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洲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对糖调节受损影响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切点下调对糖调节受损(ICR)的影响。方法收集784例完整的健康体检资料并按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分组,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FG诊断标准下调后IFG患病例数增加85例,IFG患病率由14.00%增至25.00%,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P〈0.05),正常糖耐量由57.9%降至46.9%,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0=48.2,P〈0.05)。空腹血糖5.6--6.0mmol/L组与〈5.6mmol/L组及与6.1~6.9mmol/L组比较,在体质量超标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及心电图异常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G切点下调后对某高校人群IGR分布有显著影响,新增单纯IFG人群已出现糖、脂代谢异常,应引起重视并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 何洲黎明李慈华
- 关键词:饥饿糖耐量试验全体教工院校
-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引发药物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167例患者,在随访3个月期间,发生低血糖事件患者共52例,发生率为31.1%。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药物性低血糖发生相关的因素有5项:病程>10年、使用胰岛素、使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降糖药等4项为危险因素,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为保护因素。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应制定合理的降糖药治疗方案,加强患者管理和教育,增加日常监测频率,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 何洲王捷李胜华
- 关键词:老年药物性低血糖
- 肌内注射654-2致药物性皮炎1例
- 2011年
- 1病历摘要 患者,女,学生,20岁,于2011年3月14日晚8:25分因剑突下持续性疼痛0.5h急诊。无呕吐、腹泻、发热等,既往有类似病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急性痛苦面容,步行入院,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稍活跃。考虑为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所致的胃痉挛,予654-210mg肌内注射并留观,0.5h后疼痛明显缓解,遂返宿舍休息。当晚12:00患者出现双侧眼周及颞部皮肤淡红色小斑丘疹,无痒无痛,压之褪色。
- 何洲杨小青
- 关键词:药疹
- 血糖水平对急性发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血糖水平对急性发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7例AECOPD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血糖升高组(35例)和血糖正常组(52例)。检测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痰培养阳性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血糖升高组FEV1/FVC、FEV1%与PaO2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或P<0.01)。血糖正常组有43例行痰细菌培养,其中8例(18.0%)呈阳性反应,2例(4.7%)呈混合感染。血糖升高组29例行痰细菌培养,其中11例(37.9%)呈阳性反应,4例(13.8.0%)呈混合感染。血糖升高组痰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2组混合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15.8±2.1)d及11.4%(4/35);血糖正常组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10.2±2.0)d及5.7%(3/5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血糖水平不利于AECOPD患者预后;严格控制AECOPD患者新发的高血糖水平,有望改善其预后。
- 何洲李胜华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高血糖预后
- 某高校教工健康体检空腹血糖受损及其代谢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调查高校教工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情况及其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104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血脂血尿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IFG)阳性率为9.4%,IFG组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00);血脂等代谢紊乱是IFG的危险因素。结论 IFG是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 何洲
- 关键词: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