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世英

作品数:243 被引量:1,140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4篇期刊文章
  • 51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7篇电气工程
  • 30篇文化科学
  • 23篇电子电信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理学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3篇谐波
  • 38篇变换器
  • 35篇教学
  • 31篇电力
  • 31篇逆变
  • 30篇逆变器
  • 27篇有源
  • 26篇电工学
  • 26篇工学
  • 25篇课程
  • 25篇功率
  • 24篇电力滤波
  • 24篇电压
  • 24篇有源电力
  • 24篇滤波器
  • 23篇有源电力滤波
  • 22篇电力滤波器
  • 22篇有源电力滤波...
  • 19篇直流
  • 15篇电流

机构

  • 239篇重庆大学
  • 6篇重庆电子工程...
  • 5篇国网四川省电...
  • 4篇南充职业技术...
  • 4篇重庆水利电力...
  • 4篇国网重庆市电...
  • 4篇国网四川省电...
  • 3篇国网四川省电...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重庆工程职业...
  • 2篇国网四川省电...
  • 2篇国网重庆市电...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湖南省电力公...
  • 1篇重庆市电力公...
  • 1篇重庆电力高等...
  • 1篇清华大学研究...

作者

  • 239篇侯世英
  • 72篇孙韬
  • 31篇吕厚余
  • 28篇陈剑飞
  • 23篇熊兰
  • 16篇周静
  • 14篇张闯
  • 14篇周雒维
  • 13篇彭文雄
  • 12篇张立群
  • 11篇罗书豪
  • 11篇李利
  • 11篇杜雄
  • 11篇肖旭
  • 10篇刘早晨
  • 10篇郑含博
  • 10篇庹元科
  • 9篇彭光金
  • 9篇嵇丽明
  • 8篇曾鹏

传媒

  • 21篇电气电子教学...
  • 15篇电网技术
  • 14篇电力自动化设...
  • 9篇高电压技术
  • 9篇重庆大学学报...
  • 8篇电机与控制学...
  • 7篇电子技术应用
  • 7篇电工技术学报
  • 6篇电工技术
  • 5篇佳木斯大学学...
  • 5篇低压电器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4篇系统仿真学报
  • 4篇2008’电...
  • 4篇中国电工技术...
  • 4篇重庆市电机工...
  • 4篇重庆市电机工...
  • 3篇电工电能新技...
  • 3篇计算机仿真
  • 3篇高等建筑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3篇2014
  • 19篇2013
  • 14篇2012
  • 18篇2011
  • 23篇2010
  • 19篇2009
  • 27篇2008
  • 19篇2007
  • 16篇2006
  • 7篇2005
  • 14篇2004
  • 3篇2001
2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液态金属电路的双频一次性转换防伪标签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电路的双频一次性转换防伪标签及方法,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一天线层、柔性材料隔离层、第二天线层,柔性材料隔离层中部设有空气通孔,第一天线层底部设有凸起,第二天线层上表面设有与凸起适配的容纳凹槽,...
王唯杨余恺晨段佳宇马新达张淮清侯世英
单周控制的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补偿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针对整流桥谐波源负载,笔者通过对其电压型谐波源和电流型谐波源的谐波特性分析,指出DC侧并联型APF补偿电压型谐波源的不足,进而研究其对偶拓扑结构——DC侧串联型APF。对两种DC侧APF进行了单周控制理论实现和补偿特性效果比较。结果表明:DC侧并联型APF适合补偿电流型谐波源,DC侧串联型APF更适合补偿电压型谐波源,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与单周控制实现的正确性。
侯世英郑含博稽丽明索利娟
关键词:直流侧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特性电压型谐波源单周控制
基于有源开关电感网络和DCM单元组的高增益升压变换器
传统Boost变换器存在升压能力有限、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大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有源开关电感网络和二极管-电容单元组(diode-capacitor multipliers DCM)提出一种新型高增益升压变换器拓扑,在实...
侯世英冯斌陈剑飞孙韬
关键词:变换器电压应力导电模式
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提出一种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由2个标准三相桥级联而成,其中一个桥工作在高频,提高输出电流性能,另一个桥工作在低频,主要输出功率,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高频桥采用恒频电流跟踪控制,控制电路简单。仿真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总的谐波畸变率低,向电网输出的电能质量高。
侯世英庹元科徐曦彭文雄
关键词:双频并网逆变器可再生能源损耗
简化型Z源并网逆变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传统Z源逆变器电路体积庞大、启动冲击大、输入电流断续造成直流电压利用率低,提出了一种简化型Z源逆变器拓扑。该拓扑在基本保持传统Z源逆变器升压能力的前提下,减少阻抗网络中高压电容的数量,用二极管为直通状态下的阻抗网络电感电流提供续流电路,减小了电路的体积及设计成本,同时该拓扑不存在启动冲击问题,保证了输入电流的连续。将该拓扑应用于三相并网系统,基于dq坐标系电流解耦及阻抗网络电容电压恒定的原则设计了控制系统。对其稳态输出、并网功率突变、输入电压扰动等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拓扑的可行性及性能。
唐荣波侯世英肖旭
关键词:Z源逆变器并网单位功率因数
多端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建模分析
2004年
在电力系统中,由同一母线向多端供电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要对其进行综合潮流控制,可以用以下2种方法:一种是在供电端与各受电端间分别装设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假设受电端有n个,则共需n台UPFC;另一种是在供电端与受电端间装设1台多端统一潮流控制器(M-UPFC)。现以二端统一潮流控制器(T-UPFC)(当n=2时)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T-UPFC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且针对目前输出建模方法和拓扑建模方法的不足,通过引入开关函数的概念,建立可反映装置内部开关特性和运行机理的开关函数数学模型,较原有输出模型更具通用性。
管春吕厚余侯世英夏琦
关键词: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统一潮流控制器二端统一潮流控制器
三相四线制系统瞬时功率理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为深入分析应用于三相四线制系统的3种瞬时功率理论,由3种瞬时功率的定义出发,利用自由度观点和能量守恒原理,分析了各种瞬时功率理论的各自特点,并利用仿真软件MATLABLE建立了三相四线制带不对称负荷的仿真模型,对比了3种瞬时功率理论的分析结论。结果表明:传统瞬时功率理论在全局补偿中有优势;改进瞬时功率理论较适用于对各种谐波分量进行精细补偿的场合;p-q-r坐标系的瞬时功率理论具有能量守恒和无功功率相互独立的特点,适用于独立无功补偿场合。
侯世英潘翀吕厚余李学远
关键词:三相四线制系统瞬时功率理论无功补偿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的新型级联H桥逆变器动态电压恢复器被引量:14
2009年
基于最小有功注入策略,提出一种新型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结构,其主要结构由基本的级联H桥逆变器和并联的晶闸管开关电感组成。文章分析了新型DVR的电路拓扑和基本原理,推导了最小有功注入策略,分析了DVR的补偿能力和负载功率因数的关系,并设计了合适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新型DVR可以处理更严重和更长时间的电压跌落,大大减少了DVR的有功注入。
侯世英刘早晨嵇丽明庹元科
关键词:级联逆变器动态电压恢复器(DVR)功率因数
单相电压骤降特征量的求导检测算法被引量:8
2009年
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voltage restorer,DVR)是改善电压质量的一种有效工具。在电网电压骤降的情况下,能否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出电网电压骤降的特征量将直接影响到DVR的补偿效果。文章在研究现有的电压骤降特征量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单相电压骤降的αβ求导检测算法,利用求导来代替αβ变换方法中的相位延迟算法,并且考虑了发生电压骤降过程中可能伴随的谐波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精度较高,实时性好,满足DVR检测的需要。
侯世英刘早晨嵇丽明徐曦
关键词:电压骤降ΑΒ变换求导动态电压
双频并网逆变器及其孤岛效应检测被引量:1
2009年
提出一种用于分布式发电的双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由2个标准三相桥级联而成,其中一个桥工作在高频,提高输出电流性能;另一个桥工作在低频,主要输出功率,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为了检测孤岛效应,提出了基于dq变换和正反馈的新检测策略,基于该策略,提出了基于dq变换的电压正反馈和频率正反馈两种检测方法。两种方法具有无检测盲区、对电能质量影响小、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总的谐波畸变率低,向电网输出的电能质量高。
侯世英庹元科嵇丽明刘早晨
关键词:双频并网逆变器正反馈分布式发电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