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招娣

作品数:1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复相
  • 8篇石墨
  • 8篇石墨烯
  • 6篇硅化钛
  • 5篇导电
  • 5篇导电线芯
  • 5篇电缆
  • 5篇电线电缆
  • 5篇线芯
  • 5篇磷铜
  • 4篇镀液
  • 4篇氯化
  • 3篇镀膜
  • 3篇镀膜玻璃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线
  • 3篇互连
  • 3篇互连线
  • 3篇
  • 2篇底电极

机构

  • 17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钢铁集团...
  • 1篇威海蓝星玻璃...

作者

  • 17篇任招娣
  • 10篇徐杨
  • 10篇骆季奎
  • 10篇俞滨
  • 6篇杜丕一
  • 5篇韩高荣
  • 5篇翁文剑
  • 5篇沈鸽
  • 4篇赵高凌
  • 4篇汪建勋
  • 4篇徐刚
  • 4篇张溪文
  • 2篇宋晨路
  • 2篇宋晨露
  • 1篇杜军
  • 1篇马宁
  • 1篇黄燕飞
  • 1篇沈美
  • 1篇徐铭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硅酸盐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8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耐腐蚀硅化钛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硅化钛(Ti<Sub>5</Sub>Si<Sub>3</Sub>)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硅烷和四氯化钛为反应前驱体,以氮气为稀释气体和保护气体,通过反应前驱体在650~740℃下在玻璃表面沉积得到...
杜丕一任招娣翁文剑韩高荣赵高凌沈鸽宋晨露徐刚张溪文汪建勋
文献传递
Ti_5Si_3电极层表面沉积BST薄膜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2008年
使用溶胶-凝胶法在涂覆有Ti_5Si_3电极层的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Ba/Sr为6∶4的BST薄膜,并对该薄膜在600℃进行了热处理。使用XRD,阻抗分析仪对薄膜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非氧化物Ti_5Si_3电极层中氧空位等缺陷含量少,因此可成功制备缺陷少,质量良好的BST薄膜。快速升温可得到的薄膜晶相含量较多,多次重复热处理使薄膜中晶相的缺陷相对较少;控制薄膜的热处理条件,可以控制薄膜的电容和损耗。
任招娣杜丕一徐铭翁文剑韩高荣沈鸽
关键词:溶胶-凝胶BSTTI5SI3
一种具有铜-石墨烯复相的互连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铜-石墨烯复相的互连线在绝缘基板上自下而上依次有铜层和铜-石墨烯复相导电层。其制备步骤包括:使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经清洗的绝缘基板上沉积一层铜层,使用光刻的方法对该铜层进行图形化,然后在石墨烯纳米片的电镀液中...
徐杨任招娣骆季奎俞滨
文献传递
一种电线电缆的核-鞘结构导电线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电线电缆的核-鞘结构导电线芯,是以铜或铝为核,以铜-石墨烯复相为鞘的核-鞘结构。其制备包括:将硫酸铜、硫酸、表面活性剂和盐酸配制成铜镀液;将石墨烯纳米片加入到铜镀液中,得到含石墨烯纳米片的电镀液;以磷铜片为阳...
徐杨任招娣骆季奎俞滨
文献传递
TiSi纳米线/硅化钛薄膜一体结构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
硅化钛具有低电阻率、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化学稳定性等诸多优异的性能,且由于其可以与硅工艺兼容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1991年碳纳米管发现以来,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硅化钛纳米线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也逐...
任招娣
关键词:硅化钛化学气相沉积场发射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镍-石墨烯复相护层的电线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具有镍-石墨烯复相护层的电线电缆,包括导电线芯和包裹在导电线芯外的镍-石墨烯复相护层,或者在护层外还有一层绝缘层。其制备包括:将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镍镀液;将石墨烯纳米片加入到镍镀液中,得到...
徐杨任招娣骆季奎俞滨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铜-石墨烯复相导电线芯的电线电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铜-石墨烯复相导电线芯的电线电缆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将硫酸铜、硫酸、表面活性剂和盐酸配制成铜镀液;在铜镀液中加入石墨烯纳米片制得含石墨烯的电镀液;然后以磷铜片为阳极,经清洗的基板为阴极,置于电镀液中...
徐杨任招娣骆季奎俞滨
文献传递
一种电容器的纳米线底电极与电介质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电容器的纳米线底电极与电介质复合薄膜,在基板上自下而上依次沉积有硅化钛导电薄膜层,硅化钛纳米线底电极层和电介质薄膜层。该复合薄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对设备要求低,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本发明利用硅化钛纳米线底...
杜丕一任招娣韩高荣宋晨路翁文剑徐刚沈鸽赵高凌张溪文汪建勋
文献传递
一种耐腐蚀硅化钛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硅化钛(Ti<Sub>5</Sub>Si<Sub>3</Sub>)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硅烷和四氯化钛为反应前驱体,以氮气为稀释气体和保护气体,通过反应前驱体在650~740℃下在玻璃表面沉积得到...
杜丕一任招娣翁文剑韩高荣赵高凌沈鸽宋晨露徐刚张溪文汪建勋
文献传递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Ti_5Si_3薄膜及其镀膜玻璃被引量:3
2009年
以制备兼具阳光控制和低辐射功能的镀膜玻璃为目的,以硅烷与四氯化钛为反应前驱体,氮气为保护气体和稀释气体,通过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拟玻璃浮法在线镀膜工艺,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Ti5Si3薄膜,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四探针测阻仪和分光光度计对薄膜的相结构、形貌、电学、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为六方结构的Ti5Si3晶相,晶相含量较高,晶粒尺寸为23nm,薄膜中的晶粒以200nm左右的多晶颗粒团聚体形式存在。薄膜电阻率为122μΩ·cm,与Ti5Si3晶体的本征电阻率相当。这种单层镀膜玻璃的红外反射率可高达92.1%,可见光区的透过率为25%,兼具阳光控制和低辐射功能。
黄燕飞任招娣沈美杜军魏德法马宁杜丕一
关键词:硅化钛红外反射透射率电阻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