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国栋

作品数:43 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面神经
  • 11篇手术
  • 9篇神经麻痹
  • 9篇外科
  • 9篇面神经麻痹
  • 5篇肿瘤
  • 5篇外科手术
  • 5篇颅底
  • 4篇头颈
  • 4篇周围性面神经...
  • 4篇喉科
  • 4篇耳鼻喉
  • 3篇原发性
  • 3篇乳突
  • 3篇神经损伤
  • 3篇糖皮质
  • 3篇糖皮质激素
  • 3篇皮质激素
  • 3篇细胞
  • 3篇面神经损伤

机构

  • 38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沈阳弘鼎康医...

作者

  • 43篇冯国栋
  • 36篇高志强
  • 14篇查洋
  • 13篇姜鸿
  • 11篇亓放
  • 8篇吕威
  • 7篇杨华
  • 7篇赵杨
  • 6篇田旭
  • 6篇吴海燕
  • 6篇陈晓巍
  • 5篇崔婷婷
  • 5篇沈鹏
  • 5篇彭培宏
  • 5篇全世明
  • 4篇陈兴明
  • 4篇刘稳
  • 3篇丁秀勇
  • 3篇李五一
  • 3篇李阳

传媒

  • 15篇中华耳鼻咽喉...
  • 10篇中华耳科学杂...
  • 5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3篇协和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病毒性面神经炎模型中面神经元凋亡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性面神经炎动物模型中面神经运动神经元(facial motor neurons,FMN)的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方法Balb/c小鼠84只,分别进行HSV-1接种和面神经切断处理。在操作后第1、3、7、10、15、20及30天分批处死动物,对面神经核进行HE染色、尼氏染色;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技术检测FMN的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FMN中的表达。结果面神经切断后,同侧FMN出现凋亡,在第10、15天达高峰,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下降;接种病毒后,同侧FMN没有明显的细胞凋亡,Bcl-2表达增高,在第15天达高峰,Bcl-2/Bax比值上升。结论小鼠面神经接种HSV-1后FMN没有明显凋亡,可能与神经损伤程度轻以及HSV-1抑制宿主细胞凋亡有关,Bcl-2、Bax可能参与调控FMN的凋亡。
刘稳高志强神平冯国栋查洋张彦东刘佩毛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BCL-2相关X蛋白质
经鼻内镜蝶鞍区手术蝶窦壁的应用解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蝶窦壁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区及空间定位,为经鼻内镜蝶鞍区手术提供立体解剖学依据。方法10具去脑颅底骨按九分区法划分蝶窦壁区域,测量蝶窦各壁之间相关的角度和距离参数;在1具新鲜完整尸头上模拟内镜下手术观察。结果视交叉平面-球形鞍底隆起角度为(121±8.52)°,海绵窦平面-鞍底平面角度为(129±9.35)°,斜坡凹陷平面-鞍底平面角度(124±7.54)°,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至鞍底移行处距离为(5.54±1.86)mm,至斜坡后缘的距离为(22.43±1.96)mm,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后曲部的距离为(15.86±2.13)mm;根据测量结果可建立起蝶窦壁九分区法的立体模型。结论蝶窦壁九分区法的立体模型,丰富了鼻内镜下蝶窦壁九分区法的内容,使其更加方便应用于手术。
冯国栋高志强沈鹏查洋亓放姜鸿吕威
关键词:蝶鞍解剖学耳鼻喉外科手术内窥镜检查
贝尔面瘫诊断及非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25
2014年
面瘫为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面神经是复合神经,由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纤维组成,其受损可影响面部功能和面容。面瘫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源于面神经核以上的神经系统受损,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核及面神经受损所致,常见的贝尔面瘫为周围性面瘫。面瘫的诊断主要基于面瘫的临床表现,如抬眉无力、闭眼不全、嘴角下垂、干眼、味觉下降、听觉过敏、耳周疼痛等[1]。不同患者面瘫程度不同,其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亦不同。
赵杨冯国栋高志强
关键词:贝尔面瘫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感觉神经纤维神经系统受损面神经核
经鼻内镜蝶鞍区手术的立体解剖研究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一种立体解剖学方法,研究经鼻内镜蝶鞍区手术中重要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为经鼻内镜蝶鞍区手术提供立体解剖学参考。方法①改进MicronTracker双目视觉导航仪,并检验其测量角度与距离的准确性。②依次暴露10具(20侧)去脑颅底湿标本蝶鞍区重要结构,以S点(同侧鼻棘侧缘点)和M点(上颌线中点)为基准点,鼻底平面和正中矢状面为基准平面,应用MicronTracker双目视觉导航仪测量基准点到各解剖标志连线的俯仰角、方向角和距离,并行统计学处理。③利用3D—max和AutoCAD-2008软件建立蝶鞍区解剖结构的立体模型。结果①改进的MicronTracker双目视觉导航仪与游标卡尺及角度转台之间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②测量得到了蝶窦口、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球形鞍底、蝶窦后壁、斜坡中部顶点及外侧顶点等重要结构或标志的定位数据。③应用3D—max9.0和AutoCAD-2008软件建立蝶鞍区解剖结构的立体模型。结论应用改进MicronTracker双目视觉导航仪可得到蝶鞍区重要解剖结构定位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经鼻内镜蝶鞍区手术解剖结构的立体构象。
冯国栋高志强沈鹏查洋亓放姜鸿吕威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蝶窦蝶鞍解剖学
中文版FaCE量表评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研制中文版临床面部评价量表(FacialClinimetricEvaluation,FaCE),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通过对FaCE量表的引进、翻译和调试,形成中文版FaCE量表。选择81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严格测试,对中文版FaCE量表进行考核,并与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sF-36)等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中文版FaCE量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接受率、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6.3%、96.3%和95.1%;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性:分半信度=0.79(P〈0.05),重测信度=0.88(P〈0.05),克朗巴赫系数α=0.87(P〈0.05);FaCE量表总体评分与sF一36量表评分相关性良好(r=0.41,P〈0.05);因素分析显示量表可以提取出6个维度,与源表的设计结构相吻合,能有效区分面神经麻痹和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P〈0.05)。其总体评分与House—Brackmann分级和Sunnybrook分级评分相关性良好(r=-0.40和0.42,P值均〈0.05)。结论中文版FaCE量表能有效评价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我国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诊疗中应用。
李阳姜鸿王棵冯国栋丁秀勇查洋崔婷婷高志强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生活质量问卷调查
头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8例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经验进行探讨。结果 8例患者主要以声嘶和颈部包块为特点,其中7单发,1为多发副神经节瘤,7例为良性副神经节瘤,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散发患者7例,1例为家族性发病。6例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和颈静脉孔之间的上颈部或局限于颈静脉孔区,2例为咽旁的巨大肿瘤且其中1例伴有颅内侵犯,1例多发副神经节瘤患者同时伴有颈动脉体瘤。5例患者进行了琥珀酸脱氢酶相关基因筛查,3例患者携带有突变。结论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与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有相似之处,需加以鉴别。CTA和增强MRI对定性诊断有价值,增强MRI和颞骨CT则能提供较多的手术所需信息。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颈侧入路或辅以Fisch A型颞下窝入路切除肿瘤。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有一定恶性倾向,需注意全身筛查和随访以及家系检查。
查洋李五一亓放陈兴明霍红冯国栋高志强
关键词:副神经节瘤迷走神经声带麻痹琥珀酸脱氢酶
面神经分级2.0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价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比较House-brackmann分级(HBGS)和面神经分级2.0(FNGS 2.0)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评价效果。方法 3名高年资医师和3名低年资医师分别使用HBGS和FNGS2.0分级方法,对50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表情视频进行评价。对两种分级方法的重复性、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使用HBGS,低年资医生之间的评价一致性为39.5%,kappa值为0.30,高年资医生之间的评价一致性为56.5%,kappa值为0.4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FNGS2.0,低年资医生间的评价一致性为62.0%,平均ICC值为0.763,高年资医师之间的评价一致性为62.8%,平均ICC值为0.785,两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HBGS和FNGS2.0的总体相关性ICC值为0.760,SCC值为0.746,kappa值为0.42;FNGS2.0与口的相关性为71%。结论 HBGS与FNGS2.0中度相关;使用HBGS,评判者间的一致性受医生的经验水平影响很大,而使用FNGS2.0,评判者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与评判者的经验无关,与口的运动有较强的相关性。
李阳冯国栋田旭薛玉斌赵阳吴海燕高志强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
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受累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受累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本文通讯作者主刀完成、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的因中耳胆脂瘤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术中发现的面神经受累情况进行分析。入选的90例(92耳,其中双侧2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左侧44耳,右侧48耳;平均年龄38岁6个月±13年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年5个月±2年10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颞骨薄层CT(水平位+冠状位)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行面神经骨管重建。手术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式,术中探查并记录从膝状神经节至乳突垂直段下端面神经骨管完整性,同时对术前伴有面瘫的患者行面神经减压。术前术后均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系统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92耳病例中,27耳(29.3%)在术中探查时发现面神经骨管部分破坏或缺失,其中位于膝状神经节+水平段(G+H)2耳(7.4%),水平段(H)19耳(70.4%),水平段+垂直段(H+V)3耳(11.1%),垂直段(V)3耳(11.1%)。4例(4耳)术前伴发面瘫,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及面神经减压术后6个月内,面神经功能逐渐改善。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的86例(88耳)中,83例(85耳)术后面神经功能正常;3例(3耳)在术后4-7d出现逐渐加重的迟发性轻度面瘫,最严重时达2-3级,发现后立即取出松解术腔填塞的碘仿纱条、予口服激素及维生素B12等对症处理,3个月复查时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HB 1级)。结论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受累以水平段面神经骨管最为常见,术前高分辨CT对于预判面神经骨管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术前伴发面瘫时应尽快手术并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乳突根治术腔填塞不宜太紧以避免压迫裸露的面神经,术后如出现即发或迟发性面瘫应立即对症处理并根据病情发展决定是否行减压术。
唐琦杨华姜鸿冯国栋张竹花陈晓巍高志强
关键词:中耳胆脂瘤开放式乳突根治术面瘫
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术治疗贝尔氏面瘫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治疗贝尔氏面瘫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乳突面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的贝尔氏面瘫病例,比较分析手术时机、减压部位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经乳突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有效率为77.3%,恢复至H-BⅠ、Ⅱ级的占总数的54.5%。其中发病3个月内接受减压的病人术后恢复至Ⅰ级、Ⅱ级所占比例62.5%(10/16),2个月内接受减压手术的10例病人中7例恢复至H-BⅠ、Ⅱ级,占总数70%。恢复至H-BⅢ级的3例,占总数30%,无Ⅳ级或更差病例。结论对面神经变性超过90%的发病3个月内的贝尔氏面瘫患者行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预后至Ⅲ级或更差的几率。
吴海燕姜鸿冯国栋杨华高志强
关键词:面神经减压贝尔氏面瘫
健康中国人面部动静态对称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利用已建立的基于动作捕捉的面部运动三维动态定量分析系统(3-D ASFM)定量分析正常人面部运动,比较面部对称性,为进一步客观评估面瘫患者面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无偿招募28名志愿者。标记观察点,利用基于动作捕捉的面部运动三维动态定量分析系统进行面部的静态及动态采集、重建及分析。比较受试者面部静态及动态双侧差异。结果面部存在不对称性,虽然所纳入的受试者均为右利手,但统计结果未发现面部运动的优势侧,同一个体面部不同区域活动优势侧并不一致。静态指标中除双侧鼻小柱—鼻翼距离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面部静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动态测量呲牙动作时,左右口角最大移动距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移动距离较右侧平均多1.23mm。余指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证实面部不对称性普遍存在,人群中不存在面部运动半侧优势。
赵杨冯国栋庄园田旭高志强
关键词:对称性面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