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桂林

作品数:60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立项课题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用药
  • 7篇药师
  • 7篇药物
  • 7篇酸钠
  • 7篇合理用药
  • 6篇苷元
  • 6篇临床药
  • 6篇临床药师
  • 6篇磺酸
  • 6篇磺酸钠
  • 6篇大豆苷
  • 6篇大豆苷元
  • 6篇大豆苷元磺酸...
  • 5篇药学
  • 4篇血药
  • 4篇血药浓度
  • 4篇药浓度
  • 3篇带状疱疹
  • 3篇药学服务
  • 3篇再灌注

机构

  • 52篇赣南医学院第...
  • 14篇赣南医学院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江西省萍乡市...
  • 1篇江西昂泰制药...

作者

  • 60篇魏桂林
  • 13篇陈芳辉
  • 12篇郭春钰
  • 7篇曾靖
  • 5篇郭优勤
  • 5篇杨人泽
  • 4篇李泽玲
  • 4篇廖志宪
  • 3篇郭晓静
  • 3篇罗新辉
  • 3篇曾雪亮
  • 3篇李良东
  • 3篇刘培培
  • 3篇刘小云
  • 3篇黄志华
  • 3篇吴珺
  • 2篇肖海
  • 2篇钟秋明
  • 2篇刘先发
  • 2篇彭肇强

传媒

  • 14篇中国现代药物...
  • 10篇赣南医学院学...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江西医药
  • 2篇抗感染药学
  • 2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阿片类复方制剂的管理及合理用药被引量:1
2021年
含阿片类复方制剂因其系统性管理相对缺失、制度实施强度相对不足、正确规范使用观念相对薄弱、临床使用可及性较高、监管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致使临床广泛使用、并忽略其潜在的安全风险,甚至存在“过度使用”或“药物滥用”等现象,而目前关于含阿片类复方制剂的管理及用药安全问题鲜有分析与报道,本文通过对含阿片类复方制剂的管理现状及合理用药做一系统阐述,以期为其规范、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申音刘勇陈芳辉郭春钰魏桂林
关键词:阿片类复方制剂合理用药药物滥用
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蛇床子洗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蛇床子洗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CS-9000型薄层扫描仪,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苯-醋酸乙酯(30:1),激发波长365nm。结果 制剂中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干扰。蛇床子素的点样量(x)在1.838~18.38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积分值(y)线性良好,Y=4120.744x+0.562,r=0.9996,n=6。平均回收率是97.06%。实验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都很好。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
魏桂林刘大伟罗添廖志宪
关键词:薄层扫描法蛇床子素复方蛇床子洗剂
1760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整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简称《规范》)已颁布执行近两年,卫生部办公厅(2011)56号文件怛0(简称《文件》)就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也做出了部署,为了贯彻落实《规范》和《文件》,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处方质量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黄树金魏桂林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分析门诊专项整治活动卫生部办公厅处方点评
临床药师参加会诊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药师会诊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经验与工作模式。方法回顾分析4例会诊案例,对参与会诊工作的实践进行认识和思考,总结归纳会诊经验。结果 4例患者经临床药师会诊干预后,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通过临床会诊,参与临床治疗,融入临床医疗团队,成为临床医疗工作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郭春钰魏桂林
关键词:临床药师会诊合理用药
HPLC法测定酸枣仁分散片中斯皮诺素含量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酸枣仁分散片中斯皮诺素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Venusil XBP-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A)-水(0.1%乙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5nm。结果:斯皮诺素在3.36~32.36μg.g-1(r=0.9992)范围内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3%(n=6);RSD为1.51%。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为酸枣仁分散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廖小英吴珺李蓓李斌魏桂林
关键词:酸枣仁分散片HPLC
复方北豆根安酚那敏片质量标准的修订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复方北豆根安酚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钾(5∶95)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40℃;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1471~1.029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2242404.616X+2508,r=0.9999)。平均回收率是101.87%(n=9)。实验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都很好。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药的含量测定。
胡寿荣魏桂林
关键词:马来酸氯苯那敏HPLC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个体化治疗的药学实践
2021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策略。方法:1例青年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史、用药史及病原学结果,协助临床医师制订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节约了治疗费用。结论:对于病史特殊和广泛耐药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药物治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合理用药。
陈芳辉付年程魏桂林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药学服务
罗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及ROS/IKK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高糖诱导胰岛素抵抗(IR)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MEM培养液,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1);高糖组(建立高糖诱导内皮细胞IR模型后,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1的DMEM中培养24 h);罗格列酮组(建立高糖诱导内皮细胞IR模型后,葡萄糖浓度为33 mmol·L-1的DMEM中加入10μmol·L-1罗格列酮干预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变化,以及磷酸化I-κB激酶(p-IKK)和NF-κB抑制蛋白(IKB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存活率和NO水平下降,ET-1水平上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含量升高;IKK磷酸化水平增加,IκBα蛋白表达下调(P<0.01),罗格列酮可显著逆转上述变化(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IR,其机制与抑制ROS/IKK通路有关。
陈芳辉杨人泽罗新辉钟声李泽玲曾韬慧魏桂林
关键词:罗格列酮内皮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IΚB激酶
大孔树脂精制纯化牡丹皮中芍药苷工艺考察
2012年
目的: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牡丹皮中芍药苷的工艺参数。方法:以芍药苷为指标,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静态、动态吸附-解吸试验考察大孔树脂型号并优选其富集纯化工艺条件。结果:采用AB-8型大孔树脂,上样液质量浓度0.125 g.mL-1,上样量2.25 BV,上样液pH 4,吸附流速2 BV.h-1,8 BV水洗除杂,14 BV 20%乙醇洗脱芍药苷,洗脱流速4BV.h-1。此条件下,芍药苷洗脱率达90.40%。结论:该优选工艺可较好的富集牡丹皮中有效成分芍药苷,可推广于工业化大生产。
杨人泽丁乐魏桂林
关键词:大孔树脂牡丹皮芍药苷纯化工艺
绵萆薢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绵萆薢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递增极性溶剂逐步分离各组分,经临床验证有效组分后,对其进行结构和类别的初步鉴定。结果提取物被分离为极性不等的6个组分,临床实验确认其中只有一个组分的疗效最显著,经鉴定其含薯蓣皂苷元和甾醇。结论综合成分起作用,主要是甾体皂苷类的水解产物,含甾醇类物质。
彭绵林魏桂林郭优勤胡寿荣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