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 作品数:16 被引量:7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性胆囊癌的MRI与B超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完整影像资料与B超表现。结果 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20例,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癌18例,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1.4%和64.2%,二者无显著差异。MRI和B超结合诊断原发性胆囊癌共23例,诊断正确率上升到85.7%,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合B超对诊断原发性胆囊癌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唐广山 刘金有 周光礼 马林 杨跃建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 磁共振成像 B超 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病理对照。结果黏液性脂肪肉瘤多数位于下肢深部肌肉间隙内,形态多不规整,边界清晰,其内主要为囊性信号,其内部可见排列紊乱的纤维间隔,T1WI肿块为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肿块呈高信号,信号无减低,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组织学上以黏液成分为主,脂肪含量极少。结论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以推测肿瘤的组织学分化程度,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刘金有 唐广山 周光礼 马林 杨跃建关键词:肉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RI特征,提高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及第三脑室其他肿瘤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例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MIu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脊索样胶质瘤患者,男4例,女1例,发病年龄25~6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视物不清,1例女性患者月经不调。4例病灶位于第三脑室内,1例位于第三脑室前下方;5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5例病灶与周围脑组织边界清。结论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J对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参考价值,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唐广山 马林 赵征宇关键词:肿瘤 神经上皮 第三脑室 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影像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3年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变,是后循环病变的主要诱因。椎基底动脉的延长扩张主要是指动脉血管的明显伸长、扩张、迂曲,并且导致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致使凝血功能障碍形成血栓和微小栓塞,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动脉瘤形成,一般发生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1]。VBD以往又称巨大延长的基底动脉瘤畸形、血管曲张样动脉瘤及动脉瘤样扩张等。报道VBD总体人群的发生率低于0.05%[2], 刘金有 唐广山 杨跃建 马林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影像学 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2年 目的探讨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的MRI资料。结果7例黏液性脂肪肉瘤患者肿块位于大腿深部肌肉间隙内,形态不规整,边界清晰,其内主要为囊性信号,可见排列紊乱的纤维间隔,T1WI肿块为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肿块呈高信号,信号无减低;组织学上以黏液成分为主,脂肪含量极少;4例肿块内可见多发囊性分隔,增强扫描肿块内呈斑片状、絮状不均匀的轻度强化,肿块周围可见强化的血管影;3例肿块内可见被纤维分隔呈多个囊性包块,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斑片状短T1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短T1信号被抑制呈低信号,证明其内可见脂肪组织。结论MRI对下肢黏液性脂肪肉瘤具有典型的表现,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刘金有 唐广山 周光礼 马林 杨跃建关键词:脂肪肉瘤 下肢 病理学 磁共振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整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3例脑膜瘤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MRI的特征性表现。结果自旋回波(SE)T1WI为灰质等或略低信号,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STIR)病变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显示大多数为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MRI检查对脑膜瘤定位、定性准确,特殊病例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多信息,提高诊断率。 马林关键词: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舞蹈症10例影像误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舞蹈症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特征,避免误诊。方法对10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舞蹈症患者的CT与MRI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CT与MRI影像异常的10例中,6例位于左侧或右侧尾状核、壳核,4例位于两侧尾状核、壳核,分别误诊为基底核特发性钙化、基底核出血、海绵状血管瘤、少枝胶质瘤及生理性钙化。结论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舞蹈症在影像学上具有特征性,但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 唐广山 马林 宗君 刘金有关键词:CT 磁共振成像 误诊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和DWI扫描,其中48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多期增强扫描。采用扩散系数值(b值)0、1 000s.mm-2测量病变整体、边缘及中心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及灌注ADC值。分析不同的b值时,比较各测量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肝细胞癌ADC值与肝转移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ADC值与肝血管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ADC值与肝囊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磁共振DWI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马林 刘金有关键词:肝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胆囊结石不同成分信号变化MRI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胆囊内结石形成不同成分在MRI不同序列上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胆囊内病变的MRI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180例患者中,胆固醇在胆囊内全部结晶30例,部分结晶58例,混合型结晶42例,胆囊结石50例。胆固醇结晶在T1WI像呈高信号,T2WI序列上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SSFSE序列)上呈低信号;胆囊结石在MRI所有序列上均呈低信号。结论 MRI对胆囊内病变不同时期病理变化过程及病变定性定量有重要的价值。 刘金有 马林 马兴刚关键词:胆固醇结晶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MRI诊断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一例 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56岁,因右侧上、下肢体出现频繁不自主扭动1周于2011年11月29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多年,未经正规治疗,不规则服用药物,无特殊用药史.否认家族中有舞蹈病史,否认慢性肝病、风湿热、甲状腺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30/90 mm Hg,意识清醒,右侧上、下肢不自主、无规律、粗大舞蹈样动作,意识不能控制,入睡后症状消失,无感觉障碍,未引出病理征.实验室检查:血糖18.9 mmol/L,尿糖(++++),酮体阴性.发病第2天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斑片状稍高密度灶(图1A).MRI检查显示:T1WI左侧基底节区可见斑片状高信号(图1B),T2WI呈等信号(图1C),D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图1D),SWI序列可见左侧基底节区呈高信号(图1E),脑血管MRA未见明显异常(图1F).入院后经降糖及氟哌啶醇片治疗,治疗1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半个月后患者自动要求出院.患者出院诊断: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 马林 刘金有关键词:非酮症性高血糖 糖尿病性 高信号 偏侧舞蹈症 磁敏感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