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莹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鸡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孵化率的关系研究
- 鸡肝脏中每天合成约300mg胆固醇,其中约三分之二通过血液循环沉积到蛋中。鉴于消费者对鸡蛋中较高胆固醇的排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遗传选择、改变饲粮或添加药物等方法来降低其含量。但从鸡繁殖角度考虑,胆固醇是鸡胚胎发育的...
- 熊婷张怀勇周崔伟刘俊莹丁思艳杜晓惠
- 关键词:血清胆固醇孵化率
- 鸡ApoA5基因的多态性与胆固醇浓度和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究ApoA5基因的多态性与胆固醇浓度和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平衡胆固醇浓度与繁殖性状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试验共记录了434只SD母鸡的繁殖性能、300 d时的血清胆固醇浓度(SCC)和蛋黄胆固醇浓度(YCC),采用PCR-SSCP及PCR-RFLP技术,筛查到ApoA5基因的6个新的SNPs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单个SNP的效应比较集中在开产日龄(AFE)和SCC上;由位置靠近、效应一致的SNP2、SNP4和SNP5构建的单倍型,关联分析结果大致与单个SNP相吻合,但更突显了各性状在单倍型组合间的差异,SCC和YCC都较高的H5H8、H4H8、H5H6、H6H6单倍型组合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SCC和YCC都较低的H1H5、H1H6和H3H8组合则相反。【结论】ApoA5基因的单倍型SNP2-4-5能够揭示各组合在胆固醇及各繁殖性状间的差异,可以作为提高繁殖性能的分子标记。
- 杜晓惠熊婷刘俊莹张怀勇万火福朱庆
- 关键词:多态性胆固醇繁殖性状
- 脂多糖对北京鸭免疫组织TLR4、IgM基因表达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刘俊莹刘贺贺寇洁杜晓惠韩春春王继文
- 关键词:脂多糖免疫应激IL-12
- 孵化温度改变对鸭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研究
- 本文通过对鸭的试验研究,25胚龄处理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壳时处理组脾脏指数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变化(P<0.05)。出壳和2周龄时,处理组和对照组血清球蛋白水平差异均显著(P<0.05 );而IF...
- 刘俊莹刘贺贺王国松严曦萍王继文
- 关键词:孵化温度免疫器官球蛋白IFN-Γ
- 孵化温度改变对鸭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研究
- 1引言禽类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在出壳后逐渐发育完善。已有研究表明,外源环境对禽类胚胎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其中孵化温度是影响禽类胚胎发育最明显的外源环境之一,孵化温度改变能影响禽类...
- 刘俊莹刘贺贺王国松严曦萍王继文
- 关键词:孵化温度免疫器官球蛋白IFN-Γ
- 文献传递
- 两品种鸭法氏囊差异表达基因、miRNA的富集及验证
- 遗传效应是决定动物机体抗病力强弱的主要因素之一。有资料表明,地方鸭品种往往比经过系统选育的肉鸭品种表现出更强的抗病力,二者在不同阶段免疫器官的发育也存在差异,免疫相关指标所反映出的抗逆能力也不尽相同。为研究地方鸭和培育鸭...
- 刘俊莹
- 关键词:差异表达基因
- 文献传递
- 母鸡300日龄血清及蛋黄胆固醇浓度与蛋用性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选用500只优质肉用母鸡,测定其300日龄时的血清胆固醇浓度(SCC)和蛋黄胆固醇浓度(YCC),通过聚类分析,将SCC和YCC分别分为差异显著的5组和4组,研究其与蛋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SCC和YCC的变动范围分别为35~200mg/dL和10~22mg/g蛋黄。其变化趋势一致,但两者在母鸡300日龄时的相关较弱。随着SCC的显著增大,开产体重、300日龄产蛋量和孵化率大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开产蛋重呈现增加趋势,120~145mg/dL组表现出最佳的产蛋量和孵化率。随着YCC的显著增大,开产日龄显著提前,300日龄蛋重和蛋黄重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15~22mg/g蛋黄组开产日龄最早,受精蛋孵化率最低,300日龄蛋重和蛋黄重最大。适中的血清胆固醇浓度(120~145mg/dL)和蛋黄胆固醇浓度(11~15mg/g蛋黄)对蛋用性状有利。
- 杜晓惠熊婷刘俊莹张怀勇万火福朱庆
- 关键词:母鸡胆固醇浓度血清蛋黄
- 鸡催乳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就巢及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揭示与繁殖性状关系密切的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与中国地方鸡种的就巢性及产蛋性能的关系。【方法】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以576只宁都黄鸡为材料,检测PRLR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多态性与就巢和产蛋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证实了前人研究过的SNP1(T10862C,外显子3)和SNP2(T25670C,外显子6)均与就巢性状无显著关联(P>0.05);SNP2对300 d产蛋量影响显著(P<0.05);新发现的SNP3(G30716A,内含子8)显著影响开产日龄(P<0.05);新发现的SNP4(A31900G,外显子10)极显著地影响就巢率(P<0.01),显著影响就巢天数和300 d产蛋量(P<0.05)。由4个SNPs构建的不同单倍型在开产日龄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其它性状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RLR基因的多态性与就巢和产蛋性状相关,SNP4的效应更为突出。
- 杜晓惠李丛艳刘俊莹牛伟贺张细权
- 关键词:宁都黄鸡PRLR基因多态性就巢产蛋性状
- 鸭RIG-1启动子克隆、序列分析及在鸭胚胎期发育性表达被引量:2
- 2017年
- RIG-1属于细胞内蛋白,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天然抗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为研究RIG-1在鸭胚胎期免疫器官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鸭RIG-1启动子并做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IG-1基因以及预测得到的多个转录因子在鸭胚胎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鸭RIG-1基因启动子4 372bp。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启动子存在典型的TATA-box、CAAT-box调控元件,有IRF-1、RXR、RAR、AP1、NF-κB、SP1、IL6及Pax-2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此外,RIG-1启动子预测发现了一个CpG岛,GC含量65.8%。定量结果发现,RIG-1在鸭胚胎免疫器官中表达呈动态性,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并在法氏囊中的表达量高于脾脏和胸腺。聚类热图显示,只有在法氏囊中RIG-1与IRF-1、RXR、AP1、NF-κB、IL6的mRNA表达量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这可能是由于在鸭胚胎期法氏囊具有较为完整的结构与功能,暗示它们可能为RIG-1的转录因子;而在法氏囊、脾脏和胸腺中,RIG-1与IRF-1、NF-κB基因都有较为相似的表达模式,在3个组织当中均被聚类在一起,说明IRF-1和NF-κB可能参与调控RIG-1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探索鸭RIG-1基因转录调控、表达,与在细胞增殖、分化、天然抗病毒免疫方面的功能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 罗俊刘贺贺刘俊莹张涛王郁石韩春春
- 关键词:启动子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