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裕武

作品数:10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井口
  • 2篇井下
  • 2篇成功率
  • 2篇打捞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吊环
  • 1篇压盘
  • 1篇压实
  • 1篇咬合
  • 1篇油藏
  • 1篇油管
  • 1篇油井
  • 1篇原油
  • 1篇原油回收
  • 1篇三角洲
  • 1篇三角洲前缘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盆地

机构

  • 6篇延长油田股份...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8篇马裕武
  • 4篇闫小瑛
  • 4篇魏玮
  • 4篇郝毅
  • 3篇刘媛媛
  • 3篇雷炜
  • 2篇李祖平
  • 2篇王海荣
  • 2篇邱慧
  • 2篇吴海燕
  • 2篇慕丹
  • 2篇罗丹
  • 1篇郭栋栋
  • 1篇马洪志
  • 1篇魏高峰
  • 1篇冷丹凤
  • 1篇陈明强
  • 1篇陈立军
  • 1篇王宝萍
  • 1篇冯云

传媒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活动压盘倒刺捞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压盘倒刺捞矛,包括中心杆,所述中心杆上端直径大于杆身,中心杆下端设置有矛尖,中心杆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矛钩,活动矛钩通过钢销与中心杆活动连接,活动矛钩分布于中心杆杆身上,活动矛钩上靠近矛钩尖...
马裕武郝毅王海荣刘媛媛张席琴雷炜侯玢池闫小瑛魏玮
文献传递
寨科区注水动态分析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所辖油田属于特低渗油田,在投产时大多采用压裂,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开采层系不同,在注水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体现在层内、层间、平面注采矛盾突出;注采调整缺乏充分的依据。   本文以西区采油厂寨1...
马裕武
关键词:注水开采采收率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
一种倒刺捞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刺捞矛,包括中心杆,中心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箍和矛尖,中心杆上设置有若干大矛钩,大矛钩分布于中心杆杆身上,大矛钩上靠近矛钩尖端处设置有倒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捞矛中心杆身上分布大矛钩,并在大矛钩上设置倒...
郝毅马裕武刘媛媛闫小瑛魏玮
文献传递
一种更换密封圈压盖止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更换密封圈压盖止装置,包括左压盖止和右压盖止,左压盖止和右压盖止均由咬合部和把手组成,两咬合部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咬合部另一端与把手连接,左压盖止把手另一端设置有卡槽,右压盖止把手另一端设置有卡环。通...
郝毅闫小瑛雷炜张席琴李祖平石明海马裕武郝晓练慕丹罗丹魏玮邱慧吴海燕
文献传递
一种井口油杆刮蜡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口油杆刮蜡器,包括中空的管柱,管柱顶端设置有支撑盘,管柱与支撑盘通过螺纹连接,管柱贯穿支撑盘,管柱壁上开有小孔,管柱内设置有钢丝刷,钢丝刷经小孔固接于管柱内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生产过程中油杆在管柱内...
郝毅马裕武侯玢池雷炜刘媛媛慕丹罗丹李祖平张席琴闫小瑛魏玮郝晓练邱慧吴海燕
文献传递
原油回收井口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油回收井口连接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接油壳体,接油壳体内固定连接有底端向下穿出的连接管,接油壳体内位于连接管顶端外的位置固定有上下伸缩的折叠外壳,折叠外壳的顶端对向设置有吊环。本实用新型的原油回收井口连接...
王海荣王宝萍 秦凤民 屈彦歧魏高峰马裕武冯云 程育文郭栋栋 贺明星 詹深鑫
文献传递
脉冲中子氧活化水流测井西区采油厂的应用
2012年
随着西区采油厂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调剖的介质也从水发展到聚合物等,由于这些流体介质粘度高,常规的测井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注入剖面的监测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田注采关系的协调。西区采油厂引进的脉冲中子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是利用高能中子与水中氧元素的活化反应来探测水的流动情况,这一技术不受流体粘度、管柱结构、岩性、空隙结构和大小的影响,能进行磁定位井温、压力、自然伽马等参数的测量。该技术不使用任何放射性示踪剂,因此不会产生沾污、沉淀、污染等问题,是新一代环保型测井新技术。
马裕武陈明强
关键词:测井吸水剖面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露头构型分析
2025年
通过野外露头精细解剖,基于露头的岩性、沉积构造、颜色及沉积环境,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山西柳林成家庄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三角洲前缘砂体构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10种岩相类型及7种沉积单元,根据沉积旋回特征及岩相组合类型,识别出了分流河道、分流砂坝、潮汐砂坝、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6种4级构型单元,它们又以复杂的组合方式构成三角洲前缘5级构型单元。构型单元的组合样式可分为垂向叠置、侧向拼接及孤立式3种。通过实地测量对构型单元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流河道、分流砂坝、河口坝、远砂坝砂体厚度和宽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为地下构型单元建模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
师学耀高超利孟旺才赵逸陈立军王彩霞冷丹凤马洪志马裕武孙宁亮
关键词:三角洲前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