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永梁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膀胱
  • 5篇灌注
  • 5篇膀胱灌注
  • 4篇酸钠
  • 4篇透明质酸钠
  • 4篇肿瘤
  • 3篇输尿管
  • 3篇通路
  • 3篇尿管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膀胱区
  • 2篇术后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树突状细胞治...
  • 2篇前列腺
  • 2篇切除
  • 2篇细胞治疗

机构

  • 13篇兖矿集团总医...
  • 7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倪永梁
  • 5篇焦守镔
  • 4篇史本康
  • 4篇王海新
  • 3篇张华勤
  • 3篇许艳
  • 2篇周强
  • 2篇朱国栋
  • 1篇李富乾
  • 1篇张娜
  • 1篇刘霞
  • 1篇许艳
  • 1篇李青
  • 1篇刘希高
  • 1篇双卫兵
  • 1篇杨义
  • 1篇李丽
  • 1篇李曙光
  • 1篇周强

传媒

  • 3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分泌因素在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男性下尿路受躯体神经、自主神经及其他神经调节通路如一氧化氮(NO)通路和RhoA/Rho激酶通路的支配。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及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系统的老化及神经调节因子,如NO和RhoA/Rho激酶的异常改变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相关的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神经内分泌因素的靶向药物治疗很大程度上减轻了BPH相关LUTS(LUTS/BPH)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作者将针对神经内分泌因素对男性下尿路的生理调节、其在LUTS/BPH发生发展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倪永梁张华勤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因素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治疗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右半结肠癌以隆起型为多虬,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
李富乾倪永梁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吻合术
膀胱造瘘术后应用循证护理预防造瘘口感染的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膀胱造瘘术后应用循证护理预防造瘘口感染的效果评价。方法膀胱造瘘术后患者65例,根据是否实施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分为基础护理组(33例)和循证护理组(32例)。对膀胱造瘘口红肿面积、热感、分泌量及疼痛进行计分,观察并比较二组患者造瘘术后一周内造瘘口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的造瘘口红肿面积、热感、分泌量评分明显低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造瘘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一周内膀胱造瘘口的感染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不适症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许艳倪永梁
关键词:循证护理膀胱造瘘术
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评价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们收治的22例行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21例.年龄41~65岁,中位年龄52岁.尿隐血阳性12例.病程3个月~5年.行膀胱镜检查对病变区进行观察,并取黏膜行病理检查.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行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膀胱炎组织学评分,计数镜下浸润淋巴细胞、布氏巢或囊腔数量,记录残余尿量,将上述评分及数值进行自身对照的统计学分析,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2例患者在疗程结束后,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膀胱炎组织学评分,以及镜下计数浸润淋巴细胞、布氏巢或囊腔数量及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指标均有所下降或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患者连续2次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后出现一过性全身皮肤瘙痒,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明确,无严重并发症,为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倪永梁王海新周强史本康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腺性膀胱炎
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在小儿包茎术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皮肤创面诱导凝胶对小儿包茎术后阴茎头结痂率、刀口甲级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包皮环切术的小儿包茎患者48例,年龄均在6~13岁,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术后应用皮肤创面诱导凝胶涂抹于阴茎头及刀口缝合处,对照组23例,术后应用常规的碘伏棉球消毒,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阴茎头结痂率、刀口甲级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阴茎头结痂3例,对照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vs 73.9%,P〈0.01)。两组患儿的刀口甲级愈合率无明显差异。试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7±1.7)d vs(11.9±2.1)d,P〈0.05]。结论:小儿包茎术后常规应用皮肤创面诱导凝胶进行术区护理,能有效减少阴茎头分泌物、减轻刀口炎症反应及缩短愈合时间,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倪永梁王海新许艳焦守镔
关键词:包茎愈合时间小儿
透明质酸及其钠盐形式在膀胱功能和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透明质酸是一种非硫酸化糖胺聚糖,是细胞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组织的动态平衡,同时透明质酸也表达于细胞表面及内部,在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机制。近几年来,透明质酸及其钠盐在膀胱功能和膀胱疾病中的科学探索逐渐增多,本文结合文献进展介绍其在膀胱内的炎症通路干预、癌症靶向治疗、组织损伤修复、神经递质调节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在膀胱炎、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癌等疾病的临床应用,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倪永梁周强史本康
关键词: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膀胱功能膀胱疾病
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2023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的筛选和鉴定。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集的10例前列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运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完成转录组测序,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对筛选到的前10位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进行验证和富集,对两组样本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前列腺癌组织中3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01个,下调表达基因111个。其中上调表达显著性最高的5个基因分别是ASPM、CCNB2、CDC20、CENPF、CEP55,下调表达显著性最高的5个基因分别是SLC9A9、SDPR、GFRA1、BMP5、SMOC2。生物学过程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在细胞成分形态发生、细胞内受体介导信号通路和葡萄糖代谢发挥作用。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结构分子生物活性和氨基酸、脂质和糖代谢酶活性。KEGG通路主要聚类在YAP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糖酵解通路和RNA代谢通路。癌旁组织ASPM、CCNB2、CDC20、CENPF、CEP55 mRNA表达水平(1.01±0.12、1.02±0.15、1.07±0.14、1.04±0.13、1.07±0.17)明显低于前列腺癌组织(3.01±0.19、2.56±0.22、2.43±0.27、2.15±0.37、1.99±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0、17.810、14.170、9.248、9.076,P<0.05)。癌旁组织SLC9A9、SDPR、GFRA1、BMP5和SMOC2 mRNA表达水平(1.01±0.10、1.06±0.08、1.09±0.10、1.05±0.09、1.09±0.09)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0.32±0.11、0.40±0.07、0.58±0.05、0.66±0.06、0.7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10、18.600、14.490、11.560、8.917,P<0.05)。癌旁组织ASPM、CCNB2、CDC20、CENPF、CEP5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1.33±0.12、1.16±0.10、1.10±0.06、1.21±0.09、1.18±0.08)明显低于前列腺癌组织(3.13±0.18、2.74±0.22、2.27±0.19、2.07±0.12、1.7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80、20.200、18.700、17.810、8.750,P<0.05)。�
刘霞高玉兰张娜倪永梁
关键词:前列腺癌差异基因
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出现并发症后的分期手术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索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出现轻中度常见并发症后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为18例单侧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术中发生轻、中度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黏膜损伤、输尿管黏膜下假道形成14例,输尿管内出血2例,输尿管穿孔2例。结果:术中均及时发现并发症,一期留置5F双J管,等待2~6周后行二期输尿管镜手术,均成功碎石,术后未发生严重相关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中如出现持续较多出血、黏膜较小穿孔、轻度黏膜下假道形成等轻中度常见并发症且明显影响继续手术操作时,可一期留置双J管,等待2~6周后行二期输尿管镜碎石术。分期输尿管镜手术是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李曙光李丽倪永梁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检查手术中并发症分期手术
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在非细菌性膀胱炎中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在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兖矿集团总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对照组18例,采用膀胱灌注自配混合液(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利多卡因+无菌注射用水);实验一组13例,采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液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实验二组15例,采用单纯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液。灌注疗程均为每周一次共12次,其后每2周1次,共6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复查膀胱镜,在病变区行大体观拍照并取活检行HE染色,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记录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PUF评分)、膀胱镜及HE染色淋巴细胞计算膀胱炎组织学评分、排尿日记计算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量,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并分析三组患者的数据变化。结果 45例随访至6个月,实验二组1例因连续2次灌注后出现皮肤瘙痒而中断治疗。疗程结束后,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PUF评分、膀胱炎组织学评分、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积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上述评价指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中期,实验一组的上述指标要好于实验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疗效明确,无严重并发症。相比单纯灌注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联合极超短波治疗能更快的改善症状和炎症程度,为非细菌性膀胱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空间。
倪永梁王海新焦守镔杨义周强刘希高史本康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疗效
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的疗效
倪永梁史本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