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炜
- 作品数:197 被引量:25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流变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聚合物体系相转变过程的流变学研究
- 聚合物共混体系或者嵌段共聚物在发生相转变(液液相分离或有序—无序转变)时,相形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因而可以用流变学方法来跟踪长松弛过程来研究其相转变行为。本研究将分析表征聚合物二元共混体系相分离的不同方法,并考察这些方法...
- 俞炜何鹏黄崇文周持兴
- 关键词:聚合物共混物嵌段共聚物相转变流变学
- 等规聚丙烯/烯烃多嵌段共聚物体系界面张力的研究
- 申伟何鹏俞炜周持兴
-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流变学
- 机械互锁聚合物的流变学研究
- 2025年
- 机械互锁聚合物是一类由机械键构成的特殊拓扑材料,其内部丰富的分子内运动赋予材料独特的性能。流变学作为揭示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手段,在机械互锁聚合物的研究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本文重点综述了利用流变学方法探究机械互锁聚合物构效关系的最新进展。首先讨论了机械互锁聚合物中机械键的微观运动,然后分析了机械键运动对材料力学行为及黏弹性的影响;最后,简要总结了机械互锁聚合物流变学研究中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王文彬程林张照明白瑞雪俞炜颜徐州
- 关键词:流变学构效关系
- 支化高分子熔体流变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分子本构模型的构建是理解微结构动力学和宏观流变行为关系的重要途径。从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角度出发,流变学本构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计算的分子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线型链、星型链、H型链、绒球链、梳型链、瓶刷链、树型链、随机支化链等。本文综述的高分子流变本构模型,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模型之间的命名并不相关,但其解决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由简入繁的。我们将从Onsager变分原理的角度开始,介绍每个线性黏弹性模型针对的问题和假设,使得模型发展的路径呈现得更加清晰。线性黏弹性模型的成功,使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黏弹性模型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结合线性黏弹性谱和非线性松弛机理,构建的非线性模型能够在实验中的振荡剪切、启动剪切/拉伸、阶跃剪切等流变测试模式下得到很好的验证。同时也由于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和非线性耦合的复杂性等问题,对于链吸附、动态反应、滑环滑动等结构的动态性,模型的构建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
- 熊钟强俞炜
- 关键词:本构方程黏弹性非线性
- 稳态剪切流场中接枝体系的不同终止反应速率常数之比较
- 研究聚乙烯/马来酸酐/引发剂反应体系的流变动力学,发现接枝反应表观速率常数(SN) 与剪切速率有如下关系:SN=2.35*[1-0.64*exp(-150g)];提出一个半定量公式比较接枝大分子自由基间偶合(kgg)与聚...
- 刘萌戈俞炜周持兴陶礼阳
- 关键词:接枝马来酸酐速率常数流场
- 一种高强韧多功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韧多功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天然高分子多糖和疏水侧链修饰的亲水聚合物为基体,通过双物理网络的结构设计,得到具备高强韧、自愈合、生物相容的双物理网络水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水凝胶具有可恢复和...
- 王艳洁刘思俊俞炜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混体系相分离的流变学行为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酐)(PSMA)共混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相分离温度由动态储能模量对温度曲线斜率的转折点确定.结果表明,表观相分离温度有很大的频率依赖性,因此,动态流变学方法应用于相分离温度测定时要外推到频率为零.
- 李润明俞炜周持兴
- 关键词:动态流变行为
- 高分子凝胶网络结构与流变行为
- 2025年
- 高分子凝胶是三维高分子网络与溶剂组成的体系,具有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独特软物质特性,在食品、日用品、生物组织工程、柔性电子皮肤等领域展现重要应用。流变学是研究物质流动与变形的一门科学,流变学表征是深入理解高分子凝胶网络结构及变形规律的重要工具,为揭示凝胶网络微观作用机制提供重要视角,为建立网络结构与流变性质的关系奠定实验基础,为设计制备新型多功能凝胶材料提供理论支撑。本文首先综述了高分子凝胶网络结构的流变学研究方法,随后系统阐述了近年来高强韧高分子凝胶网络的设计原则和流变特性,最后对流变联用技术在解析高分子凝胶网络结构的前景进行展望。
- 刘长尧俞炜刘思俊
- 关键词:高分子凝胶网络结构
- 高浓度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形态与流变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和流变实验研究了应力弛豫过程中高浓度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形态演变与流变性能的关系,发现随体系浓度增大,共混体系内液滴弛豫变慢,同时体系应力弛豫过程变慢,这与高浓度体系中液滴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结合有效介质思想提出适用于较高浓度共混体系的形态张量模型,较好地预测了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与应力弛豫行为.
- 何琪俞炜周持兴
- 关键词:高浓度相形态应力弛豫
- 第十六届国际流变学学术大会概况及其思考
- 在简述国际流变学委员会的创建背景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国际流变学学术大会历史以及第十六届国际流变学学术大会的概况,浅析了国际流变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
- 罗迎社俞炜刘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