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昌

作品数:246 被引量:1,500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0篇文化科学
  • 6篇社会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65篇教育
  • 45篇教学
  • 32篇教育学
  • 25篇思维
  • 22篇教育理论
  • 22篇教育实践
  • 21篇教育者
  • 18篇教师
  • 15篇知识
  • 15篇论教育
  • 13篇学理
  • 12篇文化
  • 12篇教育思想
  • 11篇人文
  • 11篇主义
  • 11篇教育思维
  • 11篇工学
  • 10篇教育工学
  • 9篇艺术
  • 9篇社会

机构

  • 226篇山西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焦作师范高等...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评论》编辑...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作者

  • 226篇刘庆昌
  • 1篇李志厚
  • 1篇范红霞
  • 1篇蔡春
  • 1篇李永鑫
  • 1篇顾建民
  • 1篇畅肇沁
  • 1篇李毓秋
  • 1篇卢晓中
  • 1篇卢红
  • 1篇刘晖
  • 1篇顾建军
  • 1篇相力
  • 1篇高闰青
  • 1篇胡劲松
  • 1篇李树英

传媒

  • 20篇教育理论与实...
  • 16篇教育发展研究
  • 13篇太原师范学院...
  • 12篇当代教育与文...
  • 12篇课程教学研究
  • 11篇太原学院学报...
  • 10篇今日教育
  • 9篇教育科学文摘
  • 8篇新课程评论
  • 7篇西北师大学报...
  • 6篇课程.教材....
  • 5篇山西师大学报...
  • 5篇高等学校文科...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3篇教育研究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3篇教育科学研究
  • 3篇教育情报参考

年份

  • 1篇2024
  • 12篇2023
  • 14篇2022
  • 19篇2021
  • 15篇2020
  • 17篇2019
  • 15篇2018
  • 21篇2017
  • 14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教育学的变革被引量:7
2016年
教育学的变革行为是由教育学者承担并在教育认识领域进行的,但教育学的变革从来就不是一种纯粹的教育认识行为。教育学的变革的动因可以用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加以解释,即教育学的变革应有其自身所面临的困境,此困境使人们觉察到某种威胁的到来,为了消除威胁,人们开始努力,变革教育学就是这样一种努力。教育学的变革需要考虑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教育学研究者对教育学危机的普遍、共同的认知。其二,卓越变革者的出现。教育学的变革是有界限和范围的,其界限是学科基本立场亦即追求永不退场;其范围主要集中在研究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教育学变革所追求的效果,是要使教育学在现实的意义上具有更好的形象和更强的功能。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学的变革必将触碰到思维的极限。当基本的东西不变时,教育学的发展就是教育思想、理论的内涵发展,更深刻、更智慧会成为相对稳定的努力方向。
刘庆昌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意念的结构——基于教育本体论的视角被引量:8
2019年
教育意念的发生是与人类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能让教育行为呼之欲出的价值观念和生命关怀意识自觉,应是教育意念发生的前奏。一旦这种自觉的意识向现实的方向强烈流动,教育意念就会自然出现。教育意念的发生可以说是人类教育自觉的表征,真正的教育历史从此开始。从内容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教育意识与意向、教育情感与意志及教育构思与设计三个部分;从水平上看,教育意念内含情境依赖、情意促发和概念自觉三个层级,它们共同构成了历时的教育意念结构。教育意念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已经到达概念自觉的水平。在理论上把教育意念和教育行为并举,一方面在更基本的层面呼应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从源头上梳理教育中“想”的内容。
刘庆昌
关键词:教育行为教育情感教育意志
素养导向的教育
2023年
现在我们的教育要回归本真,简单地说,就是要停止那些在教育的名义下进行的,实际上并不属于教育的行为,这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理智。如果我们对这一点还没有高度的自觉,那么我们的教育将逐渐失去它本该具有的意蕴,甚至会逐渐滑入非教育和反教育的境地。
刘庆昌
关键词:回归本真教育
行为意义上的教育哲学
2017年
教育哲学最初进入我们意识的时候是一门课程,是一本书,也是林林总总的可称之为教育思想的学说。教育哲学在我的意识中基本上是一种既成的作品或说是一种结果性的存在。对于一种作品或结果性的存在,我,我们,恐怕只能用学习、理解、反思、
刘庆昌
关键词:教育哲学教育思想结果性课程
从事理与学理的角度思考教育——刘庆昌教授访谈被引量:1
2020年
理"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对中国人而言,更是如此。我们和人交往,期待对方能"讲理";我们遭遇不公,常说"没有天理";我们承担工作,希望领导能安排"合理"……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尚"理"的民族。三国时的王弼注《易经》,说:"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刘庆昌余孟孟
关键词:一线教师教育实践者
尊重学生需要 改进道德教育被引量:36
2002年
本文针对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现状 ,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入手 ,深入德育内部对这一事实进行研究 ,发现传统道德教育对人的内在需要的忽视 ,使道德教育中教育对象人的主体地位缺失 ,恰是目前道德教育问题众多的重要源头。文章还进一步论证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 。
范红霞刘庆昌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主体性
学校教育中的关键现象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学校的产生是重要的人类文化事件,它从脱离日常生活世界开始,也越来越远离了日常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样式,专门化、自组织、高教育含量正是其本质特征。在教育理性的引领下,学校教育越来越不会因其'封闭'而不利于个人的精神发展。目前,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并不一定肤浅,但对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公众仍缺乏深刻的影响。本文选取教育者的权力与能力、课堂精神空间以及课程与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几个关键现象来进行审辨性的分析,或可深化人们对学校教育的理性认识。
刘庆昌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者
教学三题
2008年
在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学不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行为,在朴素的质地上,专业化的色彩愈来愈浓,从而诗意和深刻,逐渐成为教学进化的基本方向。为人师者,学高身正固然必须,对教学做专业化的思考,也需成为一种习惯。环顾古今,构思与设计、功夫与境界、科学与艺术,总为人们关注,其中自有奥秘,以此为题琐思琐谈,或有意义。
刘庆昌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境界教学艺术
论教育工程师——一种新职业的理论建构被引量:1
2016年
"教育工程师"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半个多世纪,但作为一种职业并未成为现实。虽然教育工程师的职能在教育实践中已经由不同角色的人们承担,但其真正的职业化仍需时日。一种新的职业出现固然取决于实践的需要,但对其进行理论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对教育工程师职业化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需要阐明教育工程师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风范,还需要预见教育工程师职业化的社会效果。
刘庆昌
关键词:教育工学教育理论教育实践
非整体性教育理解现象论析
2022年
一、非整体性教育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第一,轻视整合的教育理论论述习惯。我们的教育理论分析偏重于“这一事物的因素”的列举与说明,但对“将这些因素构成这一整个事物的交织的方式”则疏于阐明。这种现象即是我们所说的轻视整合的教育理论论述习惯。应该说,我们的教育论述在科学分析之后未能充分进行思维上的组织综合,即便存在着形式上的组织综合,也多是形式大于内容,在接受者那里留下的当然就只是科学分析的结果了。
刘庆昌
关键词:接受者教育论述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