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广

作品数:23 被引量:111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受体
  • 9篇戊四氮
  • 9篇腺苷A1受体
  • 7篇蛋白
  • 7篇癫痫
  • 6篇小鼠
  • 5篇戊四氮点燃
  • 4篇腺苷
  • 4篇基因
  • 3篇蛋白组
  • 3篇蛋白组学
  • 3篇致痫
  • 3篇神经元
  • 3篇细胞
  • 3篇基因敲除
  • 3篇基因敲除小鼠
  • 2篇塞来昔布
  • 2篇神经保护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机构

  • 2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菏泽市中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3篇刘志广
  • 21篇朱遂强
  • 19篇康慧聪
  • 15篇李巷
  • 9篇刘晓艳
  • 8篇许峰
  • 7篇胡琦
  • 6篇王媛
  • 5篇单萍
  • 4篇曾铮
  • 4篇刘建林
  • 4篇唐坤
  • 2篇张继龙
  • 2篇刘金凤
  • 1篇潘超
  • 1篇胡传琛
  • 1篇李丽红
  • 1篇雷霆
  • 1篇唐洲平
  • 1篇连立飞

传媒

  • 10篇神经损伤与功...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苷A1受体敲除小鼠在戊四氮点燃过程中的癫癇病间发作情况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与癫癇病间发作及神经保护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敲除鼠组(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20只)、野生型组(C57BL/6型普通小鼠,20只)和对照组(未接受PTZ点燃的野生型小鼠,10只),采用PCR法对实验小鼠进行基因鉴定并据此分组,观察3组小鼠在PTZ点燃过程中的癫癇病间发作情况(病死率、点燃率、点燃潜伏时间、发作开始时间、发作持续时间、癫癇病间发作级别的数量等),并在PTZ点燃后2个时间点(24 h,30 d)处死小鼠,对其冰冻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皮层和海马的形态结构。结果:敲除鼠组病死率和点燃率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均P<0.05);敲除鼠组点燃潜伏时间、发作开始时间明显短于野生型组,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野生型组(均P<0.05);敲除鼠组癫癇病间发作程度明显重于野生型组。点燃后不同时间点动物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显示敲除鼠组损伤较野生型组出现更早、范围更广泛、损伤程度更重。主要表现为早期反应性小胶质细胞增生、细胞肿胀,晚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异常增多的畸形胶质细胞。结论:腺苷A1受体敲除鼠具有特殊的癫癇病间易感性,腺苷A1受体具有极强的脑保护作用,可减轻PTZ点燃过程中的脑组织形态结构损伤。
张继龙单萍康慧聪刘志广李巷朱遂强
关键词:腺苷A1受体戊四氮神经保护
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点燃癫大鼠模型中腺苷激酶表达的动态改变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慢性点燃大鼠在点燃过程中脑内腺苷激酶(ADK)表达的动态演变情况,探讨癫发作与ADK的关系及时间演变特征,以评价ADK在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点燃大鼠模型,分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监测发作后24h和1、6个月时大鼠脑内ADK表达的动态改变情况。结果: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点燃后24h时,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DK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点燃进入慢性期后的1和6个月时则相反,ADK表达较点燃前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DK表达6个月时较1个月时更高(P<0.05或P<0.01),即慢性期ADK的表达增高随时间延长越加明显。结论:ADK在点燃过程中呈现双向改变特征,急性期表达降低,促进细胞外腺苷浓度的增高;进入慢性期,反复的癫发作导致了ADK的过表达,这可能是导致癫反复发作而无法控制的重要因素。
康慧聪刘晓艳胡琦许峰李巷刘志广王媛朱遂强
关键词:腺苷激酶
蛋白组学相关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蛋白组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医学研究领域。蛋白组学的主要技术,如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等,已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等各大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本文就蛋白组学相关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进展做一综述。
刘志广康慧聪朱遂强
关键词:蛋白组学神经系统疾病
腺苷A1受体敲除小鼠癫痫点燃过程中神经损伤的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A1R)敲除小鼠癫痫点燃过程中神经超微病理损伤,探讨腺苷A1受体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动物分为野生型、纯合子及敲除组3组,选择皮层、小脑、海马、脑干4个部位,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动物对戊四氮点燃的潜伏期及点燃癫痫过程中不同时间点(2h、7d、1m)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纯合子组点燃癫痫潜伏期平均值为(2.38±1.66)d,与野生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纯合子组在点燃后2h即出现广泛超微结构异常,主要为线粒体改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而野生型组点燃后7d才出现海马、颞叶为主的线粒体损伤,晚期时仍局限于海马。结论腺苷A1受体有较强的脑保护作用,可减少戊四氮点燃过程中的细胞的超微结构损伤。
康慧聪刘晓艳刘艳李巷许峰胡琦刘志广唐坤王媛朱遂强雷霆
关键词:腺苷A1受体超微结构线粒体损伤神经保护
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clea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1,Nurr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D)大鼠的有效性,验证并评价Nurr1对TH所起的调控作用,探寻TH在特定环境中适量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将稳定转染TH、TH-Nurrl的和未经转染的MSCs分别移植至PD大鼠后运用旋转试验观测PD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移植后第9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治疗后TH的表达情况。结果基因修饰组PD大鼠行为学较MSCs组明显改善(P<0.05),且TH-Nurr1组动物行为改善和TH抗原阳性率均高于TH组(P<0.05)。结论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后能高效稳定地表达TH,且双基因的协同表达将极大提高PD基因治疗的效果,从而为PD治疗的基因选择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刘晓艳康慧聪胡琦许峰李巷刘志广唐坤胡传琛朱遂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孤儿核受体酪氨酸羟化酶帕金森病
重症肌无力合并支气管哮喘1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咳嗽、咳痰1月,眼睑下垂、四肢乏力伴呼吸困难2 d"于2010年1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月前感冒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无明显肢体无力及呼吸困难,近2 d家属发现其双侧眼睑下垂,
刘志广康慧聪刘金凤刘建林朱遂强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支气管哮喘合并疾病
腺苷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在离子通道水平研究腺苷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作用。方法采用新生24h的乳鼠,取出海马,清除表面血管,以胰酶消化和巴氏管吹打的方法制备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6~8d后,MAPⅡ染色鉴别神经元表面标志;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细胞进行封接、破膜并记录BKCa通道电流,以细胞旁方式给药观察不同浓度腺苷对BKCa通道的作用。结果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上可以成功记录到BKCa电流,其为一组幅值较大,可以快速激活且几乎不失活的外向电流;腺苷(1~100μmol/L)可以增大BKCa电流,浓度越高,增长幅度越大;100μmol/L腺苷对BKCa电流的影响具有电压依赖性,同时它还可以使BKCa电流的激活曲线负向漂移。结论腺苷可以增大海马神经元BKCa电流幅值,这可能是腺苷作为内源性抗癫痫物质发挥抗癫痫作用的机制之一。
李巷康慧聪刘晓艳胡琦许峰刘志广朱遂强
关键词:腺苷海马神经元膜片钳技术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腺苷A1受体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GABA信号通路相关性的研究
第一部分腺苷A1受体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后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痫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致痫组,致痫+腺苷A1受体...
刘志广
关键词:腺苷A1受体癫痫发病机制神经元损伤
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戊四氮致痫后大脑皮层蛋白组学的研究
实验目的:观察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在戊四氮致痫后大脑皮层蛋白质的变化,探讨腺苷A1受体的抗癫痫和脑保护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实验首先采用PCR技术鉴定腺苷A1受体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点燃组应用戊四氮(30...
刘志广
关键词:腺苷A1受体戊四氮致痫基因敲除抗癫痫作用脑保护机制
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自发性脑出血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分析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基底核区中等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50例,按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微创组31例和保守组19例,分别给予微创穿刺引流术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GCS)和血肿体积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与保守组相比,微创组患者入院1周后GCS评分明显升高,血肿体积明显减少,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死亡率、3个月后ADL评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能显著改善基底核中等量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明显减小血肿体积。
刘志广许峰朱文浩连立飞潘超梁奇明雷靖安唐洲平朱遂强
关键词:基底核区脑出血中等量微创穿刺引流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