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力强
- 作品数:16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蛇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蛇毒蛋白C激活剂的活化蛋白C特性及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SV)活化蛋白C的特性,探讨可能影响PCA-SV作用的实验条件.方法:分别采用APTT法和CBS02.46发色底物法,研究PCA-SV的作用特点,探讨PCA-SV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抗凝活性及酰胺酶活性.结果:PCA-SV是蛋白C特异性激活剂,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蛋白C,使后者表现抗凝和酰胺酶活性.PCA-SV的最适pH值为6.0~7.0,最适温度为37~40℃,肝素、枸橼酸钠等抗凝剂及Na+、K+、EDTA等不影响其活性.结论:PCA-SV是一种效价较高、特异性强、影响因素少的蛋白C活化剂.
- 侯力强赵路宁江中喜黄韶玲何泉华孔天翰管锦霞
- 关键词:蛇毒活化蛋白C抗凝剂酰胺酶酶活性
- ^(125)I标记眼镜蛇毒组分Ⅲ在小白鼠体内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Naja naja atra)蛇毒组分Ⅲ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和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用氯胺-T法对眼镜蛇毒组分Ⅲ进行125I标记,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放射性参与量(脏器与血液放射比)的比值作为组分Ⅲ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小鼠尾静脉注射125I-组分Ⅲ后,2h及 4 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 1的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且 4 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2h。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分Ⅲ75、150和300μg/kg三个剂量后,快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39.6~42.5min,慢性分布相半衰期T1/2β为16.8~17.3 hr,消除相半衰期T1/2γ为21.7~22.1hr。结论:小鼠静注组分Ⅲ后2h,以肾脏分布最高,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尿中含量很高。兔静脉注射组分Ⅲ3个剂量后,血药-时间曲线经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三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UC与剂量成正比,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
- 侯力强赵路宁林振桃强永刚廖永华余清声管锦霞
- 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
- ^(125)Ⅰ标记眼镜蛇毒组份Ⅲ在小白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Naja naja atra)蛇毒组份III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探讨组份III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特点。方法 用氯胺-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III进行碘化标记,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放射性参与量(脏器与血液放射比)的比值作为组份III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 小鼠尾静脉注射125I-组份III后,2h及4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1的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且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2h。结论 小鼠静注组份III后2h,以肾脏分布最高,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尿中含量很高。
- 侯力强赵路宁林振桃强永刚廖永华管锦霞
- 关键词:眼镜蛇毒
-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Ⅲ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 (Najanajaatra)蛇毒组份Ⅲ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用氯胺 -T法对眼镜蛇毒组份Ⅲ进行碘化标记 ,用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法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 ,以放射性参与量 (脏器与血液放射比 )的比值作为组份Ⅲ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 :兔静脉注射眼镜蛇毒组份Ⅲ 75、15 0和 30 0 μg/kg 3个剂量后 ,快分布相半衰期T1/2 α为 39 6 - 4 2 5min ,慢分布相半衰期T1/2 β为 16 8- 17 3h ,消除相半衰期T1/2 γ为 2 1 7- 2 2 1h。小鼠尾静脉注射 [12 5Ⅰ ]-组份Ⅲ后 ,2h及 4h放射性参与量大于 1的器官为肝脏、肾脏、肺脏、心脏和肌肉 ,其中以肾脏分布最高 ,且 4h放射性参与量高于 2h。结论 :兔静脉注射组份Ⅲ 3个剂量后 ,血药 -时间曲线经 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符合三房室模型特征 ,3个时相的半衰期各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曲线下面积 (AUC)与剂量成正比 ,表明药物在兔体内的分布和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小鼠静注组份Ⅲ后 2h ,以肾脏分布最高 ,肝脏与肺脏的放射性参与量也较高 。
- 侯力强赵路宁林振桃强永刚廖永华管锦霞
- 关键词:眼镜蛇毒液类药代动力学
-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F/H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作用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以 L aarse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 -再给氧模型 ,缺氧缺糖 60 min,再给氧 1h,探讨组份 F和 H对实验性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显示 ,缺氧后心肌细胞成活率显著减少 ,心肌释放 LDH含量显著增加 ,细胞膜流动性下降 ,缺氧再给氧后上述各指标改变加剧。组份 F和 H能明显提高心肌细胞成活率 ,减少 L DH的释放 ,增加细胞膜流动性 ,减少心肌细胞膜的损伤 ,实验结论 ,组份 F和 H有明显抗心肌细胞缺氧 -再给氧损伤的作用 ,尤以组份 F作用更显著。
- 侯力强何泉华江中喜赵路宁孔天翰管锦霞
- 关键词:中华眼镜蛇毒化学组分抗氧化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
-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H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中华眼镜蛇毒组分H预防性给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组分H组各10只。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凋亡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法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心肌TUNEL阳性指数组分H组为(26.2±3.5)%,缺血再灌注组为(34.6±5.3)%,对照组为(3.4±1.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缺血再灌注组更明显。缺血再灌注组Bcl-2表达降低(0.113±0.02),与对照组(0.146±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分H组Bcl-2表达(0.128±0.03)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Bax表达升高(0.105±0.03),与对照组(0.07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分H组Bax表达(0.084±0.02)虽比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华眼镜蛇毒组分H有显著抗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基因Bcl-2及Bax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 江中喜侯力强
- 关键词:中华眼镜蛇毒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基因表达
-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H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2003年
- 本实验在新西兰兔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观察了中华眼镜蛇毒组分H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对血清胆固醇、过氧化脂质及一氧化氮的影响。发现组分H(2mg·D-1)与2%胆固醇同时喂服或喂胆固醇4周后以组分H(4mg·D-1)治疗数周,均能有效抑制高脂所致的一氧化氮降低和过氧化脂质升高,并能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水平。
- 侯力强何泉华江中喜赵路宁孔天翰管锦霞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脂质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中华眼镜蛇毒
-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Ⅲ的碘化标记物制备及质量鉴定
- 2004年
- 目的:研究对眼镜蛇毒(Najanajaatravenom)组份III进行125I放射性标记的方法及其质量评价.方法:用氯胺-T法碘化标记眼镜蛇毒组份III.结果:用氯胺-T法按125I标记组份III,标记物放化纯为98.38%,比活度为0.945mCi/mg,RF值为0.76,每个组份III分子上带0.56个125I原子,与非标记组份III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结论:所标记的眼镜蛇毒组份III符合放射结合分析的要求.
- 侯力强强永刚赵路宁林振桃廖永华管锦霞
- 关键词:眼镜蛇毒
- 蛇毒F_(6.3.2)激活蛋白C的可能机制初探
- 2004年
- 本实验研究蛇毒蛋白C激活组份F6.3.2对蛋白C的激活作用。以BaCl2吸附血浆和纯化蛋白C为作用底物,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蛇毒组份F6.3.2对蛋白C的特异性激活作用,同时采用SDS-PAGE.测定该组份对蛋白C的激活机制。结果发现F6.3.2没有直接作用发色底物使之生色的能力。它对BaCl2吸附血浆不表现生色反应能力(与对照组相比P>0.05),而对纯化蛋白C则表现出很强的生色反应能力(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相比P<0.01).SDS-PAGE结果表明,F6.3.2与纯化蛋白C作用后的混合物,由两条链组成,一条链分子量为19KDa,与纯化蛋白C的轻链相同,另一条链分子量为59.5 KDa。为纯化蛋白C重链与F6.3.2的分子量之和,表明F6.3.2已结合到纯化蛋白C的重链上。因此.我们认为蛇毒蛋白C激活组份F6.3.2对蛋白C有特异性激活作用,它激活蛋白C的可能机制是通过结合于蛋白C的重链,形成F6.3.2-蛋白C复合物,引起蛋白C变构,从而将蛋白C激活为活化蛋白C。
- 侯力强赵路宁管锦霞
- 关键词:蛇毒蛋白C
- 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不同蝰蛇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国产圆斑蝰蛇毒及缅甸蝰蛇毒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电泳、SDS -聚丙烯酰胺电泳及动物实验等方法 .结果 国产圆斑蝰蛇毒的LD50 (腹腔注射 )为 0 .3 0 6± 0 .0 0 3mg/kg ,缅甸蝰蛇毒的LD50 (腹腔注射 )为 0 .2 90± 0 .0 0 3mg/kg .免疫电泳结果表明国产圆斑蝰蛇毒和缅甸蝰蛇毒均和新型抗蝰蛇毒血清产生明显的免疫沉淀线 .体外中和实验表明抗蝰蛇毒血清对国产圆斑蝰蛇毒的中和抗体效价为 2 75 0 μg/ml(约45 0LD50 ) ,对缅甸蝰蛇毒的中和抗体效价为 2 490 μg/ml(约 43 0LD50 ) .体内保护实验表明给予 0 .0 5ml抗蝰蛇毒血清可抵御 2 5 4μg(约41 5LD50 )国产圆斑蝰蛇毒或 116μg(约 2 0LD50 )缅甸蝰蛇毒的攻击 ,使小鼠全部存活 .结论 新型抗蝰蛇毒血清对国产圆斑蝰蛇毒及缅甸蝰蛇毒的中和抗体效价均较高 ,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 王丽余清声张曼张梅侯力强朱柳钟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