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X线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肺透明...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血管
  • 1篇咽部
  • 1篇一站式
  • 1篇责任血管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体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疾病
  • 1篇死区
  • 1篇透明膜病
  • 1篇平扫
  • 1篇综合征
  • 1篇鼾症
  • 1篇小儿

机构

  • 4篇三明市第二医...

作者

  • 4篇龙敏
  • 2篇白希彬
  • 1篇张光林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鼾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诊断小儿鼾症的临床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以"鼾症"就诊的62例患儿均采取鼻咽部X线侧位片进行检查,手术治疗患儿的X线诊断与病理结果做对照,并利用平行曲线法及A/N法测量腺样体长径和厚度。结果:62例鼾症患儿的X线表现以鼻咽顶部及后壁软组织增厚、上气道狭窄变形为典型特征;20例手术治疗患儿X线诊断显示18例增殖体增大,病理证实增殖体增大19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X线诊断的符合率为94.7%;保守治疗42例A/N值为0.61~0.70,手术治疗20例A/N值≥0.71。结论:鼻咽部侧位片可为小儿鼾症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龙敏张光林白希彬
关键词:小儿鼾症X线诊断
探究CT平扫+CTA(含多期相)+CTP一站式扫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脑侧支血流循环状态及责任血管狭窄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观察CT平扫+CTA(含多期相)+CTP一站式扫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血流灌注、脑侧支血流循环状态及责任血管狭窄的评估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CT平扫+CTA(含多期相)+CTP一站式扫描。分析CTPI阳性患侧核心梗死区、缺血半暗带与健侧相应区域CTPI参数,侧支循环良好与不良者核心梗死区与健侧CTPI参数,责任血管不同狭窄程度患者CTPI血流灌注情况。结果:CTPI结果显示,117例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发生异常,阳性率为90.00%(117/130)。早期急性卒中分级评估侧支循环良好者43例,侧支循环不良者87例。轻度27例,中度67例,重度或闭塞36例。CTPI阳性患侧核心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脑血流量值、脑血容量值均小于健侧,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均长于健侧(P<0.05)。侧支循环良好者患侧脑血流量值小于健侧,且平均通过时间及达峰时间均长于健侧,侧支循环不良者患侧脑血流量值及脑血容量值均小于健侧,且平均通过时间及达峰时间均长于健侧(P<0.05),血流灌注异常责任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正常者(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以CT平扫+CTA(含多期相)+CTP一站式扫描,可早期明确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脑侧支血流循环状态及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判断缺血半暗带及核心梗死区,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龙敏
关键词:责任血管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3例X线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PHMD)也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35周者。出生时胎龄越小,发病率愈高。其发病机理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呼气末肺泡萎陷,致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
白希彬龙敏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病机理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在致密型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1年1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致密型乳腺疾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诊断,以DBT诊断结果为对照组,以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联合诊断结果为观察组。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准确率以及对病灶特征显示情况。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得出,观察组良性、恶性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边界清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血管穿入征、毛刺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钙化的显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BT及局部加压放大摄影联合应用于致密型乳腺疾病诊断中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能够将病灶特征很好的显示,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召回及辐射暴露,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龙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