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正华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中央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育种
  • 1篇生产菌
  • 1篇生产菌种
  • 1篇黄色短杆菌
  • 1篇发酵
  • 1篇发酵条件
  • 1篇氨基酸
  • 1篇棒杆菌
  • 1篇L-脯氨酸
  • 1篇L-谷氨酸
  • 1篇L-赖氨酸

机构

  • 2篇无锡轻工大学

作者

  • 2篇张伟国
  • 2篇顾正华

传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江苏食品与发...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L-赖氨酸高产菌选育的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以黄色短杆菌ATCC140 6 7为出发菌株 ,经亚硝基胍 (NTG)、硫酸二乙酯 (DES)逐级诱变处理 ,S 2 氨基乙基 L 半胱氨酸 (AEC)、磺胺胍 (SG)等氨基酸结构类似物及琥珀酸为唯一碳源平板定向育种 ,获得 1株L 赖氨酸高产菌XQ 8(AECrSucgThr- SGr)。在含有 16 0 g/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 ,摇瓶发酵 72h ,L 赖氨酸积累可达 77~ 82 g/L。
张伟国顾正华
关键词:L-赖氨酸育种黄色短杆菌氨基酸生产菌种
L-脯氨酸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通过摇瓶试验 ,对嗜乙酰乙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acetoacidophilum)XQ - 3进行发酵条件的研究 ,结果表明 ,无机氮源的影响较大 ,其中以NH4Cl为最佳氮源 ,并以一次加入 60g/LNH4Cl时 ,产酸最高 ,达 50~55g/L。另外 ,L-脯氨酸生物合成中间产物———L -谷氨酸对产酸影响亦较大 。
张伟国顾正华唐鸿
关键词:L-脯氨酸发酵条件L-谷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