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效林
- 作品数:56 被引量:173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B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共收入初次确诊为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患者57例,其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7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40例,另有3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记为A、B、C组。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化疗后再次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B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BLyS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化疗后所有患者体内的BLy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DLBCL、FL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B-NHL(P<0.05),Ⅲ-Ⅳ期B-NHL患者外周血BLyS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B-NHL患者(P<0.05)。结论: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中BLyS表达显著升高,且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分期的B-NHL患者体内表达水平不同,提示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体内BLyS表达水平,对B细胞来源恶性血液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分期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韩效林张小毅李敬东王婉玲杨翠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血液病
- 重组人白介素-11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本研究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影响及其不良反应。20例接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rhIL-11治疗组"和对照组。rhIL-11治疗组患者在移植术后6天(+6天)起应用rhIL-11 0.75mg/d,连续14天;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对症支持治疗,其间观察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20×109/L和>50×109/L的时间并于移植后30天观察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rhIL-1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20×109/L的时间平均为移植术后22.8天,对照组平均为移植术后27.3天,后者较治疗组延长4.5天(p<0.01)。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由最低值恢复至>50×109/L的时间平均为移植后24.5天,对照组平均为移植后35.3天,后者较治疗组延长9.6天(p<0.01)。移植术后30天时,对照组患者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及产板型数量分别为7.8个和4.2个,rhIL-11治疗组分别为15.6个和9.2个,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rhIL-11有加速血小板恢复的作用。
- 李敬东韩效林吴隼
- 关键词:重组人白介素-11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
- 国产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08年
- 李敬东韩效林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环孢素A雄激素疗效
- 复发难治型ALL患者行CAR-T治疗后复发与外周血Foxp3^(+)Treg水平的相关性
- 2021年
- 目的:探究复发难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行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免疫疗法治疗后复发与外周血Foxp3^(+)Tre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02月至2018年03月于我院血液科行CAR-T治疗的45例复发难治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治疗前外周血Foxp3^(+)Treg水平,随访收集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45例患者输注CAR-T后均定期监测,其中35例患者形态学完全缓解,治疗反应率为77.78%。以1年作为随访时间截点,复发组患者外周血Foxp3^(+)Treg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8岁、CAR-T输注前肿瘤负荷<5%、外周血Foxp3^(+)Treg水平<10%患者PFS显著高于年龄<8岁、CAR-T输注前肿瘤负荷≥5%、外周血Foxp3^(+)Treg水平≥10%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示,在矫正年龄、CAR-T输注前肿瘤负荷等因素后,外周血Foxp3^(+)Treg水平是复发难治型ALL患者CAR-T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Foxp3^(+)Treg水平与复发难治型ALL患者CAR-T治疗后复发相关,在临床治疗中或许可通过采取一定辅助措施降低Foxp3^(+)Treg水平,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
- 王婉玲杨翠陈小双高攀科韩效林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
- 肿瘤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意义
- 靳彩玲张敏赵树鹏路平韩效林王荦楠刘彦轩
- 1.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属于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临床技术应用方向,主要目标是研究解决HBV再激活与肿瘤患者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这一国内外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该项目所研究内容,TNF、IL (interleu...
- 关键词: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 小剂量马法兰治疗高龄继发白血病15例分析
- 2006年
- 吴隼韩效林李志英李敬东
- 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20例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应用米托蒽醌+阿糖胞苷+足叶乙甙(MAE)方案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MAE方案联合化疗治疗20例急性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并监测化疗后骨髓象变化及化疗相关毒性反应。结果:本组CR率达60%,总有效率为75%,持续缓解时间3~20个月。结论:MAE方案可提高急性难治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对治疗该病是安全、有效的。
- 韩效林李敬东王婉玲
- 关键词:急性病难治病
- 羟基脲配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羟基脲配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的疗效。方法:通过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2例完全缓解(CR)率与有效率之间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羟基脲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韩效林张小毅李敬东
- 关键词:羟基脲化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 河南豫北地区196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河南豫北地区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6例河南豫北地区初诊AM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5例)、青年组(<60岁,121例)。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骨髓原细胞比例,FAB分型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M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比较观察2组融合基因表达差异;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2组患者5种常见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2组患者基因突变的差异。结果老年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均较青年组患者显著下降(P均<0.05);2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AB分型显示老年组患者以M2型为主,青年组患者以M3型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各种融合基因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96例患者5种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37.2%。老年组患者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DNMT3A)突变发生率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核仁磷酸蛋白1、CCAAT/增强结合蛋白A、C-KIT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患者发生2种及以上基因突变的比例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和青年初诊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与青年患者比较,老年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血小板水平较低,DNMT3A突变率较高,且易出现多基因突变。
- 杨翠李敬东字友梅高攀科韩效林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年龄基因突变
- 一种治疗溶血性贫血的环孢素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溶血性贫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由孟鲁司特钠和环孢素组成,二者在治疗溶血性贫血方面通过不同的作用靶点带来了明显的协同疗效,同时孟鲁司特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率低,环孢素用量仅仅为常规...
- 韩效林李敬东王婉玲杨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