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圣瑾

作品数:18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肝细胞
  • 5篇肝癌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外伤
  • 4篇激素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心肌
  • 3篇心肌酶
  • 3篇心肌酶谱
  • 3篇手术
  • 3篇受体
  • 3篇脾破裂
  • 3篇酶谱
  • 3篇免疫
  • 3篇肌酶
  • 3篇肌酶谱
  • 3篇腹部
  • 3篇癌组织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18篇韩圣瑾
  • 8篇周正武
  • 6篇荚卫东
  • 6篇许戈良
  • 5篇王永仓
  • 4篇吴文涛
  • 4篇丁锐
  • 3篇刘文斌
  • 3篇马建中
  • 2篇李建生
  • 2篇张传海
  • 2篇马金良
  • 2篇任维华
  • 2篇王伟
  • 2篇黄道斌
  • 1篇李后俊
  • 1篇郑学海
  • 1篇张宇
  • 1篇魏鲲鹏
  • 1篇葛勇胜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损伤控制手术在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胸腹联合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DCO)在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胸腹联合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71例严重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损伤控制手术41例,另外30例患者行一期确定性手术。结果:损伤控制手术组患者复苏后乳酸水平,pH值,体温,凝血酶原时间(PT)与一期确定性手术组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71例患者均治愈后安全出院,但损伤控制手术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一期确定性手术组(均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损伤控制性手术对于严重胸腹部损伤患者是理想的治疗策略。
周正武韩圣瑾丁锐吴文涛
关键词:腹部损伤多处创伤损伤控制外科乳酸性
去势对化学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去势对化学诱导大鼠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5~6周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均分为雌性去势组、雌性对照组、雄性去势组、雄性对照组.建立二乙基亚硝胺联合N-亚硝基吗啉诱导的SD大鼠HCC模型,分别观察去势对大鼠HCC发生和转移的影响.结果 雌鼠去势后HCC发生率显著升高(11/11比5/14),雄鼠去势后HCC发生率显著降低(3/10比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去势可显著促进雌鼠HCC的生长(P=0.013)及侵袭转移(P=0.036),雄鼠去势则无此效应.雄性对照组、雄性去势组、雌性对照组、雌性去势组大鼠首发肝硬化的时间分别为8、12、16、12周,首发HCC的时间分别为16、20、20、16周,去势可促进雌鼠的癌变进程、减缓雄鼠的癌变进程.结论 性激素影响大鼠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其中雌激素的影响更大.
王永仓许戈良荚卫东韩圣瑾任维华刘文斌张传海王伟陈浩
关键词:肝细胞阉割卵巢切除术性腺甾类激素
德赛恩在肛周脓肿术后换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德赛恩液体敷料对肛周脓肿手术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行一期根治性手术的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以德赛恩液体敷料换药,对照组用依沙吖啶纱条换药。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表皮生长速度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创面表皮生长速度分别为(4.67±1.06)mm.3d-1和(3.47±1.07)mm.3d-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5.47±2.67)d和(19.70±5.24)d,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德赛恩治疗有助于促进肛周脓肿创面愈合并缩短愈合时间。
韩圣瑾周正武丁锐吴文涛
关键词:肛周脓肿液体敷料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2年
腹部损伤是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腹症。随着现代交通及工业的发展,其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开放性损伤常由刀刺、枪弹、弹片引起,闭合性损伤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所致。随着对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这一理念的认识,
周正武韩圣瑾丁锐吴文涛
关键词:腹部外伤
肝癌患者血清、癌组织中IL-6表达及其性别差异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肝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IL-6的表达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性别肝癌患者术前及健康者外周血血清中的IL-6,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的IL-6。结果肝癌患者术前血清IL-6中位水平为4.82 pg/ml,健康者为2.31 pg/ml,两者比较,P<0.01;男性肝癌患者血清IL-6水平为4.96pg/ml,女性为3.87 pg/ml,两者比较,P<0.05。血清IL-6水平以3.51 pg/ml为cut-off值,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9%、87.5%;血清IL-6水平≥3.51 pg/ml者多为男性、肿瘤直径较大、血管内癌栓、肿瘤无包膜患者(P均<0.05)。肝癌组织中IL-6阳性率为77%(69/90),其中男性患者为84%(56/67),女性患者为57%(13/23),两者比较,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IL-6水平比正常健康者明显升高,男性肝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IL-6的表达均高于女性患者。
韩圣瑾许戈良荚卫东王永仓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白细胞介素-6
脾全切除术与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比较脾全切除术和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脾全切除组42例采用脾全切除术治疗,脾部分切除组42例采用脾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清Ig A、Ig G、Ig M、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部分切除组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全切除组,但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全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切除组血小板计数、Ig M、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 A、Ig G、CD3^+、CD4^+、CD8^+、CD4^+/CD8^+显著高于全切除组(P<0.05)。部分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切除组(P<0.05)。结论: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裂的手术效果优于脾全切除术,且对患者血小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马建中张宇韩圣瑾魏鲲鹏李后俊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术血小板免疫功能
脾切除术后心肌酶变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心肌酶变化的意义。选取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6例非脾破裂外伤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两组术后1、3、7 d的肌酸激酶(C K)、肌酸激酶同工酶(C K-M B)、乳酸脱氢酶(LD H)、羟丁酸脱氢酶(H B D H)的变化。两组C K、C K-M B、LD H、H B D H比较,观察组在术后1~3 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在术后7 d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脾切除患者术后心肌酶变化有利于提高心肌功能。
周正武韩圣瑾郑学海黄道斌马建中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心肌酶谱
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脏器,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而致大出血,危及生命。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脾破裂患者心肌酶谱有一过性升高现象。本研究对36例无心脏基础疾病的脾破裂患者进行了心肌酶谱动态观察,探讨了心肌酶谱变化的意义。
周正武韩圣瑾丁锐吴文涛
关键词:心肌酶谱变化脾破裂行外伤性脾切除术实质性脏器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选取行保肛手术治疗的2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对其手术方式、适应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4例保肛手术均一期愈合,近期无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结果表明,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结合Dukes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周正武韩圣瑾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
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差异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L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差异,并探讨其血管生成相关机制。方法建立MHCC97.H、MHCC97-L三维培养体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4h血管样结构形成差异。应用血管生成基因芯片筛选三维培养24h后两种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方法验证部分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三维培养24h,MHCC97-H和MHCC97-形成的血管样结构长度分别为(474.00±16.37)、(319.67±40.50)inm/cm2,MHCC97-H形成的血管样结构长度明显较MHCC97-L长(P〈0.01)。在113个血管生成相关基因中,MHCC97-H表达较MHCC97-L上调2倍以上的有4个,包括Angiopoietin-like 4、Jagged1、Endoglin和VE—cadherin。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体外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能力明显较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强,其原因可能与MHCC97-H高表达某些血管生成基因有关。
刘文斌许戈良荚卫东李建生马金良王永仓韩圣瑾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基因芯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