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向东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3篇心肌病
  • 3篇起搏
  • 3篇肌病
  • 2篇动脉
  • 2篇型心
  • 2篇晕厥
  • 2篇症状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症
  • 2篇首发症状
  • 2篇双腔
  • 2篇双腔起搏
  • 2篇双腔起搏治疗
  • 2篇起搏治疗
  • 2篇梗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肥厚
  • 1篇电图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25...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6篇刘向东
  • 4篇田福利
  • 4篇永福
  • 4篇安东记
  • 2篇郭继鸿
  • 2篇张馥
  • 2篇刘艳明
  • 2篇席小芬
  • 2篇袁芳
  • 2篇曹进英
  • 2篇杜日映
  • 1篇陈翠京
  • 1篇顾小丽
  • 1篇孙桂红
  • 1篇李秀芝
  • 1篇杨小琴

传媒

  • 2篇神经药理学报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腔起搏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最佳A-V间期研究
1998年
田福利安东记郭继鸿曹进英陈翠京程志明永福刘向东
关键词: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双腔起搏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由 16例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首发改变,分为窦缓、窦停和房室传导阻滞 (AVB)三组,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依据,对其临床表现、心肌酶学检测和心电图的定位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三组病人的临床表现相似。心电图定位诊断与下壁、正后壁、右室和侧壁有关。心肌酶学中肌酸磷酸肌酶 (CK— MB)峰值的高低与梗塞面积大小和 AVB存在与否有正相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AVB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较窦缓组和窦停组严重,尤其是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突出。结论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心电图常以窦缓、窦停或 AVB为其突出改变,对应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组病变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和狭窄程度有关,尤其是优势型的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是 AVB发生的重要的独立因素。
张馥田福利永福杜日映安东记席小芬袁芳刘艳明刘向东
关键词:晕厥心肌梗塞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狭窄
双腔起搏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A-V间期改变与血液动力学变化二例被引量:2
1999年
田福利安东记郭继鸿曹进英陈翠京程志明永福刘向东
关键词:心肌病
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1999年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脉突然闭塞引起心肌不可逆损伤、坏死所致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持续性心前区绞痛伴有压榨、窒息感,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老年性AMI上述症状不明显或缺如,常以突发性晕厥、脉缓和低血压为首发表现,而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延误诊治。现将1984.1~1999.
张馥田福利永福杜日映安东记席小芬袁芳刘艳明刘向东
关键词:首发症状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病变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的终生家庭自我保健
2000年
近20年来,心脏起搏器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项比较普通的医疗方法,安装者总数已超过30万之多。近年,每年递增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病人安装永久起搏器2周左右,即可出院自主生活,出院后仍需要维持其正常功能,这时,患者的自我保健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加强随访监督,还要做好病人的自我保健指导。我科4年来,共收治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病人40例,通过对病人做保健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刘向东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永久性起搏器永久起搏器出院后医护人员
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被引量:3
2002年
李秀芝刘向东孙桂红杨小琴顾小丽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射频消融心理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