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建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冶金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浸矿
  • 5篇超微
  • 5篇超微结构
  • 4篇硫杆菌
  • 4篇浸矿细菌
  • 3篇植物
  • 3篇硫化矿
  • 3篇花粉
  • 3篇禾本科
  • 2篇氧化硫
  • 2篇氧化硫硫杆菌
  • 2篇氧化亚铁
  • 2篇氧化亚铁硫杆...
  • 2篇植物花
  • 2篇植物花粉
  • 2篇生物冶金
  • 2篇水稻
  • 2篇细胞
  • 2篇细菌浸矿
  • 2篇螺菌

机构

  • 11篇中南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微生物...

作者

  • 15篇傅建华
  • 9篇邱冠周
  • 6篇胡岳华
  • 4篇陈良碧
  • 4篇张在海
  • 3篇刘志玲
  • 3篇黄菊芳
  • 3篇周吉奎
  • 3篇周洪波
  • 3篇杨宇
  • 3篇柳建设
  • 2篇徐竟
  • 1篇黄亮
  • 1篇柳建社
  • 1篇王金祥

传媒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国外金属矿选...
  • 1篇矿冶工程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与狼尾草花粉壁发育过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水稻 (Oryzasativa)和狼尾草 (Pennisetumalopecuroides)花粉壁形成的时期及其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小孢子发育至开始形成许多液泡时 ,花粉外壁的柱状层开始分化 ,并形成明显的覆盖层和基层 ;发育至单核靠边期 ,花粉内壁开始发生 ;在花粉充实过程中 ,花粉外壁覆盖层和基层分化出纵向排列的微通道。狼尾草花粉在单孢花粉期 ,花粉外壁外层仅为一层 ,至二孢花粉期柱状层才开始分化 ,然后逐渐形成覆盖层和基层。在单孢花粉中期 ,花粉内壁开始形成。成熟花粉外壁覆盖层的微通道多呈网状。
傅建华陈良碧刘志玲
关键词:水稻狼尾草花粉壁超微结构禾本科植物
硫化矿浸出专属菌种的筛选和遗传改良技术
邱冠周周洪波黄菊芳杨宇周吉奎傅建华
利用磁黄铁矿为能源基质进行筛菌,结合常规筛菌方法,获得了大量性能优良的野生菌株。以紫外线和亚硝酸钠为复合诱变因子,对筛选的浸矿细菌进行诱变,得到六种氧化活性高、用于不同用途的高效浸矿菌株。针对难处理硫化锌矿,采用独特的菌...
关键词:
关键词:硫化矿菌种筛选细菌选矿
水稻花药绒毡层及乌氏体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6
1999年
在花粉母细胞期,水稻花药绒毡层细胞原生质浓,细胞器丰富,各轴向壁厚度较一致.随着药室腔扩大,绒毡层细胞体积迅速增大,且外切向壁增厚,径切向壁部分区域消失,细胞间形成原生质桥.在单胞花粉早期,乌氏前体排列于绒毡层内切向细胞膜内,随后移向膜外,且外侧增厚形成乌氏体.在花粉单核靠边期,绒毡层细胞的细胞器开始解体,到花粉充实期完全解体,但乌氏体结构直到花粉成熟保持不变.
傅建华陈良碧刘志玲王金祥
关键词:水稻绒毡层超微结构
三种禾本科植物花粉内细胞器超微结构比较被引量:2
2000年
对水稻 (oryzasativa)、玉米 (zeamays)和狼尾草 (pennisetumalopecuroids)三种禾本科植物成熟花粉的细胞器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 ,水稻花粉内线粒体数量最多 ,其内嵴亦较密 ;三种花粉中的内质网 (滑面 )均不丰富 ,但在水稻花粉中的淀粉粒较少的区域分布着分散型内质网 .玉米、狼尾草花粉中高尔基体较少 ,水稻花粉中可见到典型的高尔基体 ,在淀粉粒较少的区域存在着不表现出“极性”的高尔基体 .三种花粉中水稻花粉内精细胞最像哺乳动物的精子 ,其中的线粒体也最为丰富 .水稻花粉中这些超微结构特点与其呼吸速率高。
傅建华陈良碧刘志玲黄亮
关键词:禾本科花粉细胞器精细胞超微结构
浸矿微生物的鉴定和计数的分子方法
2003年
本文介绍了浸矿微生物的鉴定和计数以及现场测试的分子方法 ,包括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推广和应用这些现代分子方法 ,对生物冶金领域的研究及生产实践皆具有重要意义。
傅建华邱冠周胡岳华
关键词:浸矿微生物计数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微生物冶金
浸矿细菌表面性质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为了探索浸矿细菌的吸附机理 ,提高生物冶金运作中的金属回收率 ,对浸矿细菌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在对硫培养的T .f(Thiobacillusferrooxidans)进行透射电镜 (TEM )观察时发现在它们的吸附面形成了外膜泡 ,而在铁培养的细菌中未观察到外膜泡。外膜泡仅在存在固体矿物的基质中形成 ,说明它在浸矿细菌吸附至矿物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用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证实了浸矿细菌表面存在着脂类、多糖和蛋白质等物质 ,并阐明了它们在吸附过程中的作用 ;用FTIR法证实了T .f表面存在着—CONH—、OH、CH3 、CH2 等基团及C -O键。分析了这些基团在吸附过程中的作用。
傅建华邱冠周胡岳华
关键词:浸矿细菌生物冶金金属回收率
硫化矿浸矿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矿浸矿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本发明采用双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氧化亚铁的氧化亚铁微螺菌、氧化还原硫的氧化硫硫杆菌以及对亚铁和还原硫都具有氧化能力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分别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获得融合重组细菌...
邱冠周周洪波杨宇黄菊芳周吉奎柳建设傅建华张在海
文献传递
硫化铜矿浸矿细菌超微结构与吸附机理及SFORase的纯化
为了探讨细菌浸矿机理,促进提高工业实践中生物浸矿的效率,该文对城门山难浸铜矿石的细菌浸出、主要浸矿细菌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菌吸附机理以及T.f中的硫化氢-三价铁氧化还原酶(SFORase)的分离与纯化进行了研究.在对城门...
傅建华
关键词:硫化铜矿细菌浸矿纯化
硫化矿浸矿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矿浸矿菌株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本发明采用双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氧化亚铁的氧化亚铁微螺菌、氧化还原硫的氧化硫硫杆菌以及对亚铁和还原硫都具有氧化能力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分别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获得融合重组细菌...
邱冠周周洪波杨宇黄菊芳周吉奎柳建设傅建华张在海
文献传递
浸矿细菌的超微结构及其特性被引量:20
2004年
为了研究几种主要浸矿细菌的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确立浸矿细菌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对3种主要浸矿细菌即氧化亚铁硫杆菌(T.f)、氧化硫硫杆菌(T.t)和氧化亚铁微螺菌(L.f)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对其主要基本结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用硫粉为惟一能源的培养基培养浸矿细菌时,有典型的铁细菌氧化亚铁微螺菌(L.f)存在,说明L.f能在硫培养基中存活;在硫培养基中生长的浸矿细菌能够产生外膜泡,外膜泡与细菌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向外运输、信号传导等有关,特别是与形成细菌与矿物之间的聚合桥相关;聚合桥的形成促进了吸附率的显著增加,从而使金属矿物的生物氧化率显著增加。
傅建华邱冠周胡岳华徐竟
关键词:超微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