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1篇代谢物
  • 1篇单次
  • 1篇单次口服
  • 1篇单硝酸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等效性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药效动力学
  • 1篇异山梨醇酯
  • 1篇山梨醇
  • 1篇生物等效
  • 1篇生物等效性
  • 1篇生物等效性研...
  • 1篇统计学
  • 1篇凝血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苏绮
  • 3篇李一石
  • 3篇黄岩
  • 3篇刘晗
  • 3篇黄一玲
  • 3篇田蕾
  • 2篇汪芳
  • 2篇华潞
  • 2篇王蓓
  • 1篇黄洁
  • 1篇王莉
  • 1篇张阴凤
  • 1篇边文彦
  • 1篇成小如
  • 1篇蒋文
  • 1篇姚康宝
  • 1篇龚培
  • 1篇宋珍
  • 1篇陶萍

传媒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剂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剂在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单次服药和10例多次服药健康男性志愿者均随机等分成两组,自身对照、交叉口服5单硝缓释异山梨醇酯片剂和胶囊40mg,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片剂和胶囊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单次给药试验分别为Cmax(540.8±155.6)和(492.1±84.9)μg.L1;Tmax分别为(4.65±0.88)和(5.85±1.23)h;AUC036分别为(7198.6±1135.9)和(6565.2±1162.1)μg.h.L1;AUC0∞(分别为(7351.8±1157.8)和(6729.7±1204.5)。根据AUC036和AUC0∞,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0.8±13.1)%和(110.5±13.0)%。多次给药试验:Cmax分别为(632.7±142.3)和(641.5±264.4)μg.L1;Tmax、分别为(4.80±1.14)和(5.40±1.07)h;Cmin分别为(84.7±24.9)和(80.0±25.3)μg.L1;Cav分别为(303.7±59.3)和(267.1±43.1)μg.L1;AUCss分别为(7288.1±1423.5)和(6410.4±1033.8)μg.L1;DF分别为(181.8±27.1)和(206.8±56.9)%。根据AUCss,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4.4±20.6)%。AUC036、AUC0∞、Cmax及Cav经生物等效性检验均为等效。结论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片剂和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刘晗黄一玲田蕾苏绮黄岩李一石
关键词: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
健康男性单次口服华法林血药浓度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华法林钠后血药浓度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华法林钠片剂5 mg进行试验,服药后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华法林浓度,同时测量凝血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血药浓度与平均国际标准比值、平均凝血酶原时间、峰值国际标准比值、峰值凝血酶原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P=0.011);0.502(P=0.017);0.431(P=0.045);0.317(P=0.15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平均国际标准比值、平均凝血酶原时间、峰值国际标准比值、峰值凝血酶原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7(P=0.019); 0.441(P=0.040);0.490(P=0.021);0.346(P=0.114)。国际标准比值、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随血药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反应滞后。结论:健康中国人单次口服华法林后凝血指标与血药浓度有相关性。
黄岩黄一玲田蕾王蓓苏绮成小如刘晗华潞汪芳李一石
关键词:华法林药效动力学
胺碘酮与其代谢物去乙基胺碘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和连续口服胺碘酮后原形药物和活性代谢物去乙基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36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分两组。单剂量组 2 0例 ,服药 80 0mg/次 ;多剂量组 1 6例 ,服药 60 0~ 80 0mg/d ,连续服药至停药标准。采用反相HPLC方法同时测定受试者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血药浓度 ,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 )单剂量组 :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的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 (5 2± 1 5)h和 (8 6± 3 2 )h ,峰浓度 (Cmax)分别为 (0 764± 0 383)mg/L和 (0 1 2 6± 0 0 71 )mg/L ,0至 48h取样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0 4 8)分别为 (1 0 593± 4 977)mg·h·L- 1 和 (3 936± 1 2 88)mg·h·L- 1 ;(2 )多剂量组 :胺碘酮和去乙基胺碘酮间Tmax和末端消除速率常数 (Ke)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 4 8等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口服两种负荷剂量后 ,代谢物的各药代动力学参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无论是单剂或短期连续口服胺碘酮 ,其原形药物、去乙基胺碘酮均存在滞后作用 。
李一石黄一玲汪芳黄洁华潞田蕾宋珍王莉蒋文龚培苏绮王蓓黄岩刘晗边文彦张阴凤姚康宝陶萍
关键词:胺碘酮代谢物药代动力学统计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