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焕 作品数:122 被引量:37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姜黄素对棕榈酸诱导HepG2细胞炎症及纤维化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棕榈酸(PA)诱导HepG2人肝癌细胞炎症及纤维化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分为五组:B组细胞中加入PA 250μmol/L干预;C1、C2和C3组细胞中分别加入姜黄素5、10和20μmol/L预孵育2h后,再加入PA 250μmol/L干预;A(对照)组细胞中加入等体积的含NaOH 0.1mol/L和10%胎牛血清白蛋白的溶液。五组均继续培养24h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干预后细胞内脂滴数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及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质蛋白Smad2及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组细胞内红色脂滴形成增多(P<0.01)。与B组相比,C3组细胞脂滴形成减少(P<0.01)。与A组相比,B组TLR4、MyD88、NF-κB、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B组比较,C1、C2及C3组TLR4、MyD88、NF-κB、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姜黄素干预可减轻PA诱导HepG2细胞炎症及纤维化通路激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高彩霞 邵琳琳 冯文焕 朱大龙 沈山梅 毕艳关键词:姜黄素 棕榈酸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患者心肌酶谱异常原因探讨 被引量:3 2000年 沈飞霞 汪大望 冯文焕 叶真 李上共关键词:糖尿病 非酮症高渗昏迷 心肌酶谱 罗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对照组、罗格列酮组予高脂饮食,罗格列酮组同时予罗格列酮。12w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体重和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氨基转移酶,做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肝脏脂肪的测定。结果:①对照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肝湿重/体重×100%)均升高(P<0.01);罗格列酮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无差别,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对照组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罗格列酮组与正常组无区别;对照组存在脂代谢紊乱(P<0.01),罗格列酮组脂代谢紊乱明显改善(P<0.01)。③对照组有程度不同的肝细胞脂肪变性(P<0.01),脂变程度以中、重度为主,罗格列酮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不存在重度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增高,但罗格列酮组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和脂肪变性。 冯文焕 汪大望 郑景晨 高鑫 沈飞霞 吴步猛 何秋香 袁谦5关键词:罗格列酮 高脂血症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肥胖患者代谢手术后3月人体成分变化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代谢手术术后3月人体组织成分变化,并研究其与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行代谢手术的中重度肥胖患者58例,检测其术前及术后3月人体成分、糖脂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分析人体组织成分改变与代谢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代谢手术后3月患者体重、BMI、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尿酸、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代谢手术后3月患者体脂肪、肌肉量、内脏脂肪面积及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体脂百分比下降与FPG、HbAlc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3和0.370,P均<0.05);体脂肪下降与FPG、HbAlc.HOMA-IR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0.441和0.348,P均<0.05);内脏脂肪面积下降与FPG、HbAlc、TC及TG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7、0.338、0.292和0.391,P均<0.05)结论代谢手术后早期,中重度肥胖患者体重显著下降,脂肪量减少多于肌肉量,同时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肝肾功能改善,体脂肪下降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 钱毓芬 冯文焕 孙喜太 毕艳 褚薛慧 单晓东 邓玲 郑侠 朱大龙关键词:肥胖 CTLA-4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Graves病(GD)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甲状腺药物的疗效关系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raves病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效果及其停药后是否复发分为A组(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组)与B组(难治性或易复发组)。应用PCR技术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BbvI来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A/G多态性。分析其基因表型、基因频率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难治性或易复发的GD患者G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G频率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而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频率则明显低于治疗效果较好、预后好的GD患者。结论:CTLA-4基因外显子1第17密码子49位点表现为GG基因型可能是Graves病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疗效差及甲亢易复发的重要原因。 沈飞霞 冯文焕 蒋磊 汪大望 权金星 章海凌 朱虹 章惺惺关键词:GRAVES病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艾塞那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NF-κB、TNF-α、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Exenatide)对高脂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HF组),高脂喂养SD大鼠8周后予艾塞那肽(10μg/kg)干预8周(HF+Exe组),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及相关检测。结果 HF+Exe组大鼠体重、肝指数(肝湿重/大鼠体重)、肝脏TG、FFA、OGTT、2h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G、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较HF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HF组大鼠存在明显肝脏脂肪沉积,HF+Exe组大鼠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少(P<0.01);HF+Exe组肝脏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较HF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艾塞那肽改善高脂诱导大鼠糖脂代谢、肝功能、减少肝脏NF-κB、TNF-α、TGF-β1表达,对NAFLD有一定防治作用。 冯文焕 袁雪雯 童国玉 胡家 王珊珊 项守奎 邵琳琳 朱大龙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炎症因子 促甲状腺激素垂体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09年 对2例促甲状腺激素(TSH)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2例患者都存在甲状腺毒症,均有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同时不伴TSH抑制,1例大腺瘤患者存在视野缺损。2例患者在确诊之前均误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而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7年,1例患者还曾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确诊后大腺瘤患者行垂体瘤手术联合垂体放射治疗,另1例为微腺瘤患者,行垂体放射治疗。术后随访,2例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均较前改善。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TSH水平不被抑制时应警惕TSH垂体瘤的存在,鞍区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冯文焕 朱大龙 周士海关键词:甲状腺毒症 超重和肥胖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在超重及肥胖患者中血清泌乳素(PR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成年超重及肥胖患者494例,根据腹部彩色超声结果分为NAFLD组(n=353)及非NAFLD组(n=141)。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代谢手术的肥胖患者20例,进行肝脏病理活检。清晨空腹抽血检测PRL、肝酶、血糖、血脂,组间比较利用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RL与NAFLD的关系。
结果纳入277例男性及217例女性超重及肥胖患者,NAFLD患者血清PRL水平明显低于无NAFLD人群[男性7.7(5.9,10.8)比8.7(6.9,11.8)μg/L,Z=-2.500,P=0.012;女性8.4(6.2,12.2)比10.7(7.7,13.4)μg/L,Z=-3.890,P〈0.001];根据血清PRL水平由低到高的三分位数分成三组,随着PRL水平升高,男性及女性NAFLD患病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PRL仍是NAFLD的保护因素(OR=0.923,P=0.008)。同时,肝脏病理诊断为NAFLD者(n=16)其血清PRL水平也低于无NAFLD者(n=4)[9.2(5.0,13.5)比16.8(11.8,20.9)μg/L]。
结论超重及肥胖患者中,血清PRL水平降低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张芃子 葛智娟 王洪东 冯文焕 姜灿 王妍 孙喜太 褚薛慧 朱大龙 毕艳关键词:超重 肥胖症 泌乳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吸收不良误诊为胰岛素过敏一例 被引量:5 2011年 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胰岛素过敏和胰岛素吸收不良在临床中也并非罕见。该文报道1例男性成人晚发型1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皮疹,换用多种胰岛素剂型皮疹改善不明显,最后采用热敷等促进胰岛素吸收的办法处理,皮疹消除,胰岛素吸收得到改善。临床应注意鉴别胰岛素过敏与胰岛素吸收不良。 冯文焕 胡云 王维敏 童国玉 赵航 朱大龙关键词:1型糖尿病 胰岛素过敏 非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高血酮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非应激状态下住院2型糖尿病(T2DM)高血酮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入院随机末梢血酮是否≥0.6 mmol/L将2015-10-01至2016-06-30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134例非应激状态下入院随机血糖≥13.9 mmol/L的T2DM患者分为高血酮组(25例)和非高血酮组(109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清C肽、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骨代谢指标及入院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高血酮组较非高血酮组年龄轻、病程短、HbA1c及FBG高、餐后2 h C肽水平低、合并更多低血清游离T3,入院前应用胰岛素比例低,降糖药物种类少;年轻、短病程、高HbA1c、低血清游离T3为住院T2DM患者高血酮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应激状态下住院T2DM患者酮症不少见,加强T2DM筛查及病程短患者血糖控制,可避免严重高血糖及酮症,血酮检测有助于发现酮症,避免酮症酸中毒(DKA)发生。 姜灿 冯文焕 朱大龙 毕艳 沈山梅 李平 张宁关键词: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