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雅川

作品数:35 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中医
  • 6篇医理
  • 6篇中医理论
  • 5篇中药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肝肺
  • 3篇药理
  • 3篇皮肤
  • 3篇中医学
  • 3篇免疫性
  • 3篇病机
  • 2篇学术
  • 2篇药材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药物
  • 2篇药物动力学
  • 2篇药效
  • 2篇药组

机构

  • 20篇中国中医科学...
  • 15篇中国中医研究...
  • 4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5篇魏雅川
  • 32篇卢贺起
  • 5篇杨坤杰
  • 5篇闫慧
  • 5篇李淑莉
  • 4篇刘超
  • 3篇李志更
  • 3篇刘理想
  • 3篇秦平
  • 2篇丁家欣
  • 2篇隋宇
  • 2篇周艳华
  • 1篇闪增郁
  • 1篇黄晖
  • 1篇潘桂娟
  • 1篇牟稷征
  • 1篇张玲
  • 1篇卢炜
  • 1篇田国庆
  • 1篇彭锦

传媒

  • 6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湖北中医杂志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医杂志
  • 2篇第四届全国中...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冰雪运动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届全国中...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 1篇国医大师陆广...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贯煎临床与实验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7
2018年
中医滋阴柔肝名方一贯煎出自清代名医魏之绣的《续名医类案》,善于滋阴疏肝,滋阴养血。方中以生地黄为君,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体现滋水涵木之意。臣用枸杞、当归滋阴养血柔肝;麦冬、北沙参滋养肺阴,养阴生津。又佐少量川楝子,疏肝止痛。诸药合用,肝体得养,肝气得舒,诸症可解。近年来,关于一贯煎在临床和实验方面又有了许多新用途及研究进展,现就这些新近内容作如下介绍分析。
徐静卢贺起李淑莉刘超刘理想李志更魏雅川
关键词:一贯煎
乌蛇止痒丸药效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卢贺起魏雅川吴刚隋宇周艳华齐鸣
关键词:乌蛇止痒丸抗组胺抗过敏抗炎药理
病因病机是不同层次的概念
2007年
魏雅川卢贺起闫慧杨坤杰
关键词:病因病机中医理论
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被引量:63
1995年
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作为药理效应指标,研究了四物汤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同时以探索中药及复方的药动学研究方法为目的,对药理效应法研究药动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家兔口服四物汤后符合开放一房室模型,药效吸收、消除半衰期是0.37h、0.40h,tp=0.56h,效应维持时间1.9h。建议应同时考察效量、药效、表观三种半衰期,在研究设计时应重视体现药动学和药效的双重性。
卢贺起张智魏雅川闪增郁张万龙牟稷征
关键词:四物汤药物动力学药物累积法药理效应法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证属肝阴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1~1.5份麦冬、1.5~3.0份北沙参和3~8份醋鳖甲。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主要适用于肝阴不足为主证的相...
卢贺起魏雅川徐静李淑莉
文献传递
紫草多糖粗提物的药效作用研究
紫草是中医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常用中药,对它有效成分的研究表明,其所含脂溶性萘醌类色素的药效作用已比较确定,研究的也较深入,但通过研究还发现,紫
卢贺起丁家欣魏雅川张秋海宋志前
中药三七临床用药基源药材勘误
2014年
通过对中药三七药用基源的系统分析,比较目前6种临床常见的同名易混品种与中国药典规定正品三七的各种差异,指出源于不同基源相关药材的功能主治、疗效特点、主要成分、药效作用等,为避免临床中"同名异物"及易混品种的可能错用,提供基础依据及临床鉴别注意事项,促进中药三七临床用药的正确性、合理性,提高使用的有效安全性。
秦平刘超魏雅川卢贺起
关键词: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性
白附子临床应用辨误被引量:9
2009年
中药饮片中存在很多异物同名的情况,尤其有些名称相近似但作用相差较大的饮片,若相互代用后,则会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如白附子、关白附与白附片三者不仅名称相似,饮片外形也相近,极易混淆。中国地域广大,因历史沿用习惯不同,各地对同一名称的饮片尚存在付予不同品种的现象,如对临床处方开具的“白附子”,北京、河南、河北、香港等地的药房一般给予禹白附,而上海、浙江、台湾等地习惯给予关白附,还有将白附子与白附片混淆现象。
秦平卢贺起魏雅川
关键词:白附子关白附白附片
紫草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31
1998年
紫草为药典收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它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紫草(RADIX ARNEBIAE)属于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干燥根,其萘醌类色素、多糖是主要含有的两大类有效成分。由于临床广泛应用,发现它在许多难治性疾病如肿瘤、艾滋病、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等,显现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已引起广大药物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在资源、植化、药效、药动、制剂等方面,展开了不断深入的研究。现仅对笔者所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针对其实验研究部分作一简要、突出重点的综述。
卢贺起丁家欣魏雅川
关键词:紫草植物化学药理中药制剂
从信息医学角度看中医发展前景
<正>中医是信息医学。中医的科学性不在于它对物质、能量的剖析,而在于它对人体系统信息的分析和调整。西医实际上是回避了这个问题。科学是解释自然,自然的本性是真实、朴素。上千年的人体实验筛选出来的经验科学并不是尾随着自然科学...
魏雅川田国庆卢贺起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