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颜颜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超滤膜技术处理滦河水系统参数优化中试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超滤膜处理滦河水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设计6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不同工况下膜系统ΔTMP进行分析,考察系统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运行参数对膜污染的影响由大至小排列为:膜通量>周期排空频率>过滤周期>反洗流量>反洗时间>气冲流量;膜系统参数的变化对膜出水水质的影响不显著。将正交试验与加权评分法相结合,综合考虑膜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情况及产水率3方面判定因素,得出膜系统优化运行参数为:膜通量18 L/(m2.h),过滤周期90 min,5周期排空1次,反洗体积流量3.2 m3/h,反洗时间60 s,气冲体积流量4.8 m3/h。
- 黄廷林李诚何文杰韩宏大李志伟冯颜颜
- 关键词:超滤膜中试参数优化正交试验
- 不同混凝剂水处理效果及其对超滤膜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混凝超滤工艺,选取不同混凝预处理技术(FeCl3、PAC、AS)处理滦河水,并考察后续膜出水水质及TMP变化,3种混凝剂小试最佳投药量分别为8、6、12 mg/L,其中效果最佳的混凝剂为PAC;在小试基础上进行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混凝剂对超滤膜的跨膜压差贡献依次为PAC
- 冯颜颜黄廷林李诚
- 关键词:混凝超滤混凝剂跨膜压差
- 不同强化混凝技术超滤工艺处理滦河水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通过小试与中试相结合,考察了用小试混凝沉淀技术代替中试混凝超滤工艺判断混凝剂最佳投药量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经聚合氯化铝(PAC)、FeCl3、硫酸铝(AS)3种混凝剂预处理超滤后在除浊、除有机物、膜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效能。结果表明,浊度的去除效果与混凝剂的种类和投加量无关,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由高到低为PAC(45.5%)>FeCl3(42.4%)>AS(35.5%),膜污染程度(ΔTMP)由高到低为AS(42.72kPa)>FeCl3(39.68 kPa)>PAC(21.01kPa),综合比较采用PAC混凝预处理效果最佳,对水厂实际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李诚黄廷林李志伟冯颜颜
- 关键词:混凝超滤膜污染跨膜压差
- 混凝-超滤工艺处理滦河水中试研究
- 随着水质标准的提高和膜法处理水成本的降低,混凝-超滤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应用愈加受到重视。混凝形成的絮凝体在膜表面聚集能有效减缓膜污染,而混凝-超滤工艺相组合则更好地发挥了超滤膜的性能。作者在天津市某水厂开展了浸没式混凝-...
- 冯颜颜
- 关键词:水质标准饮用水处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