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洋
- 作品数:67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长距离有压输水工程水锤防护方案研究
- 2016年
- 水锤计算与防护对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某供水工程为例,探讨分析了长距离输水工程中水锤的计算分析以及防护方案。
- 于景洋边喜龙刘仁涛
- 关键词:长距离输水水锤计算
-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训、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对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课、训、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方式这几方面分析了课、训、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 郭启臣边喜龙于景洋
- 关键词: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
- 一种节能环保给水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给水设备,涉及节能环保给水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装置、供水装置、抽水装置、支撑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连接线以及第二连接线,供水装置包括供水罐、出水口以及支架,抽水装...
- 于景洋冯雁罗娇赢刘芳园于明珂王祥宇
- 文献传递
- Co、Ni元素对工业废水混合厌氧发酵性能影响
- 2020年
- 以制药废水和味精废液混合废水作为发酵底物,着重考察Co、Ni元素对厌氧发酵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运行数据表明,在混合废水C/N比为26.5下,厌氧发酵性能较制药废水和味精废液单独发酵可有效提高.当添加Co、Ni元素时,系统日甲烷产量、累积甲烷产量、比甲烷产量和COD去除率较混合废水组均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添加Co元素的实验组,当Co2+质量浓度为0.5 mg·L^-1时,日甲烷产量、累积甲烷产量、产甲烷比率和COD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8±33)mL·d^-1、43 645 mL、(356.7±2.6)mL·g^-1COD和(87.6±3.5)%.对于添加Ni元素的实验组,当Ni2+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日甲烷产量、累积甲烷产量、产甲烷比率和COD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50±19)mL·d^-1、55 975 mL、(423±2.9)mL·g^-1COD和(89.7±3.5)%.
- 于景洋刘芳王宇清边喜龙
- 关键词:制药废水味精废液厌氧发酵去除率
- 一种节能供水用蓄水池
- 一种节能供水用蓄水池,属于节能供水用设备领域。包括蓄水槽、控制装置Ⅰ、控制装置Ⅱ、连通装置和出水管;所述储水槽的一端与控制装置Ⅰ滑动配合,储水槽的另一端与控制装置Ⅱ滑动配合,储水槽的侧面下端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位于控制装置...
- 李宝昌于景洋付莹
- 文献传递
- 一种节能的滴灌供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节能的滴灌供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供水设备领域。L形连通管的水平端固定连接在水桶的侧面且与进水口连通;L形连通管的竖直端内部设有与L形连通管竖直端内径相等、且滑动配合的圆环,圆环的内圆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
- 于景洋李宝昌赵旭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层建筑用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一种高层建筑用无负压节能供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属于供水设备领域。罐体顶端设有入水口、压力检测表和真空抑制器,罐体的底端设有排水口,且在排水口上还设有阀门;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罐体的底面上;弹簧...
- 李宝昌于景洋高凯
- 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全国大小城镇变化日新月异,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多个行业,其中给排水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保证,对能源消耗较大,而通过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排放。文章从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入手,提出了优化节能技术方案。
- 于景洋边喜龙刘仁涛王诗乐
- 关键词:节能技术建筑给排水工程
- 一种环境监测水体取样装置
- 一种环境监测水体取样装置。目前环境监测用的水体取样装置都是简单的取样筒的形式,不能深入水下进行分层取样,同时在取样时由于水中会有杂质或者树枝等杂物堵住进水口,导致影响取样。环境监测水体取样装置,其组成包括:支架(2)和取...
- 杨丽英姜淼刘伟东于景洋王红梅袁忠文边喜龙刘芳刘仁涛齐世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比色化学传感器定量检测土壤中可交换态Cu2+的研究
- 2023年
- 基于比色化学传感器的特性,通过溶液颜色视觉变化的定性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 spectrophotometry)的定量用于可视化检测土壤中可交换态Cu^(2+)的含量。将2~50 mmol/L的Cu(NO_(3))_(2)溶液掺入到蒙脱土和高岭土中,并且从铜矿区内采集了受污染的土壤样品。基于氯化钙阳离子交换法提取可交换的Cu^(2+),使用化学传感器通过UV-Vis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Cu^(2+)浓度,并与传统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受污染的土壤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30 mmol/L,溶液颜色变化肉眼可辨,能够达到可视化。首次提出了对于比色化学传感器应用于土壤体系中基于CaCl_(2)提取的可交换态Cu^(2+)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对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可视化定量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刘方园王诗乐于景洋刘颖刘仁涛
- 关键词:土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