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维

作品数:24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肌腱
  • 5篇伸肌
  • 5篇拇长伸肌
  • 4篇肌腱移位
  • 3篇再植
  • 3篇再植成活
  • 3篇十指离断
  • 3篇手术
  • 3篇周围神经
  • 3篇桡侧腕
  • 3篇离断
  • 3篇骨折
  • 3篇粉碎性
  • 3篇粉碎性骨折
  • 3篇成活
  • 2篇对掌功能
  • 2篇淤斑
  • 2篇远端
  • 2篇伸肌腱
  • 2篇神经移植

机构

  • 19篇吉林大学中日...
  • 7篇吉林大学
  • 2篇霍林郭勒市人...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24篇于维
  • 10篇崔树森
  • 9篇张巨
  • 7篇王振兴
  • 6篇杨光
  • 5篇张义群
  • 4篇苑生
  • 4篇吴广智
  • 3篇朱清远
  • 3篇张为众
  • 3篇王悦书
  • 3篇张展
  • 2篇李锐
  • 2篇邢琬莹
  • 2篇邢云龙
  • 2篇李强
  • 2篇李春雨
  • 2篇张巨
  • 2篇刘忠玲
  • 2篇曹让娟

传媒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东北地区第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功能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临床上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功能的方法包括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掌长肌腱移位和桡侧腕长、短伸肌腱移位术等,其中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可应用于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陈旧性断裂和旋后肌下骨间后神经损伤后等拇指末节不能背伸。2005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此方法重建拇长伸肌功能7例,疗效良好。
杨光于维张巨王振兴
关键词:肌功能重建拇肌腱移位术
环指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长期随访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环指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后的远期效果进行系统功能评定。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收治的利用环指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分别通过主、客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11例患者术前DASH评分为(34.0±2.0)分,术后经过67(64-71)个月的随访,DASH评分为(19.7±1.9)分(P〈0.05);术后拇指对掌功能评定优8例,良3例。结论通过67个月的随访评估,证实环指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效果确切,是一种可靠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
顾凡彬邢云龙张巨吴广智张展焦原崔树森于维
关键词:指浅屈肌腱随访
联合掌背动脉轴形皮瓣修复指蹼不规则创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两个掌背动脉轴形皮瓣联合应用修复指蹼不规则创面并重建指蹼的方法,评价其修复效果。方法我科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对6例手部指蹼不规则创面患者,应用相邻的两个掌背动脉轴形皮瓣进行联合移植一期修复,术后随访皮瓣的存活情况、重建的指蹼功能、供区病损情况、密歇根手功能简表等评价创面的修复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13个月,6例患者共12个掌背动脉皮瓣全部存活;皮瓣供区除瘢痕和色素沉着外,无严重功能性并发症;重建指蹼的分并指运动范围平均25°(15°~40°),掌指关节运动范围平均76°(60°~90°);根据密歇根手功能简表,各个维度的患者主观评分:整体功能75分(50~87.5分)、日常生活83.3分(62.5~100分)、工作能力64.6分(37.5~87.5分)、疼痛75分(50~100分)、外观68.8分(50~87.5分)、自我满意度79.2分(62.5~100分),合计总分74.3分(54.2~89.6分)。结论修复指蹼的不规则创面,联合应用两个掌背动脉轴形皮瓣的方法简单实用,外形美观,重建的指蹼功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张义群王振兴丁向东苑生于维
关键词:外科皮瓣掌背动脉
农用机械外伤后四肢致残性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农用机械导致的四肢外伤极为严重,多伴有骨、肌腱、神经、血管、皮肤等多种组织的严重损伤,而由于该类创伤伴有泥土、农作物等碎屑的污染,伤后及术后发生严重感染的可能性极高,并极易致残[1]。然而根据目前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该类患者在伤后进行经验性用药,已很难控制严重感染的出现。因此,针对该类致残性的农用机械损伤,总结其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相应的药敏结果,
李强邢琬莹曹让娟张献宇于维崔树森王悦书
关键词:机械损伤四肢外伤致残性感染病原菌外伤后病原菌分布特点
老年手部痛风石患者25例手术治疗的疗效被引量:10
2012年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部分患者因未接受及时合理的诊治,导致体内血尿酸(UA)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组织及器官中,形成痛风石。因手部功能特殊。
王振兴杨光张巨于维杜星男安阳邢云龙
关键词:痛风石老年人手术治疗手术时机
二次处理神经移植远端吻合口促进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二次处理神经移植远端吻合口促进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虽然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但最初的自体神经移植依然还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也是异体神经、非神经组织及组织工程学神经等其他替代材料研究对比的“金标准...
于维
关键词:神经移植GAP-43二次手术
文献传递
高频超声对周围神经良性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作用被引量:4
2019年
周围神经良性肿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其生长缓慢,常侵犯四肢和颈部,临床表现通常是局部软组织包块,很少有全身不适及局部神经压迫表现,根据不同的组织来源,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良性肿瘤分为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1]。二者因组织来源不同,生长方式不同,导致手术方法不同,因此术前准确地诊断对术中术式的选择及术后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2017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36例周围神经肿瘤,旨在归纳不同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超声对周围神经良性肿瘤的诊治价值,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孙程宽崔树森孙鸿斌吴广智张展于维张帆
关键词:周围神经肿瘤良性肿瘤高频超声肿瘤诊断
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的临床应用(附8例报告)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腱功能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2021年因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就诊的患者行术前详细查体和彩超定位,进行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手术,术后收集患者的随访资料,通过测量患者的双侧示指背伸高度、拇指背伸高度、对掌距离、示指掌指(MP)关节及近指间(PIP)关节主动伸直角度,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拇长伸肌腱移位评分表(SEEM)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通过电话随访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密歇根手功能简表(BMHQ)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整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工作情况、自我满意度、疼痛和评分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患者术后手功能、自我满意度和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疗效。结果:共随访8例患者,随访11~24个月,平均随访(14.8±4.2)个月。8例患者患手外观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术后3周去除石膏后无肌腱断裂情况的发生,肌腱张力合适,主动屈伸拇指均可顺利完成。术后SEEM评分,患侧示指背伸高度较对侧缺失0.4~4.6 cm,平均缺失2.1 cm。拇指抬高缺失0.4~2.6 cm,平均缺失1.5 cm;对掌距离缺失1.8~3.5 cm,平均缺失2.6 cm;示指MP关节主动伸直丢失0°~14°,平均3°;示指PIP关节主动伸直丢失3°~16°,平均8.5°;评分总分60~90分,平均73.8分;SEEM评分,优2例,良5例,尚可1例,优良率为87.5%。BMHQ评分,术前和术后患者手整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工作学习、患者自我满意度、疼痛和评分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疗效确切,术后伸拇功能良好,患者主观满意度高,是重建拇长伸肌腱功能的可靠选择。
王芊芊吴广智张展张帆于维
关键词:拇长伸肌自发性断裂肌腱移位
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16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的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建立以桡侧腕短伸肌为动力肌,移位至拇长伸肌的解剖模型,观测桡侧腕短伸肌和拇长伸肌的解剖学参数以及肌腱移位后肌腱的走行和拇指伸展的程度,并于...
于维
关键词:拇长伸肌肌腱移位
文献传递
深低温冷冻去细胞肌腱移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对比深低温冷冻去细胞肌腱和未经处理肌腱移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特性,研究肌腱内去细胞对移植肌腱愈合的影响,探讨肌腱愈合的机制。方法取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备跟腱缺损模型。实验组大鼠行深低温冷冻去细胞肌腱移植,对照组行自体肌腱移植。术后1、2,4、8周处死大鼠取移植肌腱,HE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视下进行形态学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图像分析,并测量移植肌腱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生物力学参数。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量增加,其中1、2周时对照组表达水平高于实验组(P〈0.05),4、8周时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力学结果显示1、2周时对照组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均高于实验组(P〈0.05),而4、8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低温冷冻去细胞肌腱移植和自体移植远期效果相似,因此深低温冷冻去细胞肌腱可用于肌腱移植。
苑生王斌于维张义群王振兴张巨
关键词:生物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