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
- 作品数:15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分析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88名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及304名普通病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无陪护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管理人员、是否结婚以及是否生育对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显著影响(P<0.01或P<0.05),它们能解释25.3%的人文关怀能力变异量,其中以是否是管理人员的预测力最大,解释量为15.2%;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与家人、同事、护士长以及领导的关心呈正相关(P<0.05)。[结论]无陪护模式病房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需要家庭、医院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建议从病房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为护理人员提供体验关怀、实践关怀的机会等途径提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
- 褚梁梁何静葛洪霞许翠萍
- 关键词: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护理人员
- 综合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共进行5周,干预前和干预期满后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FMA评定运动功能、B 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MMSE、FMA、B 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较常规治疗护理方法更能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
- 何静王霞宋桂香侯春婷赵霞王忠娈王凤艳张绍春尹玉霞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综合干预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
-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 2002年
- 我们自1996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1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14例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9~47岁。病情达高峰时间2~10天,均因无力、行走不稳、渐进性吞咽困难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收入院。咽反射迟钝者15例,四肢对称性软瘫者13例,肌力为0~Ⅲ级。10例合并颅神经障碍(动眼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13例踝反射消失。
- 何静齐慧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神经根炎护理体会呼吸肌麻痹呼吸道
- 全文增补中
- 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规范化卒中治疗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肢体痉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组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康复-护理全周期管理模式可使患者疼痛、肢体痉挛程度、肌力下降等情况得到控制,改善SHS患者疾病预后效果,促使脑卒中并发症防治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 何静寇玉珠于怡然何怡琳于燕燕侯蕾蕾
-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 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分析
- :探究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脑梗塞患者78例,均于院内接受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9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
- 何静
-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 一种经络按摩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络按摩器,若干个柔性片分别通过长度可调的连接带相互连接成长片状,位于长片状两端的柔性片连有长度可调的连接固定带,各柔性片一侧面上由导电橡胶制成的锥形按摩头通过导线连接,一端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导线的另一...
- 孙延文刘学梅冯英来存环刘玉云逯传凤刘峰康东红张伟高玲齐慧何静王霞王婷李明开钟耕坤杨美功杜黎明王静敏赵庆英温士玲宋桂香刘玲张克英王淑莲卞立香乔建红贺延梅李静
- 文献传递
- 康复训练介入时间对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和晚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排尿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126例脑卒中并发排尿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和晚期康复组各63例,早期康复组在神经病学体征稳定后1~4 d开始介入,晚期康复组在5~10 d介入.两组采用相同的康复方法,包括水出入量控制训练,尿道括约肌控制力训练,排尿反射训练,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留置尿管期的膀胱充盈训练和心理康复.排尿功能的评估:记录每天排尿的尿量和次数;每次排尿的尿量与时间;是否有尿意;压迫腹部刺激会阴是否能引起排尿;排尿有关的末梢神经功能是否正常.结果:经3~15d治疗,两组排尿功能均显著改善,排尿功能康复,但早期康复组改善时间明显优于晚期康复组(P<0.05).结论:早晚期康复训练均能显著改善排尿功能,但早期康复训练使恢复进程加快.
- 何静孙延文刘玉云张秀清何洁
- 关键词:脑卒中排尿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介入时间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何静靳新霞王霞宋桂香侯春婷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急性
- 新型护理质量控制方法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行中的应用。方法:将神经内科责任护士39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0人和对照组19人,护士长按照患者病情轻重、护士能力大小,调整责任护士分管患者,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护士长定期对观察组的每位护士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患者根据自己所属的责任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6个月后两组比较,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考核成绩以及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质控模式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独立管理患者的能力和对患者的高度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士长管理效能。
- 何静褚梁梁孙延文王霞宋桂香
-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
- 足部功能位活动支架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足部功能位活动支架,属于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底板,和底板固定连接的两侧板,底板的一端通过活页连接有调节板,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按摩机构,两侧板上分别设置有四个相对应的调节孔,调节孔用于调节...
- 王爱华孙钦建吕桂月何静张秀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