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松涛

作品数:100 被引量:58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6篇教育
  • 20篇社会
  • 12篇教育学
  • 12篇比较教育
  • 11篇生态
  • 11篇比较教育学
  • 9篇教师
  • 8篇生态化
  • 7篇高等教育
  • 6篇教育社会
  • 6篇教学
  • 5篇教育公平
  • 4篇职业教育
  • 4篇社会生态
  • 4篇社会学
  • 4篇生态性
  • 4篇教育机会
  • 4篇教育社会学
  • 4篇教育形态
  • 3篇学科

机构

  • 96篇河北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沧州职业技术...
  • 2篇河北软件职业...
  • 2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北京经济管理...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邢台学院
  • 1篇河北省教育科...
  • 1篇安国市教育局

作者

  • 97篇傅松涛
  • 4篇刘小丽
  • 2篇陈玮
  • 2篇贺国庆
  • 2篇杨彬
  • 2篇王天行
  • 2篇康庆苗
  • 2篇蒋洪甫
  • 2篇郑丽君
  • 2篇赵建玲
  • 2篇刘亮亮
  • 2篇马国义
  • 2篇陆伟
  • 2篇杨晓锋
  • 2篇王淑娟
  • 2篇王霞
  • 2篇王冉
  • 2篇李雨锦
  • 2篇刘旭东
  • 1篇傅林婉

传媒

  • 15篇比较教育研究
  • 11篇河北大学学报...
  • 6篇河北师范大学...
  • 6篇教育研究
  • 5篇外国中小学教...
  • 4篇外国教育研究
  • 3篇世界教育信息
  • 3篇河北大学成人...
  • 3篇当代教师教育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职业技术教育
  • 2篇基础教育改革...
  • 2篇基础教育参考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法学教育...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乡镇论坛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城乡教育机会均等与“农村教育成就项目”被引量:30
2006年
长期以来,美国农村地区的公立学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产业增长迟缓、少数民族集中、人口居住分散和政府顾及不足,致使美国农村社区贫困严重、财税资源匮乏,教育规模偏小、教育人力短缺,学校竞争联邦教育拨款乏力,所获公式拨款数额较小,不能有效地满足这些学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针对这种情况,联邦政府出台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以期改善农村学区教育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保障农村教育机会的平等。
傅松涛赵建玲
关键词:贫困教育机会均等
和谐社会中和谐人格的和谐教育被引量:6
2008年
和谐社会是拥有多样性和谐人格的社会成员共生共荣的社会生态系统;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石,是健康的现代社会成员的实质所在,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逻辑起点。和谐人格是生命自然律动和自主意识调控交互作用的能动人格,是理性、需要和能力健全匹配的完整人格和自我特质突出而内洽的个性人格,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武装起来并遵循科学理念和规则去思考、定向和行动的科技人格,是自我的本然存在自觉参与、创造和享有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科学获取、积极展示、合理建构和充分享用物质、能量和信息,与外部生态环境和自身生态肌体协调创新的互动实践过程中持续生成的学习—协商—建构化开放性生态人格。和谐教育是培养社会成员具有和谐人格的能动实践过程,是和谐人格与和谐社会生成、连接与转换的桥梁与基地。
傅松涛张金川王丽玮
关键词:和谐人格生态人格
学科化:从比较教育到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科学化探讨被引量:8
2007年
作为一门公认的以学科名义长期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比较教育学科理应成为并称为“比较教育学”,弃“学”直呼“比较教育”,是淡化和规避比较教育学学科性的非学科化的表现。非学科化倾向背离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的现实生态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极大地削弱了比较教育学的科学性,已经和正在给比较教育学的健康发展和学科建设造成明显的消极影响。比较教育学的健康发展需要真正的学科化和超学科化建设,即依据教育学科体系的视阈分层、对象分化和条件分用的规律和原则,以教育社会生态学为学科底版,以教育形态类型学为学科骨架和形象,以多态性教育为研究对象,为自己明确地进行学科定名。
傅松涛
关键词:教育学科体系比较教育学学科化
教育史学的社会生态研究范式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教育社会生态研究范式是教育史学学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代全球的社会生态化为此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和时代要求;以往教育史学的研究范式也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学术积淀,但非生态性的缺失或谬误警示和推涌着教育史学研究范式的生态性转换。教育社会生态范式的方法论基础内涵和特征是其对应性、全质性和形态性;范式的集中完整的形态内容特征是生态性;范式应用的典型形态是直面教育社会生态历史现实的、教育社会生产史与教育社会生活史有机统一的、真实完整的元教育社会生态人在复合教育社会生态中全质质量生存史观。单纯的教育生产史或教育生活史,或大教育活动史都有可能导致对教育社会生态史实的片面误记、误读甚至人为剪裁、颠倒乃至曲解。
傅松涛王冉
关键词:教育史学
回归和超越现实社会生活 关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3
2003年
从社会现实生活出发来考察、把握和对待教育,是教育研究的一种社会生活还原法。它要求从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和终极关怀的角度和层面,客观地把握教育回归和超越现实社会生活,关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根本价值与功能。健全的现实社会生活具有丰富多样性、生存发展性、全员主体性、雅俗两面性和继承创新性等特征。它根本地制约和决定着健全教育的生活目标、主体、内容、条件和方式。只有全面回归和不断超越这种现实社会生活,教育才能够真正成为健全的现实生活教育,才能够培养出自主而充分的参与、创造和享有现实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傅松涛马国义
教育权利的社会保障被引量:3
2013年
教育权利是人类个体——群体有效公平地参与和行使一定教育行动并获取相应的机会性收益以成人立人达人的基本社会生态资格与权利。教育权利和教育权利主体的强烈自我中心性及其客体的外部公共性之间的基本矛盾,使教育权利具有明显的易嬗变性、受动性、模糊性、脆弱性和易侵权——弃权性等特征,极易成为被扭曲或误解、膨胀或萎缩、抢占或割让的对象,严重危及人类个体——群体有质量地生存、发展与享受等基本人权的实现,全球社会的生态化发展和世界范围内教育短缺与过剩并存、泡沫与缩水共在、扭曲与腐败联手的日益严峻现实,在明白地诉说和验证着教育权利的根本价值、畸形现状和可悲命运,呼唤和要求对教育权利进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即建立公民全员根本实体保障、国家法律保障、行政执法保障、社区支撑保障、产业辅助保障、学校专业保障、家庭基础保障和学生自我保障的多元互惠互制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
傅松涛傅林婉
关键词:教育权利自我中心性社会保障
影响明日美国儿童的十大发展趋势被引量:1
2003年
当前,美国社会发展呈现出十大趋势,这对未来美国的儿童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文本根据一份资料分析了这十种趋势。
傅松涛王淑娟
关键词:儿童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评价道德伦理
社会差异、社会差别与教育公平被引量:1
2022年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分的社会现象、理念和话语,是正确感知、认识、反映、建构和实践教育公平直至社会公平的科学前提、元素和元论。教育理论界乃至社会科学界对此似乎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认识。教育社会生态体系能够积淀、传承、促进和优化社会差异,不断提升和增进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形态与质量;也可能被动退行地把社会差异强化、扭曲、嬗变、固化和拉大社会差别,沦为不断降解和阻隔人类社会生态生存发展质量的帮凶。健全的教育社会生态体系立足和遵从社会差异的平等实质,遵从和建构科学有效的社会公正本质,不断激发、推进和生成社会差异的全质融合,激活、提升和优化教育社会生态体系的生机与活力。
傅松涛王冉
关键词:社会差异社会差别教育平等教育公正教育公平
现实生态人:教育科学与行动的全质逻辑元点被引量:5
2015年
真实完整的人类个体现实存在形态是社会生产者和社会生活者有机统一的全质社会生态人,是聚集、联合和/或组合为各种形态的复合社会生态体系的全质元社会生态有机体,是教育科学与行动的全质逻辑元点和生态文明主体。全质现实生态人是律动性实质态式与能动性本质内容有机统一的全质生命性形态存在,是生产者的人力实质与生活者的人格本质有机统一的全质角色性存在,是个体自主独立行为和社会协同实践有机统一的全质行动性存在,是现实人的实然实质呈现与应然能动设计有机统一的全质建构性存在。真正的教育科学与行动应该也必须从全质现实生态人的逻辑原点、起点、终点、焦点和标点等元点出发,直面、认识、把握、解释、建构和实践全质现实生态人的体系性内涵,避免把现实生态人"仿—伪—去—反等非生态"化及由此导致的单纯生产及生产者本位或生活及生活者本位的片面极端致谬性。
傅松涛刘亮
比较性教育是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被引量:5
1999年
本文指出目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其现实感性形态上说,还是从其实质规定性上看,都明显地存在着歧义性和含糊性。为此,比较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形成关于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概念和共识。作者认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界定为“比较性教育”,即指多态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教育。把“比较性教育”作为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比较教育学学科独立化的需要,也是在本体论层次辩证把握教育形态类型差异性和共同性的需要。
傅松涛
关键词:比较教育类型性一元性共同性多元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