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红升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教育
  • 5篇毛泽东
  • 4篇德育
  • 2篇回归生活世界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体验
  • 1篇德教
  • 1篇德育观
  • 1篇德育教育
  • 1篇德育课
  • 1篇德育课程
  • 1篇德育课程改革
  • 1篇德育思想
  • 1篇杜威德育思想
  • 1篇学分
  • 1篇学生本位
  • 1篇意境
  • 1篇有教无类
  • 1篇中国教育

机构

  • 1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作者

  • 11篇韩红升
  • 1篇姜智

传媒

  • 4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教育研究
  • 1篇党的文献
  • 1篇教育史研究辑...
  • 1篇沧桑
  • 1篇中国德育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1篇1998
  • 1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村教育不公平的教育生态学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一直有一个共同的取向,那就是实现教育公平:机会公平与质量公平。但现实情况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拉越大,改革似乎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果。之所以农村教育不公平现象加重,原因在于没有从理论上把握到农村教育不公平的真正原因。而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城乡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改革应当从实现城乡教育环境的均等入手,或者实现国家教育城镇化,或者重建农村公共生活。
韩红升
关键词:农村教育不公平教育生态学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实践被引量:4
2005年
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实践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确的对象、宗旨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实践,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对人民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韩红升
关键词:民主革命毛泽东
毛泽东人民教育观生成的学理机制被引量:1
2005年
毛泽东人民教育观,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毛泽东人民教育观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当时的平民教育运动是毛泽东人民教育观产生的重要契机,陈独秀、胡适和杜威等人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曾深深地吸引了毛泽东,并成为毛泽东人民教育观生成的学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经过不断探索和前进,最终确立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教育观,并开始了他在苏区的人民教育实践。
韩红升
关键词:毛泽东
中国教育史研究十五年综述被引量:9
1998年
中国教育史研究十五年综述姜智韩红升赵会可中国教育史研究15年(1980年—1994年,下同)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仔细分析15年来的教育史研究状况,却令人十分担忧。一、教育史理论研究是十五年教育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1.教育史研究论文与教育史专著所...
姜智韩红升赵会可
关键词:教育史研究
美德意境中传统教育智慧的文化解读——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中国式回答
2017年
美德和美德意境是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的理想目标,也是传统教育智慧的本质体现。从现实的人生真善美境界出发,对美德意境中传统教育智慧关于人的多样性存在本质和人的教育本质,以及教育场所、课程设置、社会教化等理论和实践,进行历史的、动态的、深层的文化透视,即是关于'什么是教育'的中国式回答。我们以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美德智慧,将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传统教育智慧的理解,有利于传统教育智慧的当代转化。
韩红升
关键词:美德
毛泽东的人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被引量:1
2005年
孔子与毛泽东,举世公认的两位文化巨人。在教育的对象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教育”;在教育理想上,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毛泽东的人民教育理想则是“六亿神州尽舜尧”。作为中国文化教育思想史上的巨大存在,他们两人有许多相同点,但本质上是有差别的。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则在更为广泛意义上,对中国人民教育产生了比孔子和同时期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都更加深刻的影响。
韩红升
关键词:孔子毛泽东人民教育
试论当代中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民族性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试论当代中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民族性研究韩红升山西师范大学教科所王拴柱山西省考试中心当代中国德育课程的改革是一个紧迫而又热门的话题;将民族性研究纳入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之中,也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然而令人深感不安的是,有关当代中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民族性研究,...
韩红升王拴柱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民族性
全文增补中
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的形成过程被引量:1
2005年
在青年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他既有作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又有作为职业教师的“教学实践”;既有对传统教育的反叛,也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既有自学的亲身体验,还有德智体方面的理论研究。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孕育了毛泽东早期的人民教育观。
韩红升
关键词:毛泽东教育观
劳动:开启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之门被引量:13
2008年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质上是要回到群体的共同劳动和共同体验之中,它要求德育在理念上从道德刻印转向道德生成,在实践上重视将劳动引入道德教育之中,把劳动作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这是因为劳动是道德生成的逻辑起点,劳动具有凝结群体成员道德体验和实现道德创造的功能。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真正实现,就是树立正确的劳动德育观,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学校德育观念、德育目标和德育责任主体均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韩红升
关键词:德育
劳动:开启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之门
2009年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质上是要回到群体的共同劳动和共同体验之中,它要求德育在理念上从道德刻印转向道德生成,在实践上重视将劳动引入道德教育之中,把劳动作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这是因为劳动是道德生成的逻辑起点,劳动具有凝结群体成员道德体验和实现道德创造的功能。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真正实现,就是树立正确的劳动德育观,在这一观念指导下,
韩红升
关键词:德育观道德教育道德体验共同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