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琪琳

作品数:31 被引量:160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酒精
  • 21篇酒精性
  • 14篇肝损伤
  • 11篇中药
  • 11篇酒精性肝损伤
  • 11篇活血
  • 11篇活血方
  • 11篇健脾
  • 11篇健脾活血
  • 11篇健脾活血方
  • 9篇肝炎
  • 6篇脂肪
  • 6篇脂肪性
  • 6篇脂肪性肝炎
  • 6篇非酒精性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肠道
  • 5篇中医
  • 5篇慢性
  • 5篇均匀设计

机构

  • 2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5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宁波市第二医...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1篇傅琪琳
  • 25篇冯琴
  • 21篇彭景华
  • 18篇胡义扬
  • 9篇赵瑜
  • 7篇徐琳
  • 6篇李德周
  • 6篇王文静
  • 6篇朱德东
  • 6篇黄甫
  • 6篇李红山
  • 5篇崔团
  • 5篇曹健美
  • 4篇姚东升
  • 4篇陈亮
  • 4篇唐亚军
  • 4篇应豪
  • 3篇李晓飞
  • 3篇李雪梅
  • 2篇王晓柠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二十一次全...
  • 1篇世界中联第五...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绞股蓝总皂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药组分绞股蓝总皂苷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4周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总皂苷组(200 mg.kg-1)及对照药秋水仙碱组(0.1 mg.kg-1),每组10只,灌胃用药2周后取材。观察检测以下指标:①末次体重、肝脾比值;②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③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活性,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含量;④肝组织天狼星红染色及HE染色;⑤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模型组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Hyp含量、血清ALT,AST,GGT活性及TBiL,MDA含量显著升高,同时血清Alb含量、肝组织SOD活性、GSH含量、GSH-Px活性显著降低;较之模型组,绞股蓝总皂苷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秋水仙碱组效应相当。绞股蓝总皂苷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同时能显著升高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冯琴李雪梅彭景华段小华傅琪琳胡义扬
关键词:肝纤维化二甲基亚硝胺羟脯氨酸
苦杏仁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以腹腔注射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4周后,将造模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苦杏仁苷组及对照药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灌胃用药两周后取材。观察检测以下指标:①末次体重、肝脾比值;②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③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活性;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含量;④肝组织天狼星红染色及HE染色;⑤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杏仁苷及秋水仙碱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②天狼星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窦周胶原沉积明显,肝小叶间形成较厚汇管区和中央静脉间的纤维间隔,可见较多完整的假小叶,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水肿明显,汇管区结缔组织有不同程度增生,肝组织中有炎性细胞浸润,窦壁细胞增生明显;苦杏仁苷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炎症缓解、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分期显著降低(P<0.05);③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GGT活性及TBil含量显著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P<0.01);苦杏仁苷组与秋水仙碱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SOD活性、GSH含量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苦杏仁苷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肝组织GSH活性(P<0.05),秋水仙碱则能显著升高GSH、GSH-Px活性。结论:苦杏仁苷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显著改善作用。
李雪梅冯琴彭景华傅琪琳唐亚军赵瑜胡义扬
关键词:肝纤维化苦杏仁苷二甲基亚硝胺羟脯氨酸
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中药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及中药祛湿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中药干预组(祛湿化瘀方组)82例,西药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含量较之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并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瘦素含量、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变化。通过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相关分析探讨血清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中药干预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瘦素含量、GGT活性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干预组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部分患者治疗后肝/脾C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清GG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肝/脾CT值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含量显著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②祛湿化瘀方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改善高瘦素血症,这可能为该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用的重要机制。
李红山冯琴朱德东李德周傅琪琳
关键词:瘦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药
基于均匀设计的健脾活血方抗酒精性肝损伤不同作用途径的主效应中药研究
目的:  解析健脾活血方防治酒精性肝损伤不同病理环节的主效应中药。  方法:  运用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诱导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及LPS尾静脉注射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模型,结合数学模型均匀设计法,分析健脾活...
傅琪琳
关键词:均匀设计健脾活血方酒精性肝损伤内毒素病理特征
酒精性肝病肠通透性改变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崔团傅琪琳彭景华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病理生理过程革兰氏阴性菌肝脏病变酒精摄入
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逐步判别分析法探索实验室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诊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索75个常用临床实验室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422例,其中肝胆湿热证300例,肝郁脾虚证122例。检测常用实验室指标,包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血常规、激素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血脂、甲胎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等共75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查看单一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效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模型检测差异指标组合对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判别效率。结果: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尿素氮、血尿酸、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百分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之间存在组间分布差异。上述差异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范围为0.42~0.62。对差异指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证候判定模型,其模型自身验证总误判率35.3%,刀切法总误判率为35.3%。结论:无论单一差异指标还是差异指标组合判定模型均未达到较好的判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目的,提示单一采用临床指标判定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赵瑜彭景华李雪梅傅琪琳崔团李琦唐亚军冯琴张华周华胡义扬
关键词:证候ROC曲线肝炎乙型
瘦素与肝纤维化被引量:1
2011年
瘦素(leptin)是1994年首次通过定向克隆技术成功克隆的一种代谢性激素,由肥胖(OB)基因编码,人OB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的长臂(7q31.3),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构成。瘦素是一种分泌蛋白,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0。瘦素必须与相应受体(ob—R)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目前发现ob-R有a、b、c、d、e和f6种亚型,其中ob-Rb为长型受体,也是功能性受体,ob—Re是可溶性受体,与循环中的瘦素形成复合物,通过调节游离与结合的瘦素比例可改变其生物学活性,其余为短型受体叫。
傅琪琳冯琴彭景华刘成海胡义扬
关键词:肝纤维化瘦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祛湿化瘀方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意义及祛湿化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祛湿化瘀方组82例,西药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观察祛湿化瘀方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较之正常对照组的变化,并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通过血清TNF-α含量与ALT、AST活性及部分患者肝/脾CT值的相关分析探讨血清TNF-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的价值和意义。结果祛湿化瘀方组和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祛湿化瘀方组治疗第12周时血清TNF-α含量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第24周时进一步降低(P<0.01),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西药对照组治疗第12周时血清TNF-α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第24周时明显降低(P<0.01)。祛湿化瘀方组治疗第12周和24周时血清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1)。血清TNF-α含量与血清ALT、AS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肝/脾CT值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含量明显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②祛湿化瘀方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且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李红山冯琴应豪朱德东李德周傅琪琳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肿瘤坏死因子-Α祛湿化瘀方
祛湿化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3
2013年
目的:评价祛湿化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证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祛湿化瘀方组(试验组)82例,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对照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以治疗后中医证候、肝功能、血脂变化、B超改善情况评价有效性。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5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96,P<0.01)。两组治疗后脘腹胀满、胁肋胀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活性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含量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血清TG、TC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B超总改善率为87.50%,对照组B超总改善率为6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2,P<0.01)。随访12周时,试验组B超总改善率为81.94%,优于对照组的64.38%(χ2=5.685,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858,P>0.05)。结论:祛湿化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李红山冯琴朱德东应豪李德周傅琪琳
关键词:祛湿化瘀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痰瘀互结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健脾活血方抗内毒素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主效应中药筛选验证及药理作用环节点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健脾活血方"中抗内毒素攻击作用的主效应中药及其主要药理作用环节点。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及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模型,以血浆TNF-α含量为指标筛选主效应中药,并再次以该模型验证其药效;进一步检测肝组织CD68、CD14、TLR4、P-IκB蛋白表达及LBP、TLR2、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结果:健脾活血方中抗内毒素攻击的主效应中药为枳壳、白芍、泽泻、五味子的组合;主效应中药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浆TNF-α含量;主效应中药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CD68、CD14、TLR4、P-IκB蛋白表达,且其降低肝组织CD68蛋白有优于健脾活血方的优势;主效应中药可显著降低LBP、TLR2、TNF-α、IL-1β、IL-6mRNA表达,均有优于全方的优势。结论:枳壳、白芍、泽泻、五味子组合是健脾活血方中对抗内毒素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的的主效应中药;主效应中药抗内毒素攻击的主要药理环节在于抑制肝脏库普弗细胞的活化。
傅琪琳冯琴胡义扬徐琳王文静曹健美李小飞彭景华王晓柠陈亮赵瑜黄甫
关键词:健脾活血方急性肝损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