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平
- 作品数:61 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感染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测定192株非重复阴沟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和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构成比分别为34.4%(66株)和65.6%(126株)。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在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组中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耐药阴沟肠杆菌组(均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使用抗生素≥7 d、侵入性操作的P值均<0.01。结论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更是不容乐观。入院APACHEⅡ评分≥20分、入住ICU≥7 d、使用抗生素≥7 d、侵入性操作是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卜丹霞杨春超冯慧雅黄云平蒋思斯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 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病原菌形态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菌形态和特性差异,以提高BV的确诊率。方法选取细菌性评分≥6分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染色计分,并做唾液酸酶试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染色法≥7分及唾液酸酶法阳性,病原菌镜检以小菌大量增长为主,占86.61%;染色法≥7分而唾液酸酶法阴性,病原菌镜检则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占13.39%。经统计检验,上述两种方法对BV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2=2.23,P=0.1356)。病原菌以在高倍镜下呈小菌样大量增长及混合弯曲菌时,唾液酸酶法阳性率达100%;病原菌镜检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时,其唾液酸酶活性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唾液酸酶法有助于染色计分法区分阴道菌群临界过渡态和BV态,可用以校正涂片染色法的评分,提高计分的准确性、客观性。
- 黄云平黄妙儿刘紫荆陈华洪流陈娟梁少坚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革兰染色
- 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炎病原菌形态研究
- 目的:探讨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炎(以下简称为 BV)的病原菌形态和特性差异以提高BV的确诊率。方法:选取细菌性评分≥6分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计分、唾液酸酶试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标本≥7分,唾液酸酶试验阳性率9...
- 黄云平黄妙儿刘紫荆陈华洪流陈娟梁少坚
- 关键词:唾液酸酶
- 文献传递
- BACT/Alert120血培养联合白细胞计数快速诊断伤寒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为准确和快速诊断伤寒 ,以便尽快获得病原菌和控制伤寒流行 .方法 通过BACT/Alert12 0进行血培养和肠道拭子培养 ,同时用Sysmex -K - 4 5 0 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 ,并利用伤寒沙门菌某些固有特点项目进行快速诊断 .结果 儿童伤寒组白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儿童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成人伤寒组白细胞计数低于成人对照组 (p <0 .0 1) ;伤寒患者早期血培养阳性率 88.9% ,而肠道拭子阳性率仅为 5 .3% .结论 成人伤寒白细胞明显下降 ,而儿童则变化不大 ,利用早期第 1周血培养高阳性率和伤寒沙门氏菌诊断特点可以在 2 4~ 4
- 林国连何艳洪流黄云平
- 关键词:伤寒白细胞计数败血症
- 2010-2014年我院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抗菌药使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抗菌药使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13种抗菌药用药频度(DDDs)及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二者之间相关性。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与头孢噻肟用量呈正相关(r分别是0.913、0.884,P〈0.0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西丁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用量呈正相关(r分别是0.923、0.944,P〈0.05),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呈负相关(r分别是-0.894、-0.880、-0.879,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抗菌药DDDs之间存在相关性。
- 郑小清周秋仁黄文权彭琳曹堃黎汉坤黄云平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抗菌药耐药
- 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1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药敏试验特征及舒普深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86例,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病原学特点及药敏状况进行分析,并应用舒普深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占80%,舒普深对阴性杆菌敏感率高,临床疗效达80%。结论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以阴性杆菌为多,多数细菌对舒普深敏感,舒普深临床疗效好,治疗过程未见明显副毒作用。
- 陈逢俭黄云平陈湛愔陈奕奕
-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细菌学药敏试验舒普深
- 血液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 探讨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特点,提高血液病科的院内感染控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5年11月期间血液内科与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老年科等科室检出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血液内科院内感染阳性球菌与呼吸、神经、老年、肾内科院内感染菌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液内科院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性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苯唑西林、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均低于与其它内科。结论血液内科院内感染菌与其它内科病原菌分布有差异,病原菌耐药性低于其它内科,加强病原菌学检查,结合血液病科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 黄妙儿黄云平周舍典李小燕
- 关键词:医院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细菌血液病科
- 头孢吡肟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探讨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头孢毗肟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的治疗结局。方法:观察112株产超广谱酶(ES- BL)菌株,比较体外和体内对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敏感率和治疗治疗结果;结果:1)ESBL菌株在送检标体中的检出比率呈上升趋势;2)ESBL菌株对四代头孢体外敏感率与三代头孢相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但体内疗效比较却无差异P>0.05。结论:ESBL菌株对四代头孢体外敏感率与三代头孢相比较,其敏感率有显著差异,但体内疗效却无差异,头孢吡肟对ESBL菌株治疗无效;临床科、检验科、药剂科应重视ESBL的感染。
- 周舍典黄云平李松陈华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吡肟药敏试验
- 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3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MP方案(马法兰+泼尼松),治疗组采用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象、骨髓象、肾功能、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沉等指标,对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1%(P<0.05);且治疗组血象、骨髓象、肾功能、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沉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砷酸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妙儿刘鹏观美华黄云平庞东燕夏天谭海葵
- 关键词:亚砷酸反应停维生素C
- 影响细菌药敏统计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08年
- 目的研究影响药敏统计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以提高细菌药敏统计和耐药进展评估的准确性、可靠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以常见院内感染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药敏监测结果进行阳性病原菌统计和规范统计两种方法比较,并分析样本送检率与常见病原菌排序关系。结果送检率的高低影响病原菌的排位次序;两种统计方法比较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株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谱深,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统计耐药率低于按阳性菌株统计法的耐药率,建议加强细菌培养送检,用规范统计方法代替按阳性病原菌统计方法。
- 黄云平聂晓辉李艳陈华英
- 关键词:药物敏感试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