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辉
-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01-2010.3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3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治疗效果、随访
- 薛昆杨国宽刘建辉崔新国施宏志潘继明胡佳
- 关键词:垂体腺瘤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
- 解剖学课程的杂交应用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价值
- 2017年
- 神经系统疾病的讲解,一直以来都是授课的难点。因为神经系统的解剖内容极其复杂,而临床实践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又依赖,再加上神经系统功能的复杂性,使得神经系统疾病的学习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题组近2年在外科学神经系统疾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将解剖学内容与临床疾病诊断紧密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结合不同的解剖学课程,各有侧重将其融入到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能够让学生在重新复习并有重点的掌握解剖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思路。现将其应用研究列举如下。
- 胡佳薛昆刘建辉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解剖学课程外科教学临床疾病诊断神经系统功能
- 增殖和凋亡的联合检测对垂体瘤侵袭性诊断的价值研究
- 胡佳刘建辉杨国宽施宏志崔新国潘继明王广斌
- 该研究发现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形成中共同起作用,两者的平衡失调导致了肿瘤侵袭性的形成。增殖/凋亡细胞的比值是诊断垂体瘤侵袭性的较为准确而特异的指标,能够较为准确的并且早期的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异倍体率也是...
- 关键词:
- 关键词:垂体腺瘤肿瘤诊断
- 颅内脂肪瘤11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崔新国杨国宽刘建辉
- 关键词:脂肪瘤颅内
- 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急腹症26例报告被引量:1
- 1998年
- 椎管内神经鞘瘤误诊为急腹症26例报告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64001)杨国宽刘建辉崔新国赵炜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鲍秀峰邵毅张文华1960~1996年,我院收治26例误诊为急腹症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后经神经系统检查、CT及MRI或碘剂造影确诊,且经手术...
- 杨国宽刘建辉崔新国赵炜鲍秀峰邵毅张文华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误诊急腹症
-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脑缺血缺氧及脑水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随着人们对脑外伤治疗上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外伤后脑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也越来越重视。我科对2001年以来的8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了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综合治疗,以防止脑缺血缺氧的发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施宏志杨国宽胡佳刘建辉
-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脑缺血缺氧疗效分析脑外伤后脑水肿外伤治疗
- 中老年人垂体腺瘤的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胡佳吕盛涛崔新国刘建辉
- 关键词:中老年垂体瘤手术免疫组化
- 不同时间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6
- 2020年
-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窗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发病<3 h内手术)、早期组(发病3~24 h内手术)、急性期组(发病24~72 h内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术后14 d肌力和意识改善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再出血情况。结果超早期组中低、中等、高血肿清除率患者分别为11例(84.6%)、2例(15.4%)、0例。早期组中低、中等、高血肿清除率患者分别为20例(33.9%)、32例(54.2%)、7例(11.9%)。急性期组中低、中等、高血肿清除率患者分别为8例(30.8%)、14例(53.8%)、4例(15.4%)。早期组及急性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较超早期组患者好。术后14 d,早期组及急性期组患者中肌力改善者所占比例高于超早期组,早期组患者中意识改善者所占比例高于超早期组及急性期组,早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超早期组及急性期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出血患者共4例,其中超早期组1例,早期组3例。结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3~24 h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时血肿清除情况较为理想,术后恢复相对较好。
- 胡佳薛昆王广斌孔令伟刘建辉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时间窗
- 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外伤性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息者的临床资料。36例息者均为单侧颅骨缺损,在全麻下先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再行颅骨成形术。结果7例出现皮下积液者,经穿刺、加压包扎后吸收,无感染病例;28例反应迟钝者,随访半年症状均改善;2例有癫痫者,随访1年无发作;12例有大小便障碍者,8例明显改善。结论同期行颅骨成形及V—P分流术可以减少手术次数及感染的机会,减轻息者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是治疗外伤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一种有效、切实可行的手段。
- 夏广文杨国宽刘建辉施宏志崔新国
- 关键词:脑积水颅骨缺损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成形术
- 垂体腺瘤增殖和凋亡指标与肿瘤侵袭性相关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垂体腺瘤的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特性,探讨肿瘤侵袭性的相关因素和早期诊断指标。方法对垂体瘤固定标本行Ki-67单克隆抗体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新鲜垂体瘤标本进行DNA倍体和细胞凋亡分析。结果固定标本48例,侵袭性腺瘤28例,Ki-67高表达率为13/28,非侵袭组高表达率为6/20,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χ^2=5.486,P=0.019),高表达对侵袭性诊断的灵敏性为46.5%,阳性预测值为68.3%。新鲜垂体瘤标本33例,侵袭性腺瘤15例,非侵袭性18例,非侵袭组S期细胞比例为0.8%~12.2%,平均4.8%,侵袭组为3.9%~24.2%,平均13.0%,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t=3.745,P=0.001),高于13.0%侵袭性诊断的灵敏性为40%,阳性预测值为100%;凋亡细胞比例侵袭组5.1%~27.0%,平均12.5%,非侵袭组3.6%~30.3%,平均16.2%,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t=1.25,P=0.22)。S/A(增殖凋亡细胞比值)侵袭组1.411,非侵袭组0.399,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t=4.62,P〈0.01),S/A高于1.411侵袭性诊断的灵敏性为60%,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侵袭性腺瘤和非侵袭性腺瘤有着不同比例的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高增殖状态对侵袭性的诊断灵敏性较低,增殖和凋亡细胞比例失衡对侵袭性则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胡佳潘继明刘建辉杨国宽施宏志崔彬曲元明
-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增殖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