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刚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海洋气象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暖池
  • 3篇西太平洋
  • 3篇西太平洋暖池
  • 3篇海气
  • 3篇海气耦合
  • 3篇海气耦合模式
  • 2篇大气扰动
  • 1篇低频振荡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英文
  • 1篇振荡
  • 1篇水温
  • 1篇台风
  • 1篇台风风场
  • 1篇气压
  • 1篇热带
  • 1篇热带大气
  • 1篇卫星资料

机构

  • 7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傅刚
  • 6篇周发琇
  • 1篇王东晓
  • 1篇朱抱真
  • 1篇于慎余
  • 1篇林晶

传媒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4
  • 2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西太平洋暖池形成与维持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
1993年
建立了一个简单海气耦合模式,其中大气垂直分为两层,为-β平面近似线性模式。在非绝热加热项中包含了对流凝结潜热与大尺度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CISK机制以及蒸发、感热与扰动风场之间的反馈机制,并考虑了平均东风区和西风区的不同。由于只研究大气的平均纬向运动,故模式大气中仅含有Kelvin波。海洋模式为一约化重力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采用准地转近似,模式海洋中仅保留了Rossby波。对这一海气耦合模式进行特征波动分析,发现海气耦合并不显著改变大气波动的性质。在中东太平洋的平均东风区,大气的Kelvin波仍然增幅和东传。在平均西风区,大气Kelvin波振幅衰减。但耦合作用却使海洋Rossby波的性质发生变化,且波长超过某一临界波长Le的Rossby波的振幅增长。在平均东风区,结论相论。这一理论说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与海洋Rossby波有关。在东太平洋,由于是平均东风区,短的Ross-by波振幅增长,不能形成水平尺度很大的“暖池”。而在平均西风的西太平洋区,有可能形成水平尺度很大的“暖池”。
傅刚周发琇朱抱真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非绝热加热
全文增补中
用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大气扰动的影响——Ⅰ.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的建立(英文)被引量:1
1998年
试图建立一个简单海气耦合模式,其中大气垂直分为两层,为-β平面近似线性模式。在非绝热加热项中包含了对流凝结潜热与大尺度流场之间相互作用的CISK机制以及蒸发、感热与扰动风场之间的反馈机制,并考虑了东风区与西风区的不同。由于只研究大气的平均纬向运动,故模式大气中仅含有Kelvin波。海洋模式为一约化重力模式,只保留了Rossby波。对这一海气耦合模式进行特征波动分析,发现考虑海气耦合效应并不影响大气波动的性质,在东风区大气Kelvin波仍然增幅和东传;在西风区大气Kelvin波振幅衰减。但海气耦合效应却使得大气Kelvin波的传播速度减慢,周期增大。当考虑海气耦合效应时,海洋Rossby波的稳定性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中性波动变为非中性波动。在西风区,波数小于某临界波数的长Rossby波振幅增大,而短的Rossby波振幅衰减。在东风区结论相反。对海气耦合模式中波动的分析,为数值模拟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及其对大气扰动的影响建立了理论基础。
傅刚RyujiKimura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海气耦合模式大气扰动
极地低压研究的最新进展(英文)被引量:1
1999年
论述有关发生在高纬度海洋上的极地低压研究的最新进展。不仅涉及观测研究,而且对有关的动力学机制和数值模拟也进行了介绍。因日本海沿岸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而对发生在日本海上的极地低压进行了专门讨论。
傅刚周发琇
关键词:极地低压卫星资料气压
渤海海域台风风场的变分计算
1993年
本文从大气的运动方程出发,利用实测的台风气压场资料和变分调整的方法,计算了进入渤海的台风风场,模拟了台风的不对称结构。经实测资料捡验吻合程度较好。
傅刚周发琇
关键词:台风风场变分计算海域
用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大气扰动的影响——Ⅱ.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大气扰动的影响的数值模拟(英文)被引量:1
1998年
用第一部分建立的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大气扰动的影响。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热带太平洋海温“西高东低”的分布,以及“暖池”附近SST的水平梯度较小等特征。在垂直方向上海洋混合层深度关于赤道呈准对称的“马鞍”型分布特征也可以从理论上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中得到证实。模式中“暖池”形成的时间尺度大约为半年多,大气中凝结潜热的释放有利于“暖池”的快速形成,提高凝结潜热的释放的效率,“暖池”形成的时间就缩短。“暖池”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是海气耦合系统中海洋Rossby波振幅的不稳定增长所致。“暖池”区海气之间的耦合作用确实对热带大气的季节内振荡产生影响。当海气之间进行耦合作用时,可以模拟得到扰动传播的周期大约为50多天(d),与实际观测相吻合。提高海气之间的耦合强度会降低扰动的传播速度,使传播周期明显加大。当不考虑海气之间的耦合作用时,模拟得到的扰动传播周期明显地比用耦合模式得到的要小。
傅刚R.Kimura
关键词:西太平洋海气耦合模式暖池大气扰动
非线性大气Ekman层三维动力学特征
1994年
本文采用Boussinesq近似,利用地转动量近似(GMA)方法,研究了大气Ekman层的三维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得到了Ekman层中三维风速分布的解析解,着重讨论了热成风对Ekman层水平风速分布的影响,对传统的求垂直速度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傅刚周发琇陈登俊
关键词:非线性动力学
大尺度海温异常对热带大气Kelvin波的影响
1994年
本文用一个简单的斜压两层模式,在热力学方程中只考虑牛顿冷却和感热加热,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尺度海温异常时感热加热对热带大气Kelvin波的影响。研究发现,牛顿冷却使大气Kelvin波振幅衰减,并使波速减慢;感热加热可使得Kelvin波波速加快;当海气温差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波动趋于不稳定。
傅刚周发琇林晶
关键词:热带海温异常
南海表层水温低频振荡的基本特征被引量:37
1994年
使用1958-1987年COADS资料对南海全区表层水温做了分析。结果发现,南海表层水温存在20-40个月的低频振荡,其中以准两年周期最显著,,其次是3-4年.这种振荡主要发生在深水海盆区,并且与季风异常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于慎余周发琇傅刚王东晓
关键词:低频振荡季风异常表层水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