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马传香

马传香

作品数:56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细胞
  • 10篇骨髓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9篇血管
  • 7篇贫血
  • 7篇淋巴
  • 7篇免疫
  • 6篇凋亡
  • 6篇细胞凋亡
  • 6篇淋巴细胞
  • 6篇脑血
  • 5篇血浆
  • 5篇再生障碍性贫...
  • 5篇障碍性贫血
  • 5篇内皮
  • 5篇急性
  • 4篇心肌
  • 4篇血管病
  • 4篇贫血患者

机构

  • 54篇潍坊医学院附...
  • 12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56篇马传香
  • 28篇纪恩美
  • 24篇许福亮
  • 23篇李公宝
  • 10篇王树庆
  • 8篇王云海
  • 6篇郭宝强
  • 6篇李大启
  • 5篇王海英
  • 5篇崔为发
  • 5篇刘慧荣
  • 4篇杨金平
  • 3篇马洪美
  • 3篇王占聚
  • 3篇谭爱美
  • 3篇高昆山
  • 3篇王亚利
  • 3篇李骞
  • 3篇张式暖
  • 3篇马风杰

传媒

  • 21篇潍坊医学院学...
  • 7篇山东医药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微循环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0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5篇1999
  • 1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α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水平 ,并探讨TNFα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以 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组 ,2 0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血清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有远处转移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 (P <0 .0 5) ,化疗有效组血清TNFα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NFα水平升高 ,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化疗的临床疗效有关。
蔡娟殷少军许福亮李公宝纪恩美马传香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预后
白细胞过滤器去除血液中肿瘤细胞的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过滤器清除血液回收机漂洗后血液中残存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肠肿瘤细胞LOVO和胃肿瘤细胞SGC,并采集非肿瘤患者术野血液,制成浓缩红细胞.将肿瘤细胞计数后混入浓缩的红细胞中,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观察过滤对血样中肿瘤细胞的影响并与未经过滤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过滤后的血样中未发现肿瘤细胞,而对照组血样中可见到肿瘤细胞.培养14d后观察,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的血样未见肿瘤细胞生长,而对照组血样中有大量肿瘤细胞生长.结论 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配合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去除血液中的肿瘤细胞.
马传香刘江月高昆山张学玲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肿瘤红细胞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FRP1、Wn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SFRP1和Wnt-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FRP1的阳性表达率为2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黏膜中的92.5%(χ2=43.81),Wnt-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7.5%(χ2=29.9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SF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Wnt-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它们有望成为辅助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并可能为食管鳞癌的生物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马传香王美红张式暖刘慧荣
关键词:食管肿瘤SFRP1WNT-1免疫组织化学
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7年
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许福亮,纪恩美,李公宝,马传香(潍坊医学院附院中心实验室潍坊261031)沙眼衣原体(CT)与人类疾病关系较为密切。CT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已成为许多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其检测方法有Giemsa染色技术、直接荧光抗体测...
许福亮纪恩美李公宝马传香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PCR
中老年脑血栓栓前状态微循环重要改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对101例脑栓前状态(栓前组)症状明显的中老年患者及23例均经CT检查证实为脑血栓形成(栓后组)患者进行了手甲襞微循环检测。栓前组患者高血压97例,占96.5%;栓后组均为高血压。结果发现:栓前组微血管细短、排列紊乱者60例,占59.4%,红细胞中度聚集者75例,占74.2%,重度聚集者26例,占25.8%,血流速度缓慢者98例,占97.0%,有白微栓者74例,占73.3%,总积分为7.0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栓后组血流速度均缓慢,其他指标与栓前组基本一致(P>0.05)。单纯红细胞中、重度以上聚集而无白微栓者栓前组27例,占26.7%,栓后组6例,占26.1%。本资料显示:脑血栓前状态微循环改变显著,血压升高,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白微栓为其主要特征。脑血栓的形成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红细胞聚集型和红细胞聚集+白微栓型,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具有实用价值。
李公宝纪恩美郭宝强许福亮马传香
关键词:中老年栓前状态脑血栓微循环障碍
rhG-CSF对小鼠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小鼠PC方案化疗后不同时机运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早期治疗(A)、晚期治疗(B)、预防用药(C)、阴性对照(D)四组,然后按PC方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继以在外周血中白细胞(WBC)低于正常低值(A组)、外周血WBC降至正常低值一半(B组)及化疗后48h外周血WBC仍在正常范围时(C组)分别连续给予皮下注射rhG-CSF,对照组(D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代替。观察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①化疗后预防组外周血白细胞值未降至正常范围以下,A组较B组低于正常值的持续时间短、rhG-CSF连续用药后至正常水平恢复时间快。②与治疗组相比,预防用药组化疗后外周血WBC下降的最低值和用rhG-CSF后上升的最高值均高于治疗组,A组又较B组疗效好。③rhG-CSF用药前后相应时间点预防组的WBC值高于治疗组,其中A组高于B组。结论化疗后应用rhG-CSF可有效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预防用药较治疗用药、早期用药较晚期用药更能够恢复小鼠化疗后造血功能。
常婧戴淼马传香桂树娥邵明霞
关键词:小鼠预防用药化学疗法白细胞减少
肺癌患者血浆Fas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浆Fas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6 0例肺癌患者血浆Fas水平 ,应用双抗体免疫荧光剂、采用流式细胞仪 (FACS)测定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40 %患者血浆Fas水平升高 ,血浆Fas水平与病理类型无关 ,受临床分期的影响 ,进展期显著高于早期患者 (P <0 0 5 ) ,进展期CD+3 、HLA DR+细胞及CD+1 6、CD+56细胞比例亦显著高于早期患者 ,其CD+4 、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早期患者。初诊时血浆Fas升高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治疗后有效、病情稳定的患者 ,血浆Fas水平降至正常。结论 肺癌患者血浆Fas水平显著升高 ,并与患者T细胞亚群有关 。
蔡娟纪恩美李公宝许福亮马传香
关键词:肺癌FA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仪
粘附性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抗自体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建立了一套培养和处理粘附LAK细胞(A-LAK)的系统,将12例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RPS)的A-LAK细胞与常规制备LAK细胞(RT-LAK)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RPS-A-LAK细胞于培养第10天时其扩增指数(20.1±13.9)较RT-LAK细胞的扩增指数(7.5±2.1)明显提高(P<0.05)。形态学研究显示A-LAK细胞主要由大颗粒淋巴细胞组成,免疫表型分析显示其主要由CD16+的NK细胞组成,RT-LAK细胞主要由CD3+的T细胞组成。其杀伤活性与CD16+NK细胞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2,P<0.05)。这提示CD16+NK细胞是A-LAK细胞的主要组成细胞,代表了杀伤功能最强的亚群。
郭宝强杨金平李公宝纪恩美马传香许福亮王景林田志刚崔正言
关键词:白血病A-LAK细胞免疫表型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血浆sIL-6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5年
许福亮李公宝王云海马传香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对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郭宝强金光香孙汭田志刚李公宝马传香许福亮纪恩美徐功立
关键词:白血病CML树突状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