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国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元市41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附26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分析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o.16)转移规律。方法:对本院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实施的26例胃癌No.16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6例均行胃癌No.16(16a2区及16b1区)淋巴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吻合口漏及手术死亡。乳糜腹1例,术中大出血1例。共切除No.16淋巴结79枚,平均3枚/例,发现肿瘤转移12枚,转移度为15.19%;4例患者发现No.16转移,转移率为15%。结论:No.16淋巴结作为胃癌区域淋巴液引流的终末汇聚地,有较高的转移率。不论是为了手术后正确分期还是提高治疗效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都是必要的,而且手术也是安全的。
- 赵平任卫国唐令超丁志
- 关键词:胃肿瘤手术治疗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淋巴清扫术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诊治(附4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手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2年4月至2002年4月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发生率为0.9%(4/442),全部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手术后引流量300ml^1600ml/日,平均900ml/日。引流时间15天~37天,平均26天。结论:胃癌根治手术在进行腹膜后淋巴管网的清扫时,应重视残余管网的结扎,预防淋巴漏的发生,一旦出现淋巴漏则多可经保守疗法治愈。
- 赵平任卫国唐令超丁志
- 关键词:胃癌手术治疗
- 全胃切除缺8字空肠袢代胃术(附16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缺8字空肠袢代胃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间实施的16例全胃切除手术后行缺8字吻合重建消化道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经腹行全胃切除术16例,全部采用缺8字吻合重建消化道,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肺部并发症1例,无吻合口瘘及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结论:缺8字吻合操作方便,代胃的空间大,也有利于防止返流性食管炎,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
- 赵平任卫国唐令超丁志
-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
- 全胃切除不同重建方式临床抗返流效果的比较
-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恶性肿瘤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术后胃幽门和贲门的缺失,空肠内的碱性肠液反流并侵蚀食管,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粘膜充血,水肿,产生炎症,进而出血,糜烂,最后形成反流性食管炎,由此引起全身营养状况,免疫...
- 赵平任卫国唐令超丁志
-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反流性食管炎
- 文献传递
- 胃间质肿瘤临床诊治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胃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外科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过外科手术治疗的胃间质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手术局部切除4例,类似于胃癌根治手术(D2)4例。良性6例,恶性2例,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下孤立性包块。绝大多数无黏膜破坏,有黏膜破坏者常常较大并且伴有深入肿瘤的窦道。手术后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CD117阳性5例,CD34阳性4例。结论肿瘤大体的生长特点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细胞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明确诊断,预后较好。
- 赵平任卫国唐令超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