在有效且较短的作业时间内突击作业,增加了不停航条件下机场跑道沥青路面施工的难...
- 刘春
- 关键词:机场跑道沥青路面控制技术
- 隧道浅埋偏压段不同开挖工法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浅埋偏压隧道开挖时围岩受力特征复杂,施工难度大,风险较高,选用合理可行的开挖工法可有效降低隧道冒顶、塌方等工程事故概率,保证施工安全。依托郑万铁路重庆段人和隧道,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对比隧道在上下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下拱部沉降量、围岩应力、塑性区等变化规律,选用符合浅埋偏压段地质特征的开挖工法。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对隧道周身围岩扰动程度相对较小,能更好地保持浅埋偏压段隧道围岩稳定性,且与现场监测数据相对吻合,故双侧壁导坑法更适用于开挖隧道浅埋偏压段。
- 刘春刘恒郑洪勋周义舒
- 关键词:隧道工程浅埋偏压隧道开挖工法数值模拟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设计被引量:9
- 2020年
- 隧道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受到地质条件变化、围岩结构损伤劣化等影响会决定隧道的安全状况,因此需要对隧道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目前,自动化监测已经成为有效控制隧道施工、运营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物联网技术的架构体系及在隧道智能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
- 黄富禹刘春
- 关键词:隧道安全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 重庆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预测及滑坡治理研究
- 姜德义黄卫东李晓红赵立寿任松刘新荣李剑程丛尧刘金平刘春俞川林杨治涛莫友平李林林登发
- 对边坡的失稳机理、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边坡的各种破坏机理及各类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归纳总结了各类边坡稳定性分析常规方法,并在边坡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每类边坡的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灰色关联度预测模...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滑坡
- 水力耦合作用下岩体破坏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深入探究水力耦合作用下岩体破坏机制,文章通过整合国内外文献,系统阐述了水力耦合完整岩体和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方面研究的进展与成果,简述了单一裂隙岩体渗流的特性与公式,分析了数值模型的特点。最后指出了当前水力耦合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关于未来展望。
- 熊祎滢刘春刘恒唐超周泽栖
- 关键词:岩体破坏
- 德国加强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方向被引量:3
- 2004年
- 该文简述了德国公路的基本情况 ,从改善德国的公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交通参与者的弱势群体、减少年轻驾驶员的事故危险。
- 刘春姜德义
- 关键词:公路交通道路交通安全弱势群体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