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256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无烟城市-盖茨中国控烟项目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健康
  • 7篇影响因素
  • 7篇小学生
  • 6篇源性疾病
  • 6篇食源
  • 6篇食源性
  • 6篇食源性疾病
  • 6篇吸烟
  • 6篇健康教育
  • 5篇近视
  • 4篇吸烟行为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患病
  • 4篇患病率
  • 3篇血压
  • 3篇营养
  • 3篇小学学生
  • 3篇高血压
  • 3篇城乡居民

机构

  • 47篇宁波市疾病预...
  • 4篇浙江省慈溪市...
  • 2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宁波市教育局
  • 2篇宁波市鄞州区...
  • 2篇宁海县疾病预...
  • 2篇浙江省宁海县...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慈溪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北仑区...
  • 1篇宁波市江北区...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余姚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卫生职业...

作者

  • 47篇高华
  • 27篇张涛
  • 16篇张琰
  • 15篇王潇怀
  • 13篇郭延波
  • 10篇朱银潮
  • 7篇陈洁平
  • 6篇李辉
  • 6篇周绍英
  • 5篇崔军
  • 4篇王经晖
  • 4篇龚清海
  • 4篇陈立群
  • 3篇陈衡平
  • 3篇陈国华
  • 3篇胡丹标
  • 3篇徐倩倩
  • 2篇丁可
  • 2篇许国章
  • 1篇蒋莹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中国学校卫生
  • 6篇浙江预防医学
  • 5篇预防医学
  • 4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健康研究
  • 1篇第5届中国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波市初中学生近视流行现况调查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宁波市初中学生近视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初中学生近视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工作手册》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宁波市10个县(市、区)按照城市和郊县分类抽取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信息、疾病史、读写环境及行为习惯,并对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 089名学生,检出近视887人,近视率为81.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1.411,95%CI:1.011~1.938)、县(市)学校(OR=3.247,95%CI:2.229~4.729)、父亲和(或)母亲近视(OR:1.652~2.572,95%CI:1.031~4.059)是初中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9 h/d (OR=0.398,95%CI:0.206~0.765)、每周调换一次座位(OR=0.431,95%CI:0.196~0.948)、读写时眼距书本总是保持1尺(OR=0.701,95%CI:0.507~0.969)是初中学生近视的保护因素。结论宁波市初中学生近视率为81.45%,近视与性别、父母近视史、睡眠时间、座位调换频率和读写姿势等有关。
高华高华张琰易波张琰周绍英郭延波
关键词:初中学生近视影响因素
宁波市六区初中生吸烟行为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吸烟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且青少年开始吸烟年龄有前推的倾向。大部分吸烟者都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而最后成为长期吸烟者,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有效降低我国成年人总吸烟率的关键。
朱银潮张涛王潇怀高华陈洁平沈毅
关键词:吸烟率初中生青少年时期长期吸烟者青少年吸烟
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在宁波市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采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对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为预警和制定、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 22.0软件对宁波市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食源性疾病发病人数进行ARIMA模型拟合,2017年的发病人数验证模型并预测2018年发病人数。结果 ARIMA(1,1,1)(0,1,1)12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宁波市既往食源性疾病的时间序列,拟合预测误差率为6.38%,2018年宁波市食源性疾病预测人数为6 968人。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食源性疾病的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
周绍英张琰郭延波史碧君高华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宁波市2010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理念形成情况,为制订相关的干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宁波市抽取2个居委会和2个行政村,在抽中居委会/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100户家庭,对被抽中家庭中的880名15~69周岁城乡常住人口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城市与农村居民各440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比例是31.34%,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是43.48%、16.63%和52.91%。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0.43%)高于农村(22.55%),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健康素养水平(60.38%)高于非医疗卫生工作人员(29.52%),年龄越大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低,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结论:宁波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不同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差异较大,对健康素养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一,应大力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知识宣传和教育。
高华张涛王潇怀朱银潮
宁波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调查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了解2010年与2014年宁波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开展中小学生近视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宁波市2所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6所学校为调查点,于2010年和2014年分别按年龄分层,每一年龄组抽取50名及以上学生检查视力,分析学生近视患病率。结果 2010年和2014年分别检查宁波市中小学生2 400人和1 405人,2014年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3.84%,高于2010年的62.03%(P<0.05)。2014年男、女生近视患病率分别为71.92%和75.58%,均高于2010年的58.81%和65.13%(P<0.05)。与2010年学生近视患病率相比,2014年7岁~学生的近视患病率由16.31%上升至52.81%,10岁~学生近视患病率由57.04%上升至80.01%,13岁~学生近视患病率由85.12%上升至88.41%,16~18岁学生近视患病率由85.03%上升至90.50%。2010年和2014年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宁波市2014年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2010年明显增高,且随学生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低龄、女生的近视预防工作。
高华张琰郭延波韩桂娟
关键词:近视患病率
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宁波市44家哨点医院2014—2016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4 727例,其中死亡3例;男性7 563例,女性7 164例,男女比为1.06∶1;6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19.04%),其次为20~<30岁组(17.66%);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19.14%),其次为托幼儿童(14.54%);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泻(76.88%)。共采集生物样本13 609份,检出致病病原体1 453株,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52.93%)和沙门菌(28.22%)。报告的可疑食品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最多(37.01%),其次为肉与肉制品(11.37%)。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宁波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微生物,应加强水产品及其制品的抽检。
史碧君张丹丹张琰郭延波高华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
宁波市4所小学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相关行为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的相关行为,为预防和减少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城市和农村各选取2所小学,中选学校的2~6年级各抽取4个班级,以被抽取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共调查2921名小学生,小学生上学时最主要的方式是步行(46.0%)。在调查前的30d内,被调查的小学生中有2.9%经常用滑板或旱冰鞋在马路上滑行,2.2%经常在马路上打闹嬉戏,5.8%经常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管理,7.1%经常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56.4%的小学生坐在汽车的副驾驶座时经常不系安全带。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的发生率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P<0.05);除坐在机动车副驾驶室不系安全带外,其余不安全交通行为的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P<0.05)。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的最主要原因是怕上课迟到(47.9%),其次为随人群乱穿马路(25.8%)。结论应针对小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特点开展教育,以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张涛崔军高华胡丹标丁可林寅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害
慈溪市门诊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慈溪市门诊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伤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慈溪市县级医院、中心镇卫生院和乡卫生院各一家,以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到医院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共报告伤害病例15808例,男女性别比为1.92∶1,平均年龄为(33.73±17.06)岁,15~59岁占79.8%。前4位职业依次为农民、工人、学生、待业/下岗者。伤害多发生于公路/街道、工作场所、家中和学校,主要发生于旅行、工作、体育活动时,发生时间多在9:20-20:00。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动物咬伤、钝器伤、跌落,以非故意伤害为主。门诊伤害死亡66例,53.0%死于是交通事故。结论交通伤害、犬伤、职业伤害及儿童伤害应是本地区伤害干预的重点。
倪红霞陈衡平张涛陈国华高华陈立群金芳
宁海县2002~2004年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胡丹标高华张涛
关键词:公共卫生问题人类疾病主要死因
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学龄前儿童伤害及家长认知调查
2010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家长的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实施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作为项目点,整群抽取该镇8个行政村,对891名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非致命性伤害发生率为13.45%,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跌落(55.00%)、动物伤(10.00%)、烧烫伤(6.67%)、钝器伤(5.83%)和交通事故(5.83%)。儿童家长听说过伤害的只占44.63%,近50%的家长对交通安全、烫伤、摔伤、煤气泄漏和火灾的应对处理措施等知识未能掌握。家庭中常见21种危险环境不同程度存在。结论:城乡结合部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儿童家长有关伤害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家长相关知识的教育,改善儿童生活环境,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
高华张涛丁可李小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学龄前儿童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