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泽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油藏
  • 3篇油田
  • 3篇数学模型
  • 2篇单砂体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油层
  • 2篇砂体
  • 2篇水井
  • 2篇驱油
  • 2篇注水
  • 2篇注水井
  • 2篇供液
  • 1篇低产低效
  • 1篇低产低效井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低渗透储集层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效井
  • 1篇断块

机构

  • 10篇东北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10篇黄泽明
  • 9篇周志军
  • 3篇薛江龙
  • 3篇于韶华
  • 1篇姚振杰
  • 1篇杨轩宇
  • 1篇王慧卿
  • 1篇赵庆波
  • 1篇黄有泉
  • 1篇闫文华
  • 1篇李国新
  • 1篇赵立斌
  • 1篇刘志军
  • 1篇王婷
  • 1篇向传刚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7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裂后增油量预测模型被引量:9
2013年
为提高压裂成功率、提高压裂有效井的比例,采用单因素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等方法,确定出了压前含水率、压前产油量、生产压差、孔隙度、渗透率、小层有效厚度、加砂量7个影响压裂增油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油井压裂后的增油量。经实际压裂效果验证,该网络模型对压裂增油量的预测准确率较高,比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更可准确、实7用。该研究为现场压裂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志军薛江龙李慧敏黄泽明
关键词:压裂效果影响因素神经网络增油量
低渗透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措施研究
中国国民经济对于石油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石油在中国能源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低渗透油气田在我国油气开发中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庆油田B区块做“五敏实验”,并对其进行敏感性评价,B区块油层存在一定的速敏性,水敏性较强,盐敏...
黄泽明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储层保护
文献传递
洼38块特稠油油藏流-固-热三场耦合规律研究
2014年
近年来,随着石油的不断开发开采,在研究高压注水,稠油热采等涉及到温度剧烈变化的研究领域中,油藏工作者难以通过经典的渗流力学理论和传统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有效、合理的解释,必须考虑到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三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变化等相关变化因素.基于考虑热弹性的岩石应力一应变关系、地下流体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建立包括油水两相渗流控制方程、岩石变形体控制方程、温度场控制方程的稠油油藏三场耦合数学模型,运用全耦合算法实现同时求解所有耦合方程组,研究了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进行三场耦合规律的建模过程与方法.以小洼油田洼38块为例研究三场耦合规律.结果表明:距离井筒越近,其总位移、温度场、应力场、渗流场及岩石物性参数越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距离井筒越远,其变化越不明显.距离井筒越近的储层温度变化越剧烈,而距离井筒越远的储层温度变化越缓;井筒周围的温度变化呈现倒置漏斗形状,随着注水的不断进行,漏斗会逐渐平缓;最后储层各点的温度会平衡在同一温度水平线上,达到平衡状态.模型较为真实的模拟油藏实际开采情况.
周志军靳占杰李国新黄泽明于韶华
关键词:洼38块渗流场应力场温度场数学模型
萨尔图油田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性质参数在不同注入阶段的变化规律被引量:7
2013年
用相对分子质量为620×10~4、700×10~4(抗盐)、1400×10~4的聚合物(P_(620)、P_(700)、P_(1400))和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Na_2CO_3配制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通过分析萨尔图油田三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岩心中流动时,不同注入阶段采出液黏度、界面张力、注入压力及阻力系数等参数,得到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性质在岩心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复合体系注入量的增加,表观黏度不断增大;注入后续水时,随着注入量的增加表观黏度升高到最大值后降低,P_(620)、P_(700)和P_(1400)三元复合体系的最高黏度保留率分别为81.53%、17.22%和12.05%。随着驱替过程的进行,采出液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升高,P_(700)、P_(620)界面张力最低值分别为6.59×10^(-2)和2.38×10^(-2)mN/m。随P_(700)、P_(620)、P_(1400)三元复合体系注入量的增加,注入压力先增大并分别达到最大值2.88、0.60、0.87MPa;注入后续水时,注入压力降低。P_(620)、P_(700)、P_(1400)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阻力系数分别为75.00、360.00、109.25,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22.25、155.00、28.25。P_(620)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岩心中流动达到稳定时的注入量最小。
周志军王婷姚振杰黄泽明薛江龙
关键词:三类油层表观黏度萨尔图油田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优选卫星油田潜力低产低效井被引量:7
2013年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后,低产低效井数成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识别低产低效井已经成为油田特高含水期高效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借助模糊数学和系统工程层次分析原理,考虑到影响油井产能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将各因素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然后确定各因素最终的权重,形成了一套优选低产低效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方法可以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和选井的客观性、准确性.
周志军于韶华黄泽明薛江龙赵庆波赵立斌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低产低效井
单砂体内一注一采型注水井供液半径模型建立及应用
2013年
随着井网密度逐年加大,待钻井周围钻关注水井数量也相应增加。为了避免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事故,必然要对注水过程中不同井距、不同渗透率及不同注入时间等因素下单砂体内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对钻关距离和钻关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常见的单砂体内一注一采情况下的注水井供液半径数学模型,并绘制典型理论图版。根据所建数学模型,结合理论图版对现场实际多口井进行检验,所得预测压力系数与实际解释压力系数相对误差小于15.0%,为现场钻关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周志军于韶华黄泽明
关键词:单砂体数学模型
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最佳提液速度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进一步探索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提液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及作用,确定最佳提液速度,选取不同渗透率级别、变异系数的人造岩心进行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注入速度、不同注入PV数、不同渗透率级别、不同注入时机及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为确定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最佳提液速度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人造均质岩心,驱替速度均为25mL/h时采收率最高;在不同驱替速度,同一渗透率的条件下,最佳注入PV数界限为0.4。对于渗透率变异系数在0.5~0.85之间的非均质人造岩心驱替速度为20mL/h时,采收率最高;在渗透率为300md变异系数为0.5和渗透率为200md变异系数为0.65的非均质岩心中,当驱替速度为20mL/h时,最佳注入PV数界限为0.3,其他的驱替速度情况下,最佳注入PV数的界限为0.2。而在渗透率为200 md变异系数为0.85的非均质岩心中,最佳注入PV数界限为0.3。
周志军时刚黄泽明杨轩宇
关键词: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物理模拟驱油效率
单砂体内只注不采型注水井供液半径理论模型及应用
2013年
随着井网密度逐年加大,待钻井周围钻关注水井数量也相应增加。为了避免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事故,必然要对注水过程中不同井距、不同渗透率及不同注入时间等因素下单砂体内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进而对钻关距离和钻关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常见的单砂体内只注不采情况下的注水井供液半径和地层压力预测数学模型,绘制了供液半径和泄压半径理论图版。对单砂体内压力分布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单砂体的渗透率对地层压力系数的影响较小;不同注水时间单砂体内地层压力系数差值较大,尤其是单砂体的半径较小时差值更大;单砂体的半径对地层压力系数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单砂体的半径较小时影响更大。
王慧卿周志军黄泽明杨轩宇
关键词:单砂体数学模型
鄯善油田侏罗系三间房组油层聚合物驱室内实验
2013年
鄯善油田的主要开采层系为侏罗系三间房组油层,有效孔隙度12.8%,平均渗透率6.2 mD.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进行了聚合物驱油的物理模拟实验。实验通过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 200×104、830×104、620×104的聚合物溶液的浓黏关系,结合鄯善油田的实际开发状况,优选出聚合物驱油实验所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30×104,质量浓度为1 250 mg/L.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岩心,结合优选出的聚合物溶液进行聚合物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除渗透率为0.43 mD的岩心聚驱采出程度为7.2%外,其余岩心的聚驱采出程度均在12%以上。
周志军时刚黄泽明闫文华姚振杰
关键词:鄯善油田低渗透储集层聚合物驱油采出程度
葡南三断块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精度提高方法被引量:10
2014年
由于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不能精确刻画油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因此,在分析储层描述精度、相对渗透率曲线选取、动态数据精确性和网格精度等因素对油藏数值模拟精度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优化油藏数值模拟启动方法、相对渗透率曲线分阶段赋值和端点值标定、特高含水期网格尺度的处理和注水井分层注水等方法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对比分析常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与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发现,分阶段模拟运算的结果更为可靠,且提高了特高含水期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由于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剩余油高度分散,分阶段油藏数值模拟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场的分布结果更为准确,更有利于指导油田后期开发。
黄有泉周志军刘志军向传刚黄泽明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相对渗透率曲线剩余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