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江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40年间红耳鹎在中国的分布变化探讨被引量:9
- 2018年
- 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为华南区常见鸟类。我们在整理中国鹎科鸟类分布区变化情况时发现,2006年以来红耳鹎的地理分布范围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1976至2016年期间红耳鹎的分布信息,并利用GIS技术详细地描述分析了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红耳鹎jocosus亚种的分布范围呈现一个辐射状的扩散趋势,且向北方地区迁移。除少数扩散属人为因素造成外,基本上都是自然扩散。本研究还初步讨论了生境选择、繁殖习性以及食性等生态特征对红耳鹎扩散的影响,并对该物种地理分布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 徐雪怡林源伊剑锋周放余丽江
- 关键词:地理分布扩散生态习性
- 广西龙滩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被引量:17
- 2006年
- 2002年7~8月、10月和2004年4~8月对龙滩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发现该保护区共分布有两栖爬行动物88种,其中两栖类22种,爬行类66种,并发现两栖类广西分布新纪录1种——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爬行类广西分布新纪录1种--棕背树蜥Calotes emma.
- 周放余丽江覃建欢韦智毅田发聪韩小静
- 关键词: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 海南鳽活动区的水鸟群落研究
- 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在上思县海南鳽的活动区,分布有水鸟32种:其中在海南鳽主要觅食地浅水区活动的有14种,包括11种白昼活动的水鸟和3种夜行性水鸟,海南鳽属夜行...
- 周放陆舟余丽江房慧伶徐蕴丽
- 关键词:水鸟候鸟
- 文献传递
- 广西壁虎科分布新记录——疣尾蜥虎被引量:4
- 2003年
- 周放余丽江徐蕴丽
- 关键词:壁虎科
-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冬季鸟类组成与鸟击防范被引量:4
- 2015年
- 2014年12月~2015年2月,对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场内及周边4 km范围内共发现鸟类11目30科60种,留鸟有38种,占63.33%;冬候鸟22种,占36.67%。重要性值分析表明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鹡鸰(Motacilla alba)、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等10种为机场冬季鸟类群落中最重要的种类。分布系数划分表明,广性分布型鸟类有19种,中性分布型有16种,狭性分布型25种。场内观察发现一天中7:00~8:00、17:00~18:00两个时段鸟类最活跃。根据数据分析和实际调查,机场冬季构成鸟撞隐患的主要为鹭科、鹰科、隼科、鸱鹗科、鹬科的鸟类。同时对机场及周边不同生境进行多样性分析,结合各生境的特点和高危鸟种初步提出生态治理对策和鸟击防范措施,以期减少鸟类和飞行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 黄才斌李东余丽江梁启联
- 关键词:鸟击群落结构
- 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本文共记录到金钟山鸟类274种,分别隶属于18目57科,其中陆生鸟类251种,水鸟23种;以留鸟为主,共157种;候鸟、旅鸟分别为104种、13种;东洋种为优势类群,共有171种,古北种和广布种分别为4种、27种。这些鸟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中国特有种鸟类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中的鸟类5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中的鸟类20种,列入CITES附录中的鸟类34种。本文还对金钟山鸟类保护区的5种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种类组成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灌丛+农田的鸟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04;水域的鸟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2.14。
- 周放韩小静蒋爱伍黄成亮余丽江孙仁杰李相林
- 关键词:广西金钟山鸟类多样性
- 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的鸟类多样性被引量:2
- 2015年
- 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2002-2014年,对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的15个自然保护区、3个林区和2个水库共20个调查点进行鸟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记录到21目66科414种鸟类,其中留鸟245种,夏候鸟54种,冬候鸟97种,旅鸟18种;有60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1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弄岗穗鹛为该区特有种。繁殖鸟是桂西南石灰岩地区鸟类的主体,在地理区系上呈现出典型华南区区系成分和显著的北热带鸟类属性。本研究结果反映了该地区鸟类物种丰富、鸟类多样性高的现状,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价值应值得继续关注,但相应的保护工作还亟需跟进。
- 余丽江陆舟舒晓莲蒋爱伍杨岗余桂东李肇天周放
- 关键词:鸟类生物多样性石灰岩地区
- 桂西南中越边境地区的蛇类被引量:3
- 2002年
- 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地区现已知有蛇类5科66种,其中黑头海蛇(Hydrophis melanocephalus)为广西蛇类新纪录。腹斑水蛇(Enhydris bocourti)在该地区的分布纪录应为可疑记录,需作进一步调查。
- 周放余丽江
- 关键词:蛇类
- 广西山心沙岛的春季水鸟群落被引量:4
- 2019年
- 广西防城港市的山心沙岛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的迁徙通道上,每年为数万只水鸟提供繁殖、停歇和越冬场所。2018和2019年春季,在山心沙岛共记录到3目7科46种水鸟。其中,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定为受威胁鸟类4种,包括极危(CR)鸟类1种:勺嘴鹬(Calidris pygmeus);濒危(EN)鸟类2种: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小青脚鹬;易危(VU)鸟类1种: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旗标号为81的勺嘴鹬记录数据证实,山心沙岛为勺嘴鹬的越冬地。作为广西重要的候鸟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山心沙岛正面临着栖息地丧失、非法捕猎及食物资源竞争等风险,建议尽快成立自然保护小区进行有效保护。
- 王鹏唐尚波陆舟余丽江
- 关键词:水鸟迁徙
- 广西褐翅鸦鹃种群的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药用动物褐翅鸦鹃在广西的种群生存现状。方法:采用样线法对广西18个调查区进行调查,记录在野外观察到的褐翅鸦鹃种群数量、生境等生物学信息。结果:褐翅鸦鹃可见于全部调查区,种群密度呈自桂南向桂北减少的趋势。在7种生境类型中,褐翅鸦鹃偏好在林区-农田群落交错区分布和活动,而较少出现于阔叶林、人工林等生境中。结论:广西常见的林区-农田交错区生境需求有利于褐翅鸦鹃种群的恢复,但捕猎压力减缓了恢复速度,应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
- 余丽江余桂东廖晓雯陆舟徐蕴丽周放
- 关键词: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